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科創之聲】國產大飛機怎樣啃動萬億元市場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財經

  近日,中國商飛公司發佈消息,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取證試飛,這意味着C919距離交付投入商業運行又近了一步。目前,全球可搭乘百人以上的民航大飛機市場被空客和波音兩家公司壟斷,中國大飛機能否打破壟斷?從C919的三大特點,我們可以做出客觀預測。

  一是立足自主技術研發。在飛機制造中,最具技術含量、成本佔比最高的是結構系統、發動機系統和航電系統這三部分。C919的結構系統由中國商飛設計,多家國內企業一起製造,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發動機則由美、法合資公司CFM提供,在當前國際形勢下,這存在一定風險,可加快國產替代產品的研發;航電系統由中美合資的昂際航電公司提供。

  C919項目立項時,就在引導國內外企業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推動相關技術國產化。除上述3大系統外,飛機其他部分的組件和技術多由中外合資企業提供,C919的國產化率約60%。其實,國產化率並非越高越好。航空製造業被譽為“工業之花”,產業鏈長,附加值高,“吃獨食”不利於開拓海外市場。C919立足自主技術研發,採用“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生產,我們已經將項目主導權掌控在手中。

  二是接軌國際通行規則。商業大飛機領域行業壁壘高,適航證是其中最重要的壁壘,是大飛機進入國際市場的入場券。要取得適航證,先要進行試飛,表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滿足適航規章要求。C919於2017年5月成功首飛,之後的5年時間裏,6架飛機在全國各地取證試飛,驗證了飛機在失速、結冰、高温、高寒等種種極端情況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在國內申請適航證外,中國商飛已向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提出了C919適航申請,並獲得受理。

  取證試飛的過程有多艱難,從商飛公司宣傳照片上一首題為《賀C919完成取證試飛》的詩可以得知:首飛不易適航難,六架雄鷹非等閒。夏去疆南迎酷暑,冬來漠北盼嚴寒。結冰遍向神州覓,風側單吹嘉峪關。莫道審查多峻厲,成功取證盡歡顏!按照國際適航標準設計、生產並試飛成功的C919,已經證明了其可靠可用,為投入商業運營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背靠廣闊中國市場。據預測,到2040年中國客機隊規模將達到9957架,佔全球比例22%,成為全球最大單一航空市場;未來20年中國將接收民航客機9084架,市場總價值超9萬億元。

  C919是一款面向主流市場的商業客機,想在美國波音和歐洲空客兩大巨頭眼皮底下“上位”,會面臨很多“非技術因素”阻礙。前車之鑑是加拿大龐巴迪公司,該公司曾研發百座以上的C系列客機,挑戰大飛機市場,結果遭遇重重打壓,不得不將該項目賣給空客。C919對標的是空客A320和波音737系列機型,158座至168座的C919飛機,航程4075公里至5555公里,標價0.99億美元,而空客A320售價1.1億美元,波音737MAX售價1.2億美元。載客能力相當,C919性價比更高,加上其安全可靠的性能,又背靠廣闊的中國大市場,我們相信,C919有條件重寫世界航空市場格局。目前,C919已累計有815架訂單數。

  C919是中國大飛機事業的起飛之作,帶動形成的我國民用航空產業鏈藴含着巨大潛力,國內如今已有22個省市、200多家企業、近20萬人參與大型客機項目研製和生產。中國製造潛力無限,中國大飛機的故事正在開啓。 (佘惠敏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