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6日訊(記者 馮其予)商務部等部門16日聯合發佈的《2019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1369.1億美元,同比下降4.3%,流量規模僅次於日本的2266.5億美元。2019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2.2萬億美元,次於美國的7.7萬億美元和荷蘭的2.6萬億美元。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蟬聯全球第二,存量保持全球第三。
分析近幾年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中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佔全球比重連續4年超過一成,2019年佔到10.4%;同時,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佔到全球的6.4%,與2018年持平。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表示,近年來,受全球經濟復甦緩慢、部分國家投資保護主義上升等因素影響,全球跨境直接投資大幅波動,國際投資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加。我國對外投資流量佔全球比重連續4年超過一成,有助於推動國際直接投資平穩有序發展,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帶來促進經濟發展的資本投入,彌補當地的儲蓄缺口和外匯缺口,拉緊了雙方產業鏈供應鏈的聯繫,為推動各國共同發展和世界經濟復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超2.75萬家境內投資者在全球188個國家(地區)設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4.4萬家,全球80%以上國家(地區)都有中國的投資,年末境外企業資產總額7.2萬億美元。中國對外投資覆蓋全球188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穩步增長。2013至2019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直接投資1173.1億美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境外企業超過1萬家,2019年當年實現直接投資186.9億美元,同比增長4.5%,佔同期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13.7%;年末存量1794.7億美元,佔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總額的8.2%。
龐超然認為,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經濟增長開闢了新空間,也為跨境投資發展搭建了新平台。共建“一帶一路”已形成廣泛共識,高水平、多領域、深層次的國際互利合作不斷深化。可以説,很多國家都早已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給他們帶來的巨大機遇,都迫切希望與中國企業開展更深層次的互利合作。眾多有能力、有實力、講信譽的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保持平穩有序發展。
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跨境人員物資流動受到限制、當地項目生產建設經營受到一定衝擊,在國家各項政策的支持鼓勵下,經過共同努力,我國各境外項目保持平穩有序發展。2020年前7月,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02.7億美元,同比增長28.9%,佔同期投資總額的17%,較上年提升4.5個百分點。
“我國企業對外投資行業分佈不斷優化,製造業及生產性服務業等實體經濟領域對外投資穩步增長,開展對外投資活動的企業也更加成熟、理性。”龐超然表示。《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涵蓋國民經濟的18個行業大類,超七成投資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製造、金融、批發和零售業四大行業。2019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八成集中在服務業,主要分佈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批發和零售、金融、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房地產、交通運輸/倉儲等領域。
同時,《報告》指出,中央企業和單位對外直接投資較快增長,地方企業存量佔比超四成。2019年,中央企業和單位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72.1億美元,同比增長18%;地方企業897.4億美元,同比下降8.7%,佔全國非金融類流量的76.7%,較上年下降4.3個百分點。廣東、上海、山東位列2019年地方對外直接投資前三甲。2019年末,地方企業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存量達到7855.5億美元,佔全國非金融類存量的40.4%。
此外,2019年中國境外企業的經營情況良好,超七成企業盈利或持平。與此同時,中國境外企業對東道國税收和就業貢獻顯著,對外投資雙贏效果凸顯。2019年境外企業向投資所在國繳納的各種税金總額達560億美元,僱用外方員工226.6萬人,佔境外企業員工總數的60.5%。對外投資帶動出口1167億美元,佔中國貨物出口總值的4.7%,實現銷售收入25120億美元,同比增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