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美元霸權 美國擠壓多國貨幣政策空間

隨着美聯儲激進加息,美元持續走強,多國面臨輸入型通脹加劇和本幣貶值的危機。10月28日,日本總務省數據顯示,日本東京都10月核心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3.4%,該指數已連續14個月上漲。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目前受到通脹和日元快速貶值的雙重壓力。

而在10月27日,為應對歐元區通脹高企、能源危機、歐元貶值等複雜局面,歐洲中央銀行再次加息75個基點。這是歐洲央行今年第三次加息,也創下該行歷史上最大幅度的兩次連續加息。

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歐元區和日本在面對高通脹以及疲軟的歐元和日元時,央行貨幣政策在對抗通脹和推動經濟增長之間左右為難。而這種情況背後的推手是美國及美元霸權。以貨幣政策和匯率為重要工具,美國藉助美元霸權不斷推升全球通脹和債務水平,擠壓各國貨幣政策空間,並通過驅動全球緊縮潮將世界經濟推向衰退。

美國操縱美元指數週期引發全球多次危機

美元霸權是二戰後至今世界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特徵,這項特權基於美元作為全球頭號支付貨幣和儲備貨幣的獨特地位。

依託美元霸權,美國可以轉嫁國內危機,甚至人為製造別國的金融危機,收割他國財富。而“美元指數”作為衡量美元對外幣價值的標誌,記錄了美元霸權多次引發危機的行徑。

什麼是美元指數?

“美元指數”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匯率情況的指標,通過以加權方式計算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來衡量美元的強弱程度,並以100點為強弱分界線。舉例來看,如果美元指數為120,意味着美元相對於六種主要貨幣升值了20%。這六種主要貨幣分別為歐元、日元、英鎊、加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其中歐元所佔權重為57.6%、日元佔13.6%、英鎊佔11.9%、加元佔9.1%、瑞典克朗佔4.2%、瑞士法郎佔3.6%。

藉助美元霸權 美國擠壓多國貨幣政策空間

縱觀近幾十年歷史,美元指數呈現比較明顯的週期波動特徵。在一般情況下,美國利率下跌,美元指數的走勢就疲軟;美國利率上升,美元指數走勢上揚。美聯儲通過調整其貨幣政策,人為操縱美元強弱變化,而美元走強和走弱都會給世界經濟和不同國家制造危機。

美聯儲推動美元升值 引發拉美債務危機

在20世紀70年代,美聯儲實行低利率政策刺激投資與就業,讓美元貶值。一些拉美國家趁機借入大量低利息的美元,投資石油開發。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聯儲把隔夜拆借利率提高到了20%,美元升值,石油價格下跌,美元指數一路狂飆,在1985年飆升至該指數的歷史最高點,接近165。而那些借美元開採石油的拉美國家則一下子掉進了美元的陷阱,多國相繼爆發債務危機,隨之而來的80年代也因此被稱作拉美“失去的十年”。

美國尋求美元貶值 締造廣場協議重創日本

強勢美元讓美國從世界各地吸引到了大量資本,但也損害了美國出口競爭力,導致美國出現鉅額貿易逆差。因此,美國轉而尋求讓美元貶值,當時擁有鉅額對美貿易順差的日本成為美國糾正貿易不均衡行動的首要目標。

藉助美元霸權 美國擠壓多國貨幣政策空間

1985年9月,美、英、法、聯邦德國、日本簽訂了著名的“廣場協議”,同意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相對於日元貶值。廣場協議簽訂後,美元迅速貶值,美元指數大幅下降。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裏,美元對日元貶值了50%。日元走強對日本以出口為基礎的工業造成巨大沖擊。最終,在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經濟泡沫被強行擠破,從此深陷流動性陷阱,一蹶不振十幾年。

強勢美元指數觸發東南亞金融危機

藉助美元霸權 美國擠壓多國貨幣政策空間

1995年,隨着廣場協議的廢除,美元指數進入了又一輪上升週期。當時,東南亞多國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它們的貨幣間接地或直接地與美元掛鈎。美元走強帶動東南亞多國貨幣升值,最終降低其出口競爭力。同時這些國家的政府和相關金融機構發現越來越難以借入美元來補貼本國產業,並維持與美元掛鈎的匯率。這些壓力在1997年達到了頂點,在華爾街資本攻擊下,泰國貨幣市場首先出現了崩潰,隨後貨幣貶值在整個東亞迅速蔓延,進而導致股市下跌、進口收入減少和動盪。

美元強勢週期到來 全球金融市場再迎動盪

藉助美元霸權 美國擠壓多國貨幣政策空間

今年3月,美聯儲開啓新一輪加息週期應對高通脹,已連續進行5次加息,累計加息300個基點。這為美元帶來支撐,美元指數今年出現大幅上升,一度觸及20年來高點。

每一輪美元強勢週期都是美國轉嫁國內風險的動盪期,也是新興經濟體的風險高發期。世界銀行網站8月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今年以來,美元指數一路狂飆,強勢美元對新興市場國家造成多重負面影響,除了讓這些國家主權債務領域面臨更多壓力外,還會導致多國經濟增長受到抑制,輸入型通貨膨脹加劇。

藉助美元霸權 美國擠壓多國貨幣政策空間

不僅是新興經濟體,本輪美元強勢週期同樣給發達經濟體,特別是歐元區帶來不小風險。今年7月,歐元對美元匯率自2002年12月以來首次跌破平價。年內歐元對美元貶值幅度已超過10%。其他用於計算美元指數的貨幣也同樣暴跌,今年英鎊對美元貶值超10%,日元對美元年內已貶值約30%。

反對美元霸權 多國開啓“去美元化”進程

由於“美元霸權”不斷收割世界財富、威脅越來越多國家的經濟安全,美元地位正在遭遇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質疑。

不少國家越來越意識到,有必要擺脱美元的統治地位,並採取實際行動開始了“去美元化”進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的數據顯示,過去20年裏,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今年一季度的佔比為58.88%,顯著低於2000年前後超過70%的佔比,這表明各國央行在逐步減持美元。

從具體國家來看,為了降低西方制裁對本國經濟的傷害,俄羅斯已經率先宣佈推動“去美元化”,其中標誌性一點就是俄羅斯央行不斷減持美元在國際儲備中的份額,到今年1月,美元份額已減少到10.9%。另外,俄羅斯4月起向“不友好”國家和地區供應天然氣時改用盧布結算,俄政府還表示不排除將這種結算模式推廣到其他領域。

伊朗外匯市場於7月19日啓動伊朗里亞爾/俄羅斯盧布貨幣交易。7月26日,伊朗經濟部長表示已確認在伊朗同俄羅斯的經濟和商業貿易中不再使用美元交易。

印度央行表示,已經建立了用於國際貿易的印度盧比結算機制,並立即生效。該機制包括用盧比結算進出口貨物的發票、支付等。印度經濟專家分析稱,此舉旨在減少印度對美元的依賴,減緩盧比貶值。

以色列央行今年開始將加元、澳元、日元和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而此前只持有美元、英鎊和歐元三種貨幣。同時,該國央行計劃將美元在其外匯儲備中的比例由66.5%降至61%,以減少對美元的風險敞口。

有分析認為,隨着世界走向多極化,美國已不再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美元的實力和地位會同步減弱。現在的問題在於美元將在何時喪失全球貨幣體系的主導地位,而不在於是否會喪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34 字。

轉載請註明: 藉助美元霸權 美國擠壓多國貨幣政策空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