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下,藍馳創投一舉募集55億

冷清募資江湖終於迎來難得的一縷振奮。

投資界5月18日消息,藍馳創投今日宣佈新一期人民幣及美元基金募集成功——本次募集總規模55億元人民幣,刷新了國內今年早期基金和美元基金的募資紀錄。

這一幕似曾相識。回想2016年,當國內創投圈高喊“資本寒冬”時,藍馳創投 中國團隊逆勢成功募集總額約30億元的雙幣基金;2019年,中國VC/PE募資難開始全面爆發時,藍馳創投又一次成功募集35億元,成為當年中國境內最大募集規模的早期基金之一。

寒冬下,藍馳創投一舉募集55億

藍馳創投管理合夥人陳維廣

堅守中國近20年,藍馳創投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穿越週期的魅力。1998年創立於硅谷,藍馳創投從2005年開始紮根中國,至今累計投資超過150個優秀的早期創業項目,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50億人民幣,是國內管理規模最大的早期基金之一。

悄然間,藍馳創投繪製了一張歷史感和科技感兼備的投資版圖,投出了58/趕集網、PayPal、理想汽車、水滴、青雲科技、怪獸充電、高仙機器人、可以科技、雲聖智能、芯來科技、宜買車、瓜子二手車、趣店等諸多高成長性的明星公司,其中超80%的被投企業順利完成再融資。

見證了經濟週期起起伏伏,藍馳創投管理合夥人陳維廣十分淡然,“隨着市場環境回落,大家降低估值預期,現在正是投資的好時機。”

今年最大募資之一官宣,55億元

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出資

優秀的獵手往往在黑夜來臨前便開始儲備彈藥。

眼下,一級市場瀰漫着各種悲觀情緒,尤其是美元基金,今年募資工作更為舉步維艱。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外幣基金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共20支外幣基金髮生新一輪募集,同比下降57.4%;披露募集金額約315.1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幅度達62.6%。換言之,今年一季度美元募資鋭減約6成,前所未有。

在愈演愈烈的寒冬下,藍馳創投此次順利募集55億元的資金更顯得彌足珍貴。

“做科技投資,精準識別週期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經歷過中國多輪行業起伏的陳維廣説道。正因如此,藍馳創投新一期美元基金的募資工作得到了國際知名保險公司、主權財富基金的支持,過往LP的復投率極高。

2021年下半年,LP圈內最活躍的國家級母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髮布了第三批子基金管理機構遴選公告。藍馳創投成為了第三批子基金合作管理機構之一。最終,藍馳創投新一期人民幣基金耗時半年左右完成了大部分資金的募集工作,除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外,還吸引了知名政府引導基金、主流金融機構、頂級母基金及知名家族辦公室等諸多長線LP,多家機構連續出資。

回顧本次人民幣募資,陳維廣總結:“我們明顯感覺到,國內人民幣LP更加專業了,更相信早期科技投資會創造價值。”

坦白講,從去年開始,人民幣基金募資現場堪稱神仙打架,各路知名GP紛紛下場廝殺。藍馳創投的底氣源自多年的深耕——過去兩年,藍馳創投被投企業理想汽車、青雲科技、怪獸充電、水滴公司陸續登陸資本市場,締造了不俗的業績回報和現金回款。

新基金準備就緒,藍馳創投準備將子彈撒向哪些領域?投資界獲悉,藍馳創投繼續圍繞着新能源、新效率、新交互、新科學等重點投資領域持續佈局,包括但不限於能源創新、機器人、基礎軟件、芯片、智能硬件、生物科技、Web 3、元宇宙等領域。

在早期科技投資這條路上,藍馳創投走得愈發堅定。自從2005年紮根中國以來,藍馳創投便是國內少有的早期VC堅守者,累計投資超過150個優秀的早期創業項目,投資輪次集中在Pre A到A輪,覆蓋硬科技與創新交互、企業服務、新消費、醫療健康等領域。

手握充沛彈藥,藍馳創投再次踏上征程,繼續狩獵下一個獨角獸。

17年,從美元團隊到本土化

堅守投早投科技

藍馳創投,一支痴迷顛覆性創新的早期VC團隊。

帶有硅谷基因的藍馳創投對技術有着超級敏鋭的嗅覺,總能在不經意間殺入一條藍海賽道,締造一個個具有變革意義的明星獨角獸。

早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藍馳創投投資了趕集網、瓜子二手車等明星項目,而這些公司均在各自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2012年左右,國內創投圈還在熱衷模式創新的時候,藍馳創投轉身扎進雲計算、大數據、企業服務等冷僻賽道。而後幾年,任憑外界無比喧囂,藍馳創投卻埋頭在機器人、新能源、人工智能、雲原生、先進製造、AR/VR等領域。

