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一定能儘快走出至暗時刻,一定能加快推進全面復工復產,一定能實現‘保交樓’的重大目標。”9月21日,正值中秋佳節,近日面臨嚴峻挑戰的中國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給員工們發出一封“家書”,以“三個一定能”回應了最近的恆大風波。
母公司風波不斷,子公司也不見太平。9月17日,“恆大汽車市值蒸發6000億”港元的熱搜引起網友廣泛熱議。一時間,“車都沒造出來”、“蒸發了一個PPT”等説法甚囂塵上。而房地產跨界造車的另一主角——寶能汽車,自年初以來,便被裁員、降薪、債務危機等負面新聞所纏身。
從當初的運籌帷幄,到如今的一地雞毛,試圖拿房地產套路佈局汽車業的房企造車軍團,終究是小瞧了進軍汽車產業的難度。
曾於今年2月創下尚無交付量便成為國內市值最高車企的恆大汽車,卻在7個月後因市值蒸發6000億港元再上熱搜。從大手筆“買”遍汽車產業鏈,到揚言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再到如今不得已出售汽車業務,短短几年間,恆大的造車路就變得生死未卜。
早在2018年,恆大集團便開始佈局新能源汽車業務。2019年,恆大舉行了一場規模盛大的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峯會。會上,許家印宣佈未來三年將在汽車業務上投資450億元,實現汽車產品的全覆蓋。“2025年實現年產銷超100萬輛,2035年實現年產銷超500萬輛”的目標展現了恆大集團想要迅速搶佔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野心。
許家印曾表示,恆大若想在汽車產業實現換道超車,需要遵守“五句箴言”——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為整合造車資源,恆大的“買買買”之路從未停止。2019年,恆大以9.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1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汽車公司NEVS 51%的股權,此後又在一年內相繼收購、投資了多家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造車的路上越走越遠。根據恆大集團官網介紹,恆大新能源汽車採取“整合全球造車資源為我所用”的策略,現已構建覆蓋整車製造、3.0底盤架構、動力總成、動力電池、零部件、智能網聯、汽車銷售及智慧充電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並在天津、上海、廣州等地建設先進智能製造基地。
2020年7月,恆大健康發佈公告稱擬更名為恆大汽車,這標誌着造車業務成為恆大集團的業務重心之一。按照官網的表述,恆大汽車的產品規劃是同步研發14款車型,涵蓋A0、A、B、C、D級等所有級別和檔次,實現轎車、轎跑、SUV、MPV、跨界車等車型全覆蓋。從產業鏈佈局到產品規劃,恆大造車聲勢浩蕩。
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恆大汽車對外展示了覆蓋A到D所有級別的九款恆馳汽車。彼時,恆大汽車總裁劉永灼表示,恆馳汽車將於2021年四季度全面啓動生產,2022年開啓大規模交付,動力電池也將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量產。然而,約定的四季度即將到來,恆大汽車卻深陷困局。
8月9日,恆大汽車發佈2021年上半年盈利預警,預計報告期內淨虧損約48億元,約為2020年同期淨虧損的兩倍。據瞭解,公司虧損主要由於拓展新能源汽車業務。隨後披露的2021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恆大汽車實現營收69.2億元,同比增長53.5%;歸母公司淨利潤虧損47.86億元,整體虧損38.22億元,同比下滑96.25%。截至9月21日,恆大汽車報每股3.53港元,市值跌至344.8億港元,距離其今年2月達到的巔峯市值已蒸發超6000億港元。
在巨大現金流壓力下,母公司中國恆大集團此前發佈公告,正在接觸幾家潛在獨立第三方投資者探討有關出售旗下部分資產,包括但不限於出售該公司上市附屬公司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及恆大物業集團有限公司的部分權益,這讓恆大汽車的前路佈滿迷霧。
為穩定核心技術人員,9月20日,恆大汽車發佈公告,向公司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及集團科研技術僱員在內的3183名員工授予32372萬股期權,相當於公司當前已發行股本的3.31%。然而,恆大集團“盟友”中策集團隨後發佈公告稱,公司允許董事可在授權期間出售最多1.336億股恆大汽車股份。為了讓其持有的全部恆大汽車股份在大宗交易中更具吸引力,中策集團擬折價出售。
近日,恆大集團官方宣佈,恆馳1、3、5、6、7夏季測試圓滿收官,恆馳5、恆馳7的路透照也被曝光,這似乎標誌着恆大造車進入新階段。然而,正處於存亡之際的恆大,顯然沒有餘力繼續充當恆大汽車的“血庫”,“新階段”的官宣在此時不免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除卻恆大,另一家試圖在汽車產業掀起“腥風血雨”的房地產商——寶能,近期也陷入第二批裁員、負債逾期等輿論壓力之中,無論是生產基地建設,還是新車上市,都無甚進展。
