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園兩年三戰IPO,擴張隱憂難掩

急速擴張之下,百果園被“食安問題”絆倒。

“在2020年開出10000家店,實現年銷售額400億元”,這是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果園”)曾經提出的目標,稍顯激進的背後其擴張之心昭然若揭。

近日,號稱“國內最大水果零售商”的百果園在遞表港交所後不久,因網絡上一則視頻,引起一片譁然。

5月6日,在自媒體博主“內幕糾察局”發佈的視頻中,百果園線下門店存在“變質水果做果切、售賣黴變水果、小鳳梨冒充大鳳梨”等不良現象。一時間,百果園被輿論推上了風口浪尖。次日凌晨,公司發表致歉聲明。

眾所周知,百果園主打高端水果,憑藉“貴但有品質”出圈。雖價格居高不下,但消費者願意為之買單,這無非是看中水果品質有保證。可此事件後,不少購買者深感已是被割的韭菜,公司品牌形象也大打折扣。

目前,公司雖已致歉,但此次事件仍在網上發酵。網友們紛紛評論稱其“德不配位”、“質量跟不上價格的節奏”,以後再也不買了……

0 1

六年八輪融資下的“擴張之旅”

據《每日財報》瞭解,百果園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集水果採購、種植支持、採後保鮮、物流倉儲、標準分級、營銷拓展、品牌運營、門店零售為一體的水果全產業鏈企業。

據天眼查APP顯示,2015年9月,百果園獲得天圖資本、廣發證券等機構的4億元A輪融資,這是公司創立以來獲得的最大一筆融資。此後的六年裏,百果園相繼獲得了8輪融資,其中不乏中金資本、深創投等知名機構。

時間

融資輪次

融資金額

投資方

2015.9.22

A輪

4億元人民幣

天圖投資、廣發信德、前海互興

2015.12.29

A+輪

未披露

前海母基金、乾亨投資、中金資本

2017.1.19

戰略融資

未披露

中金前海發展基金、招商資本

2018.1.11

B輪

15億元人民幣

深創投、越秀產業基金、源碼資本、基石資本、中金匯融、中植資本、中金公司

2018.7.12

股權融資

未披露

中金祺智投資

2018.7.31

戰略融資

未披露

中信農業、知春資本、自貿區基金

2018.11.14

股權融資

未披露

金雅福投資

2020.3.9

股權融資

未披露

先驅投資

(百果園2015-2020年所獲融資情況,資料來源:天眼查APP)

也是在這八輪融資的推動下,百果園開啓了擴張之旅。據悉,2017年公司收購果多美商標,實現多渠道品牌運營。公司還相繼完成了併購南京鮮時代、戰略合併生鮮電商“一米鮮”、收購水果連鎖品牌“綠葉”、與重慶果業龍頭“超奇”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入股常州傑記水果等操作。

此外,百果園還將目標瞄向了預期增長更快的大生鮮領域。招股書顯示,2019年,公司推出“百果園大生鮮戰略”,此後便將分銷業務通過手機APP、微信小程序及網上預購的方式拓展至該領域,售賣蔬菜、鮮肉及海鮮產品、糧食及油、奶製品及其他產品。

2020年,百果園推出社區團購平台“熊貓大鮮”,作為公司其他新鮮食品的品牌名;2022年初,其出資設立了蔬菜種植品牌“三個零”,試圖向多品類數字化生鮮平台發展。不過,其相較於生鮮電商頭部玩家盒馬、叮咚買菜等尚無明顯競爭力。

之後,在業務拓展的同時,被資本寄予厚望的百果園開始謀求上市。2020年6月1日,公司向證監會國際部提交了境外上市申請材料,擬於港交所主板上市。五個月後,公司就宣佈暫停港股上市,並與民生證券簽訂輔導協議,欲衝刺創業板IPO,可該上市進程卻一直沒有新進展。時隔兩年,擴張中的百果園於今年5月2日再戰港交所,由摩根士丹利擔任獨家保薦人。