如今,那些不性感的賽道跑出了多胎家庭出行首選的理想汽車、高樓大廈“辛勤”清掃的高仙機器人、在變電站隨處可見的雲聖巡檢無人機等一眾科技創新弄潮兒。轉身發現,他們背後都站着同一個早期投資機構——藍馳創投。

這便是藍馳創投的獨特風格——提早發現變化。在陳維廣看來,這一優勢要歸功於嚴謹的行業研究。實際上,行研能力是每一位投資人的必備技能,也是各家投資機構的規範動作。在藍馳創投內部,這樣一項基本技能再度進化:與其講好一件事情,不如提一個好問題。

“行業研究無非是兩個維度:人和事。而當投資人把‘提問題’放在最高的優先級,便會驅動自己去深度思考。”陳維廣補充説明,投資人除了瞭解行業現狀外,還要發現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在藍馳創投的投資週會上常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你的這個問題質量高嗎

在不斷提問的過程中,藍馳創投的投資觸角不斷深入產業深處,構築了獨有的早期生態。目前,藍馳創投生態的重點已經從產業頭部標杆擴展到頂尖高校、新型研究組織、研究機構、科研院所。

同時,科技不斷髮展、交融,每一個賽道已經不是一個獨立的賽道。藍馳創投也察覺到這一變化——重新定義下一個時代的“新物種”與新機會,很有可能誕生在行業交叉創新領域。

為此,藍馳創投注重搭建兼備產業背景專業經驗的複合型團隊,刻意尋找“T字型人才”即對行業有縱深認知,同時關注技術創新在橫向行業的應用。與此同時,藍馳創投營造了一個開放的企業文化,鼓勵不同背景的人交流。

用陳維廣的話來説,有不同認知的人一邊“吵”一邊達成共識,便組成了藍馳富有戰鬥力的投資團隊。

事實證明,這種縱橫交錯的作戰方式有着頑強的生命力。在一個領域橫縱覆蓋之後,藍馳創投還可以複用到其他領域,在不同領域的積累、沉澱、交叉融合,最終可以反哺各個垂直賽道。

正因如此,在技術與行業的交叉領域,藍馳創投才能持續不斷地發掘了多個令人興奮的“新物種”。

比如在電動化與出行結合領域,藍馳創投投資了理想汽車、時的科技;機器視覺與物流、半導體、能源等行業交接地帶,投資了領先的機器人公司優艾智合、藍芯科技、木蟻機器人等;AI+生物科技賽道,百圖生科也被藍馳創投收入囊中……這些頗具顛覆意義的公司,藍馳創投往往是早期投資人。其中,80%項目的首輪領投方是藍馳創投。

不唯技術論,讓硬科技軟着陸

早期技術投資風險大、不確定性高,很多技術型公司很難飛躍死亡谷。過去幾年,在產業資本提供訂單、場景賦能的刺激下,VC/PE掀起了一波“重投後”風潮。

圖之於未萌,慮之於未有。不同的是,藍馳創投在投資前便會考慮前瞻創新性與商業成長性。基於多年科技投資的經驗,陳維廣總結道:“硬科技投資最難的地方在於,如何幫助技術創新找應用場景。我們不唯技術論,會結合產業經驗投資一些有落地場景的硬科技項目。”

如何將產業需求與技術創新統一?藍馳創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先洞察商業,再去鏈接高壁壘前沿科技,最終達到“硬科技軟着陸”的目的。

這一打法,在高仙機器人的投資過程體現得淋漓盡致。2013年成立的高仙機器人在智慧清潔領域穩居行業前列,國內佔有率超過80%,已經攻佔頭部客户半壁江山。近幾年,高仙機器人更是備受各路投資人追捧,身後不乏軟銀、今日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和美團、騰訊等重磅戰略投資方。

而作為高仙機器人的早期投資方之一,藍馳創投在公司尚未商業化落地階段便堅定入股。陳維廣坦言,公司對投資高仙機器人的爭議性還是蠻大的,當時創始人程昊天剛剛從英國劍橋大學回國,屬於典型的學生創業,同期市場的創業者大多是大廠出身。

“但藍馳看好創始人有敏鋭場景sense以及突出的商務能力,並相信商業清潔是一個爆款場景。”相比於其他場景,商業清潔任務指標清晰、需求具象。當機器人滿足商業場景的需求後,企業方會有付費意願,商業閉環就可以開始滾動。於是,高仙機器人成為了藍馳創投在機器人賽道最先選擇的標的。

2018年,高仙機器人完成A輪千萬級美金融資,藍馳創投領投。投資後不久,高仙機器人產業開始量產,營收保持高速增長,年增幅一度高達400%。而後幾年,藍馳創投依舊持續支持,幾乎參與此後每一輪融資。

當然,“硬科技軟着陸”這一方式並不意味着投 中有商業化場景的項目,便放任企業自由生長。相反,藍馳創投還會基於長線的市場判斷,會更加篤定地陪伴創業者度過0-1的艱難階段。正因如此,在別人遲疑不敢投資的時候,藍馳創投才能發現一顆顆蒙上塵埃的璞玉,理想汽車便是其中之一。