似乎“買買買”已成為房地產商闖蕩汽車圈的首選戰略,與恆大類似,寶能宣稱造車後,也首先來了一波“購物潮”。成立於2017年的寶能汽車,先是以共計81.9億元分兩次收購了觀致63%的股份,而後又收購長安PSA旗下DS品牌。然而,二者被收購後依然命運多舛。相關數據顯示,DS品牌今年前7月銷量僅為650輛,處於岌岌可危的境況之下。觀致汽車在被收購後,經寶能“左手倒右手”的招數,2018年銷量暴漲320%,此後便疲態盡顯。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今年上半年,觀致汽車僅售出3987輛汽車。
“買買買”顯然不能滿足寶能的造車野心,在生產基地的投入上,寶能也是大舉擴張。官宣造車後,寶能汽車先後在杭州市、昆明市、廣州市、西安市等7個城市投建新能源整車與零部件生產基地,總投資額近千億元。然而,這些工廠的進展卻令人擔憂。近期,有媒體實地走訪了觀致常熟工廠,工廠並無作業跡象。據悉,截至今年上半年,觀致常熟工廠的供應商採購、製造設備均處於“停擺”狀態。而原定於2019年底建成投產的廣州基地,在今年9月才在總裝車間舉行鋼構首吊儀式。
儘管各方面都毫無進展,寶能汽車依舊在今年6月成功獲得了廣州開發區國企120億元的戰略投資。彼時,寶能汽車規劃,2021年觀致推出5款車型,併發布全新高端汽車品牌,首款純電動車型將於年內發佈並開售,對標特斯拉、蔚來等高端品牌。目前,寶能汽車全新豪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BAO”已經發布,而此前宣稱8月亮相的觀致REV3和9月推出的觀致REV5始終未能尋得蹤影。此外,儘管得到鉅額投資,年初開始的欠薪問題依舊未能得到徹底解決。據悉,寶能汽車在獲得120億元投資後,承諾員工7月初發5月工資,7月中旬發6月工資,但這波工資拖到9月中旬才徹底結清。與停薪共同發酵的,是寶能的第二次大規模裁員。據瞭解,為減少資金投放,寶能汽車於今年7月開啓第二波裁員,裁員比例超65%。
這邊在搞真動作大裁員,那邊卻仍在動嘴皮子定目標。在9月5日寶能汽車集團召開的座談會上,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稱,寶能自2016年進入汽車行業以來,已投入超500億元,公司要力爭通過10~15年,打造具備強大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全球一流新能源汽車企業集團。然而,現實註定是殘酷的,寶能汽車需要認清當下形勢了。
母公司自身難保 覆巢之下無完卵
作為資本密集型產業,汽車產業對資本的需求量極大,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都曾感嘆過造車有多燒錢。對於財大氣粗的房地產商而言,錢似乎不是問題。然而,它們卻被現實狠狠拍打。主業的衰敗,讓母公司深陷泥沼、忙於自救,房地產商已經無法繼續給汽車業務“輸血”。
隨着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增速有所放緩,暴利的房地產行業也不復以往的景氣局面。加之限購令、限貸令、限價令等一系列調控措施,房地產行業較以往衰敗了不少。據悉,截至2021年中期,有超三成房地產企業的經營性現金流同比出現負增長。截至今年8月,我國已有200多家中小型房地產企業宣告破產。萬科、碧桂園等房地產大亨們也未能倖免,銷售額均出現下滑。
今年6月,恆大對外表示,截至目前恆大淨負債率已降至100%以下,有息債務降至5700多億元。然而,從宣佈實現一條“紅線”變綠到被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約談,不過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8月25日,恆大集團發佈公告稱,今年上半年,恆大在房地產開發業務上已虧損約40億元。稍晚時間發佈的半年報稱,恆大房地產開發業務存在延遲支付供貨商和工程款情況,部分相關項目已停工。房地產業務慘遭滑鐵盧,讓“恆大怎麼了”成為了熱點話題。
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恆大集團實現收入2226.9億元,同比下降16.48%;實現淨利潤104.9億元,同比減少28.87%;毛利率12.9%,較去年同期下降12.1個百分點。此外,截至今年6月30日,集團有息負債約為5717.75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負債為2400.49億元;集團銀行存款餘額1616.27億元,其中受限制現金為748.55億元。
主營業務毛利率大幅下降,年內還有2400億元的鉅額債務到期。面對嚴峻資金壓力的恆大,不得不採取斷臂求生的策略。恆大集團在公告中披露了處置資產等一系列改善措施,據悉,上半年進行的較大規模的資產出售超百億元。此外,恆大集團還表示,將積極接觸潛在投資者,商討出售恆大新能源汽車及恆大物業集團的部分股權。然而,9月14日恆大集團在港交所發佈的公告中表示,預計9月銷售持續大幅下降,這或將導致集團銷售回款持續惡化,現金流緊張。
