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瑞技術申報材料質量遭問詢,但材料更新後仍前後矛盾

強瑞技術申報材料質量遭問詢,但材料更新後仍前後矛盾

來源:壹財信

作者:趙書涵


為華為和蘋果提供工裝和檢測治具及設備的供應商深圳市強瑞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強瑞技術”)創業板IPO已經被深交所受理,並經歷了三輪問詢。在第二輪和三輪問詢中,深交所針對強瑞技術的申報材料質量提出了質疑,指出招股書存在前後矛盾的情形。在對比強瑞技術已披露的四版招股書後,《壹財信》發現,強瑞技術關於供應商及外協廠商的信息披露仍存在矛盾的情形,其招股書真實性有待核查。

為避同業競爭,控股股東換主業

強瑞技術成立於2005年8月,註冊資本5,541.49萬元。目前強瑞技術的控股股東是深圳市強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強瑞控股”),持有強瑞技術28,445,525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51.33%。

在公司設立之初,強瑞技術的原始股東是尹高斌、劉剛、黃衞林三人,共同出資50.00萬元。到2017年,強瑞技術的註冊資本已增加至550.00萬元,股東只有尹高斌、劉剛二人,黃衞林在2009年時退出股東行列。

之後在2017年1月,為了調整股權結構,尹、劉二人分別將持有的強瑞技術50.50%、49.50%的股權以2.91元/出資額的價格轉讓給同一控制下的強瑞控股。

公開信息顯示,強瑞控股成立於2016年9月,公司原名為深圳市強瑞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00萬元,尹高斌持股50.50%,劉剛持股49.50%。在成立初期,強瑞控股的經營範圍與強瑞技術相同,存在同業競爭的嫌疑。直到2019年5月27日,強瑞控股變更了公司名稱,經營範圍也隨之更改,從事投資興辦實業等。強瑞控股除了持有強瑞技術股份外,未有其他對外投資。

強瑞技術申報材料質量遭問詢,但材料更新後仍前後矛盾

(截圖來自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這次企業經營範圍的信息變更解決了發行人與控股股東同業競爭的隱患。

招股書更新,數據變動原因未知

截至最新一版招股書公示日(2021年2月1日),強瑞技術已經公示四版招股書,公示時間分別是2020年7月16日(第一版招股書)、2020年11月25日(第二版招股書)、2021年1月2日(第三版招股書)、2021年2月1日(第四版招股書)。

強瑞技術在經歷深交所第一輪問詢後,其後更新的第二版招股書中關於供應商及外協廠商的相關數據與第一版招股書相比,發生了變動,但是在第二版招股書並沒有解釋數據變動的原因。

據招股書,強瑞技術的採購模式分為直接採購和委外加工兩種模式。強瑞技術採購的標準件和非標準件直接向供應商採購;表面處理、CNC加工及線切割、PCB貼片等工序則採用委外加工的模式。

由於強瑞技術的部分供應商同時也是其外協廠商,所以強瑞技術披露的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金額中並不包含外協採購金額。

比較兩版招股書的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數據,《壹財信》發現強瑞技術2017年的數據沒有變化,2018年和2019年的數據則出現了變動。

2018年前五大供應商中(以下采購金額均不含外協採購金額),僅2家供應商的數據一致,其餘3家供應商的採購金額髮生了變化。第一版招股書顯示,東莞市耐格美塑膠製品有限公司(下稱“耐格美”)的採購金額為806.23萬元,深圳市鑫科拓威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鑫科拓威”)的採購金額為464.10萬元,深圳市凱運達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凱運達”)的採購金額為408.57萬元。但是第二版招股書中,耐格美的採購金額為801.78萬元,鑫科拓威的採購金額為458.05萬元,凱運達的採購金額為407.21萬元。

強瑞技術申報材料質量遭問詢,但材料更新後仍前後矛盾

(截圖來自第一版招股書)

強瑞技術申報材料質量遭問詢,但材料更新後仍前後矛盾

(截圖來自第二版招股書)

2019年的前五大供應商中,也有一家供應商的數據發生了變動。第一版招股書顯示,深圳市鑫科創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下稱“鑫科創”)的採購金額為492.36萬元。但在第二版招股書中,鑫科創的當期採購金額變成480.82萬元。

此外,強瑞技術與外協廠商的相關交易金額也出現了變動。比較兩版招股書,2018年,僅兩家外協廠商東莞市陸陸隆五金製品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德盛精密機電有限公司的外協交易金額一致。2019年,僅一名外協廠商東莞市名茂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的排名及外協交易金額數據相同,其餘均發生了變化。

數據前後矛盾,關聯方或有“貓膩”

除了不同版本的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不一樣之外,同一份招股書中信息披露還出現了前後矛盾的情形。

據招股書,主要供應商之一的凱運達是強瑞技術的關聯方,該公司是由強瑞技術的共同實控人尹高斌的弟媳郭麗華100%持股。凱運達成立於2014年2月10日,並在成立當年便與強瑞技術展開合作。

凱運達與同一控制下的另外兩個主體深圳市佳百分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佳百分”,成立於2018年12月26日)和深圳市鑫瑞達精密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鑫瑞達”,成立於2019年6月12日)主要承接凱運達的業務與強瑞技術進行交易。2019年12月,強瑞技術及子公司終止與凱運達、佳百分及鑫瑞達的業務合作,凱運達與強瑞技術的合作時間長達近6年。