0 2

成也加盟,敗也加盟

其實,熱搜事件的背後,或也與百果園為了快速擴張,而採取的加盟模式不無關係。

5月8日,上海市消保委也點名百果園稱,品牌不能一味追求擴張速度,而疏於對加盟店的管理和監督。

百果園兩年三戰IPO,擴張隱憂難掩

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2019年至2021年),百果園分別擁有1451、1772和2119個加盟商。公司線下門店網絡中,包括自行管理及委託管理的加盟門店共有4302、4748和5234家。相比之下,同期的自營門店卻僅有5、9和15間。

從各渠道收入及其在總收入中的佔比來看,報告期內,加盟門店貢獻了八成以上的總收入,所佔比例分別高達88%、84.7%和81.3%,自營門店佔比僅0.4%。

百果園兩年三戰IPO,擴張隱憂難掩

(公司各渠道收入及在總收入中佔比情況,資料來源:招股説明書)

據悉,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採用內部加盟模式,用以支持內部員工創業。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特許加盟業務。

百果園官網顯示,目前,公司加盟制度分為兩種,而不論哪種,公司都會根據門店的毛利收取8%到30%不等的特許經營資源使用費。其一由加盟商全額投資,需要承擔加盟費、選址評估服務費、招牌設備費在內的各項固定投資,並繳納一定流動資金,總投資費用大約在27.7萬到29.7萬元左右。另一種則是與百果園進行投資分攤,加盟商總投資費用只需8.5萬元。

關於加盟店,在百果園披露的招股書中提及,公司只負責對加盟商進行培訓、監督及管理,門店經營由加盟商獨立管理、自行負責。因此,公司並不能保證加盟商始終遵循其制定的技術協議和品質標準,確保所有在門店購買的水果處於最佳狀態及最佳保質期。

不可否認,加盟模式為公司擴張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但也帶來一系列問題亦使品牌形象蒙塵。

據曝光的視頻中,放置一個半月的啤梨仍然出現在貨架之上,對此店員滿不在乎地表示,“其他門店放得更久,有些地方甚至售賣放了兩三個月的水果。”

此外,《每日財報》在黑貓投訴app中輸入“百果園”進行檢索後,出現了1513條結果,諸如醜橘變質、買到發黴椰子等食品質量問題比比皆是。

0 3

陷入增收不增利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按照水果零售總額進行劃分,作為行業第一大公司的百果園也僅有1%左右的市場份額,且排名行業前五的玩家累計佔比僅3.6%。所以,水果零售行業的分散度可想而知。

業績方面,據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百果園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9.76億元、88.53億元和102.89億元;毛利潤分別為8.76億元、8.07億元和11.56億元;淨利潤則分別是2.48億元、0.46億元和2.26億元,總體都呈“先降後升”的態勢。

需要注意的是,百果園2021年的營收雖實現反彈,但其盈利卻出現“增收不增利”之勢。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分別為9.8%、9.1%和11.2%,淨利率分別為2.8%、0.5%和2.2%。而其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分別為4.9億元、2.98億元、2.86億元,呈下滑態勢。

不過,考慮到市場分散度較高,加上水果商品屬性帶來的損耗率和物流成本高,利潤率偏低似乎是行業共性。

在渠道端,2019年百果園線下門店數量淨增890家左右;2020年門店淨增數量驟減到只有約120家。報告期內,公司在一線城市門店數佔比從36.8%下滑至33.8%,收入貢獻度也從49.0%降至45.7%。

與此同時,公司線上渠道銷售水果及其他食品在2020-2021年的毛利均出現負值,分別為-1363.5萬元和-105.4萬元;毛利率分別為-4.9%和-0.3%。可見,不光線下門店趨於下降,百果園對線上渠道的探索似乎進行得也不容易。

無論怎樣,此次熱搜事件都給百果園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但品牌受影響之餘,或更多體現的是顧及規模下的對管理方面的缺失。相比於大肆擴張,百果園也許更需要停下腳步整頓。

本文源自每財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85 字。

轉載請註明: 百果園兩年三戰IPO,擴張隱憂難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