同樣地,寶能系近期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除卻今年年初便備受關注的裁員、停薪停產問題,旗下公司不斷減持、多個理財產品出現逾期情況、部分生鮮門店關閉……寶能集團面臨的資金壓力同樣不可小覷。
持續攀升的債務規模,給寶能集團帶來了巨大壓力。今年以來,作為寶能系旗下重要的投資平台,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被質押股權比例進一步攀升。該公司債券半年度報告指出,截至2021年6月底,寶能集團所持有的鉅盛華股份中95%股份已被質押。而評級機構大公國際也於6月底下調了鉅盛華主體評級,由“穩定”調整為“列入信用觀察名單”。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巨大的債務壓力下,寶能集團已出現實質性債務違約。9月10日,寶能系旗下深圳深業物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中國華融正在向其股東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追訴一筆40多億元貸款。此外,民生信託發行的信託產品及寶能系旗下多個理財產品均出現逾期問題。
在汽車、生鮮業務進展緩慢、房產行業又受到嚴格監管之際,寶能如何能夠自救?在座談會上,姚振華表示,寶能集團及各板塊正在積極克服困難,通過加速項目銷售回款、處置部分優質資產、加快戰投融資工作、提升經營性現金流等實質舉措持續回籠資金。姚振華稱,寶能有信心、有實力在2~3個月內走出困境。
跨界造車更需謹慎而為
“從整個宏觀經濟的結構調整角度看,房地產商跨界造車,純粹是為了戰略轉型。”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告訴記者,與互聯網、手機企業造車不同,房地產行業與汽車本身的關聯性並不大,讓這些房產巨頭萌生造車夢的,實質上是宏觀經濟環境。近幾年,政府不斷加大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行業本身無法容納更大的體量。在急需尋找新出路的情況下,同為支柱產業且產業鏈較長的汽車業則成為首選。加之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火爆,更是吸引了頭部房企轉戰汽車圈。
實際上,自新能源汽車產業初見起色,房地產商佈局汽車業的步伐就已拉開帷幕。2016年,萬達便聯合中集、京東30億元入股銀隆汽車;2017年,華夏幸福收購合眾新能源過半股份;2019年,富力集團參股華泰汽車……今年8月,萬達又與一汽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汽車服務生態。曹鶴指出,房企向汽車業的轉型是必須且頗具戰略性的,但成功與否還需看政策導向和企業決策。
進入完全陌生的汽車行業,意味着這些房地產商必須承擔更大的風險、下更多的功夫。然而,以恆大、寶能為例,兩家多次宣稱要打造全球一流新能源車企的企業,至今也沒拿出切實的成績,回應外界的“假造車、真拿地”質疑,證明自己造車的“赤子之心”。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部分房地產企業造車的本質就是作秀,妄圖通過低成本的方式圈地,但最終沒能真的造出汽車,對自身損失也極大。
此外,曹鶴稱,房產造車最大的誤區便是照搬房地產的商業模式來造車。“房地產本身是一個粗放型產業,其資產負債結構和汽車完全不同,照搬肯定行不通。”他指出,恆大汽車投入了大量的成本構建了完善的汽車產業鏈,但在戰略決策上未能“汽車化”。即在未能認清自身能力的情況下,貪大求全,一股腦推出多款車型,試圖涵蓋所有檔次和各種車型,殊不知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撐起這麼大的場子。
戰略決策失誤,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缺少對汽車的深刻理解。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在採訪中表示,在新四化浪潮下,造車更需進行專業評估,切忌盲目進軍。“無論如何變革,汽車基本屬性沒有變,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性質沒有變。這些房地產商並沒有深厚的技術積澱,核心團隊又總是走馬燈似的換將,資金鍊上又遇到問題,盲目進入汽車業必定經不起激烈的競爭。”付於武如是説。
“現在新能源汽車企業太多,處於小而散的狀況。”近期,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集中度。正處於轉型期的汽車產業,頗具吸引力,但競爭也更為激烈。付於武強調,若想避免被淘汰,無論是房地產商,還是其他跨界企業,都必須找準切入點,精準發力。在他看來,整車並非惟一,必須看到汽車產業鏈、創新鏈上的其他着力點和突破口。
“我希望能夠誕生幾家如寧德時代、華為、地平線這樣的聚焦零部件、芯片或操作系統等方面的巨頭,而非一股腦地都幹整車。這樣的企業多一點,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才會更好。”付於武説。
文:張奕雯 編輯:黃蓓 版式:王琨
來源:中國汽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