但是,招股書在介紹各供應商的背景時顯示,凱運達與強瑞技術的合作歷史僅3年,這比招股書其他地方披露的合作時長縮短了近一半。

強瑞技術申報材料質量遭問詢,但材料更新後仍前後矛盾


強瑞技術申報材料質量遭問詢,但材料更新後仍前後矛盾

(截圖來自第四版招股書)

凱運達(合併佳百分和鑫瑞達的採購金額,不含外協採購金額)在2017年和2018年是強瑞技術的第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分別為143.59萬元、407.21萬元。2019年強瑞技術對凱運達採購金屬加工件390.02萬元,沒有進入前五大供應商名單。

強瑞技術申報材料質量遭問詢,但材料更新後仍前後矛盾

(截圖來自第四版招股書第279頁)

強瑞技術在分析供應商對其依賴情況時,披露的對個別供應商的採購金額超過其當期銷售金額50%的供應商中包含了凱運達。2017年至2019年,強瑞技術對凱運達的採購金額分別是143.59萬元、407.21萬元、438.70萬元。其中,2019年的採購數據與前文披露的數據不一致,相差48.68萬元。

強瑞技術申報材料質量遭問詢,但材料更新後仍前後矛盾

(截圖來自第四版招股書第288頁)

另外,鑫瑞達還是強瑞技術的外協廠商。據招股書,鑫瑞達(合併凱運達、佳百分的外協金額)2018年和2019年為強瑞技術提供機加工服務,外協金額分別為1.36萬元、43.95萬元,其中2019年鑫瑞達為強瑞技術的第五大外協廠商。

強瑞技術申報材料質量遭問詢,但材料更新後仍前後矛盾

(截圖來自第四版招股書第303頁)

不過,以上數據又與強瑞技術披露的關聯交易中對應的數據出現了矛盾。

在關聯交易部分,招股書披露,2017年和2018年,強瑞技術僅向凱運達採購原材料143.59萬元、408.57萬元。此處披露的2018年的原材料採購數據與招股書在披露前五大供應商時凱運達對應的採購金額407.21萬元相比,多1.36萬元。並且關聯交易表格中2018年強瑞技術沒有向凱運達、佳百分、鑫瑞達採購外協服務。但是強瑞技術在介紹外協廠商時,卻提及2018年對鑫瑞達(合併凱運達、佳百分的外協金額)的外協金額則是1.36萬元,正好與關聯交易的數據差距相匹配。

2019年,在關聯採購方面,強瑞技術向凱運達採購原材料8.48萬元,向佳百分採購原材料288.94萬元,向鑫瑞達採購原材料129.26萬元、採購外協服務55.98萬元,強瑞技術向三家公司合計採購原材料426.68萬元。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原材料的採購金額(不含外協金額),招股書中已經出現了第三個版本的數據。而此處披露的強瑞技術對鑫瑞達的外協金額也與之前披露的43.95萬元相矛盾,兩數據相差12.03萬元。

強瑞技術申報材料質量遭問詢,但材料更新後仍前後矛盾

(截圖來自第四版招股書第352頁)

而招股書在披露強瑞技術向同為定製加工件供應商和外協廠商採購的具體情況時(招股書第308頁),鑫瑞達的採購金額又出現了矛盾,2019年,強瑞技術向鑫瑞達採購原材料129.08萬元,此前披露的數據則是129.26萬元。外協金額43.95萬元則與前文披露的其中一版數據相一致。

關於凱運達這家企業的介紹,《壹財信》也發現了一些貓膩。據招股書,凱運達於2014年成立,由郭麗華出資10.00萬元設立;2018年6月29日,郭麗華增資90.00萬元,凱運達註冊資本增至100.00萬元。從凱運達設立至被註銷期間,控股股東為郭麗華未發生變化。

但是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17年3月1日之前,凱運達的實控人是申慶,由其100%持股。之後,申慶退出,變成郭麗華100%持股。

巧合的是,申慶與招股書披露的前強瑞技術研發部門業務骨幹重名。據招股書,2017年12月,申慶從共同實控人尹高斌處受讓股權,持有員工持股平台股權2.86%。2018年,申慶因個人原因離職並轉讓股權。

令人疑惑的是,凱運達的工商信息與招股書披露的不一樣,不知其是否存在代持股的現象。

無獨有偶,關聯方凱運達的相關數據披露出現矛盾後,第四版招股書中關於供應商兼外協廠商深圳市企晟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企晟精密”)的數據差異也讓人一頭霧水。

據第四版招股書,2020年1-9月,企晟精密為強瑞技術提供金屬加工件396.21萬元(不含外協採購金額),成為當期第三大供應商。

同時,企晟精密也是強瑞技術的外協廠商。根據招股書披露的強瑞技術向同為定製加工件供應商和外協廠商採購的信息來看(招股書第308頁),2020年1-9月,強瑞技術向企晟精密採購原材料410.47萬元,採購外協加工服務115.66萬元。兩處原材料的採購金額相差14.26萬元。

面對強瑞技術的信披連續出現的數據差異,中介機構身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是否盡職,應該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64 字。

轉載請註明: 強瑞技術申報材料質量遭問詢,但材料更新後仍前後矛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