在決定投資理想汽車之前,藍馳創投投資重心主要放在大數據、自動駕駛、雲計算等底層技術上。“看了一圈後,我們認為整車才是這些技術真正集聚的地方。彼時,李想決定造車,把車型、產品價位、技術路線等關鍵點想得很清楚,並對家庭用户這一羣體需求有着很深的理解。”陳維廣表示。2016年,藍馳創投參與了理想汽車的 A 輪融資。

此後,理想汽車在經歷停掉SEV(雙座電動小車)、融資困難、管理架構轉境外等關鍵節點中,藍馳創投都在默默支持着理想汽車,前後一共連續投資5次。2020年,理想汽車登陸納斯達克,一年後回港,完成雙重上市之旅,最新市值超1800億。憑藉這筆長期投資,藍馳創投取得豐厚回報。

翻開藍馳創投的項目庫時,便可見識到“硬科技軟着陸”的魅力——動力電池回收科技企業博萃循環、3D打印模具方案提供商鐳鏌科技、工業無人機公司雲聖智能、搭載深度視覺系統的機器人公司藍芯科技、複合型移動機器人企業優艾智合、車規MCU公司雲途半導體……

一個個帶有技術革新符號意義的初創公司均在產業側找到了合適的落地場景。在很短時間內,這些項目大多都完成了B輪甚至C輪的後續融資,後續輪投資機構多為市場中知名的中後期投資基金和產業資本。在這其中,更有項目在短時間內估值漲了數十倍。

科技創新是非常令人興奮的,但投資要講求回報。20多年來,藍馳創投在尋覓顛覆性創新的同時,時刻警惕那些“拿着錘子找釘子”的人和事。

在過去幾輪技術週期中,太多技術超級牛的公司,因缺乏商業敏感而墜入谷底。陳維廣和團隊都繃着一根弦:“每個項目投資後,我們都會花很多時間去影響創始人關注商業場景。”

一個老牌VC的底氣:

變化常在,看多中國

2022年伊始,中國一級市場瀰漫着前所未有的不安情緒。

歸根結底還是信心的問題。未來一段時間內,外部的不確定性因素會不斷瓦解、消除,投資市場的活力也會恢復。”陳維廣用平靜的語氣説道,資本市場的變化不應動搖我們對基本面的判斷,有紮實基本面的公司終將釋放價值,且中國不缺有創新價值的科技公司。

看多中國,這是陳維廣在採訪中提到最多的一句話。在人口紅利消退的時候,中國有了更多的高精尖人才,先進製造和其他前沿技術行業前所未有地享受着“工程師紅利”。“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聰明、勤奮的中國創業者加入到科技創業的行列。”

同時,全球化仍是主旋律。陳維廣也表達了藍馳創投的態度:“科技沒有國界,我們仍然以全球化視野看項目,希望越來越多中國公司能夠站到更高的舞台,打造更多世界級的產品。”當創業者具有世界級水平的研發實力和自信時,“國產替代”自然不會成為難題。

歸根結底,科技仍是這個時代最具想象力的故事。眼下,故事的主角從互聯網創業者,更迭為科學家、教授、算法專業、連續創業者。與其過度擔心外部的環境因素,陳維廣則更憂慮科技項目本身的泡沫化

實際上,陳維廣不止一次有着這樣的理性判斷。早在2015年,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投資人同樣保持着高度投資熱情。彼時,一向低調的陳維廣卻疾呼:2015年下半年,70%的創業公司面臨着B輪死的困境。果不其然,2016年左右,創投圈迎來了資本寒冬。

如今,硬科技投資的風被吹了起來,陳維廣依舊保持理工男的剋制和理性。“在20年的從業生涯裏,我經歷過數個經濟和市場的週期,非常警惕在早期吹高估值帶來的泡沫破裂。”

他進一步解釋,如今不少專家和教授出來創業便拿到很高的估值、融了很多錢。但好的技術並不等同於一家優秀的企業,好的科技項目一定要找到有高成長的商業場景,才能釋放可持續的價值。

如果給一個尚在早期的創業者過高估值,那麼創業者為了滿足投資人的預期,他的很多行為可能就會扭曲,進而影響公司業務的可持續發展和再融資,也會對基金未來整體的回報水平不利。

眼下,不少賽道和領域的項目紛紛下調估值,再次印證了陳維廣的預判。

投資是一場長跑,科技投資更是一場艱難的跋涉。無論市場如何變幻,這家創立20餘年的老牌VC仍不遺餘力地支持提升中國科技創新的競爭力。“我們將繼續尊重創新,支持中國優秀科技人才,陪伴更多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科技公司成長壯大。”

下一段征程又開始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183 字。

轉載請註明: 寒冬下,藍馳創投一舉募集55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