“股期”共舞,商品板塊接連創新高。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對券商、基金和期貨等機構觀點梳理發現,當前對“大宗商品超級週期”論點已經形成分歧。從分析邏輯對比來看,有機構以“順週期”和“大消費”為主邏輯,判斷大宗商品超級週期已開啓,而反方機構則以全球主要經濟體將全面接種疫苗為切入點,認為疫情所致的經濟增長緩慢階段將度過,2021年將完全進入商品需求大幅提升時期,但從價格漲幅和週期角度來看,大宗商品超級週期開啓尚早。
事實上,不管是以“順週期”還是以商品需求提升等邏輯分析,歸根結底在於對供需兩端的結構性判斷。有分析認為,對比歷史上前兩次“超級週期”而言,此輪商品上漲週期還存在一定特點,例如主要經濟體一致轉向產業升級、需求結構優化,週期將調整呈現長牛或慢牛特徵。
“商品超級週期”來臨?
進入2021年,商品市場迎來了久違的輪漲行情,尤其是在春節前後,各板塊指數及龍頭商品接連創出新高。在股票市場,根據申萬指數顯示,鋼鐵板塊指數已從2月初的2200點,漲至目前的2500點;化工板塊指數從同期的4000點漲至目前的4300點;有色金屬指數從同期的4200點,漲至目前的5000點;農林牧漁指數由月初的4000點漲至目前的4450點。
國際期貨市場方面,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在2月初自50美元/桶漲至目前的63美元/桶,月內上漲13美元/桶;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在同期的8000美元關口漲至目前的9300美元。國內方面,截至2月23日收盤,國內商品期市多數品種仍盤中翻紅,滬原油漲幅為5.7%、PTA漲幅為4.34%、瀝青漲幅為4.11%、紙漿和燃油均漲逾4%、滬銅和國際銅漲幅逾3.3%。近兩日,部分商品期價更是迎來了久違的漲停板。
商品板塊和龍頭品種大漲的邏輯何在?各機構又如何看待?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宗商品超級週期已經開啓,預計在今年二季度將會達到頂峯,三季度則會震盪調整,主要原因主要在於五個方面:一是隨着疫苗接種速度加快,全球疫情好轉趨勢明顯;二是疫情風險消退後,全球經濟進入強勁復甦期,大宗商品需求繼續提振;三是全球央行保持寬鬆貨幣政策或不變;四是通脹預期持續上漲,通脹壓力下大宗商品亦有上漲的動力與趨勢;五是美元指數雖然有局部反彈,但是長期震盪走弱趨勢不變,這對於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而言亦形成利多。
廣發證券分析認為,隨着各國疫苗接種措施相繼落地,“順週期”將迎來第三波行情。預計今年疫苗接種逐步落地,可選消費盈利確認,將會迎來“報復性消費”行情的“第二段”,屆時同步於景氣改善,即順週期的第三波行情。
不過,也有機構分析認為,當前大宗商品的超級週期還未開啓,仍需等待。“邏輯上來看,這一輪大宗商品變成超級週期的概率是不高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最核心的問題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是否繼續存在,或者美聯儲對控制通脹的決心是否堅定。”南華期貨副總經理朱斌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此輪大宗商品上漲的驅動力來看,以需求驅動牛市的邏輯或不被認可,畢竟市場上未出現嚴重的供應萎縮。“此輪大宗商品持續上漲的唯一邏輯,是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全球貨幣放水,因此可以稱之為流動性盛宴下的大宗商品牛市。該輪牛市的持續性取決於商品週期的負反饋機制,一旦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帶動下游製造品價格,就會帶來CPI上漲。”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大宗商品研究主管金曉向記者表示,商品價格具有很強的週期性特徵,從定義來看,週期持續時間長且價格波動幅度大,回顧歷史上首次商品牛市階段,黃金和原油價格漲幅超過了10倍;第二次則是在2003年到2008年之間,這一輪週期黃金和原油價格上漲達到6倍-7倍。從龍頭商品價格漲幅角度來看,本輪商品上行週期可能還沒有走完,但要形成未來持續數年的大週期,難度還是比較高的。此外,新冠疫情對各主要經濟體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假設目前需求逐漸向疫情前水平恢復,需求端並未有特別多可以期待的。
龍頭商品漲勢猶在
雖然機構對“大宗商品超級週期”言論存在分歧,但在“股期”聯動背景下,龍頭商品的後期走勢仍較為樂觀。中電投先融期貨宏觀研究員張佩清向記者表示,新一輪大宗商品上升週期已經開始,進入2021年,在美元走弱、全球經濟復甦預期和海外央行寬鬆政策的共同影響下,化工、有色等商品價格進一步上漲,並接連創下新高。需要注意的是,本輪大宗商品超級週期與此前兩次有所不同,主要經濟體呈現出一致轉向產業升級和需求結構優化的特徵,這些或對大宗商品的需求產生影響,“大宗商品超級週期”整體調整或轉向長牛和慢牛。
“龍頭商品在2021年的表現仍然比較樂觀。”金曉表示,在需求復甦初期,銅價會表現相對較好;在需求復甦中後期,原油則會接力。此外,由於黃金對利率抬升敏感,復甦初期金價會承受一定下行壓力。
王駿認為,3月份股票和期貨相關板塊將會繼續保持總體上行趨勢,尤其是以工業原材料為代表的商品現貨、期貨,以及相關的股票價格仍有上行動力。但進入下半年,商品價格上行將放慢或轉為震盪,是否有持續的大幅調整仍有待觀察,屆時預計股票價格將早於商品價格表現。中長期來看,商品價格能否持續上行更多取決於實體經濟表現,以及不同商品的供需基本面,此前各國的寬鬆政策並非決定性因素。
具體到相關龍頭商品方面,王駿認為,年內布倫特原油期價很難回落至50美元/桶下方,高點預計在75美元/桶附近;全年全球精銅市場呈現小幅過剩局面,節奏上前緊後松,銅價呈現先揚後抑走勢,倫銅有望試探1萬美元關口,滬銅則是75000元/噸附近徘徊;滬錫上漲空間依然存在,將會漲至20萬元/噸上方,具體高位需要進一步觀察。
卓創資訊高級研究員劉新偉向記者表示,春節過後,國內商品上漲有明顯加速跡象,而股市方面除週期板塊外,其他抱團股出現較大調整,預計一季度大概率會保持“股期”聯動上漲行情,3月份可能出現加速上漲可能。一季度宏觀環境整體樂觀,同時美國經濟刺激計劃或落地並加大對基建行業投資,均有利於大宗商品價格上行。
張佩清補充道,隨着全球復甦確定性不斷上升,大宗商品供需缺口依然較為明顯,商品價格仍有續漲空間。宏觀環境繼續有利於商品和權益資產,看好順週期相關板塊銅、鋁、鐵礦,以及新能源金屬板塊鎳的表現。
本報記者 王 寧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