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下旬披露經營數據本不是一件常見事,但對中國恆大(3333.HK)來説,這個時間節點似乎正當其時。
9月25日,中國恆大發布公司經營情況公告,其中包括了截至2020年9月24日的銷售回款情況、3月末以來 “降負債”成果以及全國866個在建項目均正常開工建設等5條經營、財務數據。
就在此前一日,恆大剛剛就網絡上流傳的重組消息進行闢謠,在公告中恆大表示,網上流傳有關我公司重組情況的謠言,相關文件和截圖憑空捏造、純屬誹謗,對我公司造成嚴重的商譽損害。我公司強烈譴責,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堅決用法律武器維護公司合法權益。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時恆大發布經營公告,是對重組消息中一些財務問題的直接回擊,亦是對“降負債”發展戰略成果的提前展現,顯示出其堅定降負債的決心。
主動“降負債”
在一個星期前的9月17日,中國恆大剛剛發佈了一條“提前贖回優先票據”的公告。
根據公告顯示,為繼續降低有息負債,減少融資成本,恆大提前回購了尚未到期的15.65億美元優先票據。
有觀點認為,這或是恆大面對行業新形勢下的一個選擇,但同時也顯現出恆大中期戰略下的主動“降負債”的堅決態度。
在今年3月底的2019業績發佈會上,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為恆大確立了未來三年的三大經營發展戰略,其中之一便是“降負債”。根據發展戰略,在未來三年,恆大計劃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元的有息負債,並在2022年整體降至4000億元以下。
這筆“提前贖回”的有息債券即是恆大主動“降負債”的一個縮影。根據最新公告顯示,中國恆大已提前歸還2020年9月25日以後到期借款合計435億元。另據公告顯示,截至9月24日,中國恆大有息負債已較3月末已下降約534億元。
在這背後,恆大多年始終堅持“現金為王”導向,據悉,在2016年-2019年的4年間,恆大每年年末的現金餘額均在2000億元以上。截至上半年末,公司現金餘額為2046億元,繼續維持在較高水平。
而從過往歷史上看,恆大多年來也在資本市場維持着良好的信用,“公司成立24年來,共計借款20523筆,從未出現利息晚付、本金逾期歸還的情況。”
融資利率的變化是資本市場對企業財務情況綜合考量後的結果。在一系列積極主動的“降負債”動作後,中國恆大的融資成本出現了大幅改善,整體下降了2.24個百分點。
鞏固現金流
對於房地產這個資金密集型行業,支撐企業的“降負債”的底氣往往來自於有效的銷售回款。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24日,中國恆大累計實現銷售5049億元,在疫情之下繼續保持着11.4%同比增長,完成6500億公開銷售目標的77.68%,完成8000億內部銷售目標的63.11%;而銷售回款上的表現則更為亮眼,今年以來,累計實現4521億元的回款,同比增長51.3%。
在8月31日的上半年業績報告會上,恆大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夏海鈞曾透露,恆大下半年可售貨量超8100億,預計回款超3800億元。按照上半年56%去化率預測,下半年將銷售4536億,全年有望達到8000億銷售,並推出了7折賣房的“金九銀十”重磅措施。
根據計劃,自9月3日起,恆大整體將在9月、10月兩個月累計實現2000億元銷售額,通過此前恆大數據推算,僅在9月、10月兩月恆大便可能收穫1800億元左右的回款。
在鞏固銷售回款的同時,中國恆大似乎已經找到了增強現金安全邊際的新途徑。在9月25日,忙於回擊傳聞的中國恆大,亦披露另一重磅公告:在當日中國恆大收到了香港聯交所對建議分拆的批准。
事實上,就在兩個月前,中國恆大剛剛為物業管理公司金碧物業引入了紅杉資本、中信、農銀、光大控股、雲峯基金、騰訊、周大福等戰略投資者,合計入股235億港元,佔比28.061%。彼時,興業證券便表示,目前物管公司享受更高的市場估值,作為行業規模的領先者之一,分拆有利於公司價值的釋放。
對於本次分拆上市,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曾對媒體表示,恆大物業公司引入眾多戰略投資者,增厚了現金流,成功上市後,又能獲得一大筆融資,這都能降低公司整體的負債水平,償債能力也會增強。同時,物業公司在港股的估值水平較高,上市時機不錯。
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則認為,物管公司雖然不能直接為母公司開發業務輸血且亦需要管理好自身的資金、融資;但物管企業分拆上市獨立成為一家上市公司後,有自己的一套獨立的融資經營模式,能夠為母公司減輕負擔,而且加上恆大本身現有的開發規模,應該説表現會不錯。
而除物管拆分上市外,恆大汽車也已有意到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並計劃在3-5年,實現每年產銷1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