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力量”將為全球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近日,以“新格局 新發展 新金融”為主題的2021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京召開。論壇上,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中國銀行董事長劉連舸等多位嘉賓圍繞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與金融改革開放、變局下的全球經濟治理和科技助力金融創新高質量發展等多個主題進行了分享和交流。

  全球治理機制改革和發展仍有待推進

  自去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人類經歷了史上罕見的多重危機。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的走向愈發牽動世界的目光。而中國經濟已進入一個以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相互促進的雙循環發展格局。

  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看來,從1945年到2020年,全球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今天佔全球GDP的比重達到50%,在過去數十年裏每年貢獻全球經濟增長60%以上,成為全球經濟的最主要推動力。

  對於如何促進全球經濟的發展,朱民認為,仍需推進治理機制的改革和發展。如繼續支持WTO並對WTO進行改革,讓貿易的多邊主義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隨着本世紀以來科學創新不斷進步、數字化發展迅猛,關於這些新領域的框架和思路需要搭建;構建以G20為中心的全球治理的政治領導力等。而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最大的新興經濟和發展中國家,在這場改革和構建新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中有着當仁不讓的責任。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本次論壇上,眾多專家和學者都不約而同地認為,“中國力量”將為全球經濟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然而隨着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複雜的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讓風險防範工作更具挑戰性,如何維護金融安全則被越來越多的人討論。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張曉慧對此表示:“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全球資產價格通脹的變化,以及可能隨之而來的金融過度槓桿和金融不穩定,做好不同通脹情境下的應對準備,尤其是要妥善管理預期,警惕結構性通脹上升導致部分領域投資過熱。”

  轉變發展方式是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目前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經濟參考報》記者留意到,不少學者和專家紛紛認為,從我國發展的大邏輯來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就是轉變發展方式。

  中國銀行董事長劉連舸強調,我國消費增長的潛力大、空間足,且新消費場景不斷湧現,人們更願意為教育、娛樂、健康、養老、醫療等付費。目前我國傳統消費不斷擴容增智,新消費持續湧現。一方面,我國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羣體,2020年全國社會消費品總額約6萬億美元,是全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另一方面,消費的行為也不斷演變,新消費場景不斷湧現出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除了消費,在劉連舸看來,目前我國傳統基建仍有空間,新基建需求巨大,高端製造業領域目前競爭力還明顯不足,以5G、工業化、互聯網這些為基礎的新基建在未來將釋放更大的潛能。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5年新基建相關領域的各類融資需求估計將達到14萬億元。

  此外,“全球化依然是大趨勢”得到了許多專家的肯定。放眼全球,哪些領域值得關注呢?在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邁克爾·斯賓塞看來,數字經濟、生物製藥、能源仍是重要賽道。邁克爾·斯賓塞認為,數字經濟帶來的影響涉及全球,很多領域也都受到了數字化的衝擊。創新不僅推動了很多機會,有很大的獲益,也提高了生產力,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科技持續引領金融創新高質量發展

  無論是經濟內循環還是外循環,其最終目的都是形成推動經濟增長的活力、產業升級的動力和吸收外部衝擊的能力,而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自然離不開金融支持。在眾多專家和學者看來,構建適應經濟增長新模式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持續引領金融創新高質量發展,才能更好地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在未來五年的金融政策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認為,我們首先需要科學準確全面理解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標和路線圖。根據中央部署,結合中長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是“十四五”時期的金融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陸磊表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應對各種內外部風險挑戰,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義。這需要從着力提升我國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加快建立與金融強國地位相適應的現代金融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和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和監管能力等五個方面共同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霍學文提出的“未來金融科技將呈現七大趨勢”引起了與會者的熱烈討論和高度關注。霍學文的“七大趨勢”主要包括:金融技術發展總是邊緣突破;金融科技首先替代高人力成本業務;金融科技讓普惠金融從理想變成現實;金融科技讓金融監管不斷面臨平衡選擇;金融監管越來越需要強化監管科技;智能監管是未來趨勢;智能監管需要強大的金融風險監測預警系統。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45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力量”將為全球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