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資金455億搶籌 A股“千億大票”重排座次

  5月27日,A股反彈行情繼續深入,滬指站上3600點。兩市“千億市值陣營”隨之擴容。機構指出,經過此前兩個多月估值消化,以大市值行業龍頭股為代表的核心資產分化態勢顯現,未來盈利增速的差異會導致核心資產進一步分化。

  北向資金搶籌

  5月27日,A股三大股指集體上漲,兩市成交額為939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Wind數據顯示,5月27日北向資金淨流入金額達146.27億元,5月25日-26日北向資金淨流入金額分別為217.23億元、91.03億元,3個交易日累計淨流入金額達454.53億元。

  在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燕翔看來,近期人民幣持續升值是外資大舉買入A股股票的主要原因。

  從歷史上看,雖然北向資金在某一階段風格會發生變化,但對於大市值行業龍頭股,即A股核心資產,北向資金總體是“買買買”。在近3日滬深港通前十大活躍股票中,北向資金對貴州茅台加倉金額最大,為40.88億元。此外,對招商銀行、中國平安、美的集團、五糧液、興業銀行等加倉金額均超10億元。

  燕翔認為,未來一個階段,人民幣匯率可能處在緩慢波動的升值區間中。穩定的匯率變化預期有利於穩定外資收益率預期,升值的匯率預期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外資加速流入。

  從這個角度看,A股核心資產後市有望繼續走強,但其內部已悄然拉開了分化的大幕。

  “千億陣營”生變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7日,總市值超過千億元的A股股票有149只,明顯高於去年末(2020年12月31日)的137只。從“千億市值陣營”內部看,變化同樣顯著。

  變化一:有新進入者,也有退出者。

  有20只股票為“千億市值陣營”的新進入者。總市值增幅最大的股票為科沃斯,去年12月31日總市值為499.41億元,最新總市值為1012.89億元;其次為沃森生物,總市值從595.16億元增加至1057.33億元。另外,貝泰妮、華利集團均為今年上市的股票。

  有10只股票退出“千億市值陣營”。較為典型的是上海機場、温氏股份、新希望。上海機場總市值從1457.94億元降至952.88億元。温氏股份總市值從1161.8億元降至909.49億元,新希望總市值從1009.15億元降至696.96億元。

  變化二:市值有增加的,也有下滑的。

  去年年末和當前仍保持在“千億市值陣營”的127只股票中,有70只股票總市值增加,招商銀行、貴州茅台總市值均增長逾3000億元;56只股票總市值“縮水”,中國平安降幅最大,超2500億元,美的集團、立訊精密、恆瑞醫藥市值下降規模均超過1000億元。

  上述數據變化正好印證了市場流行的一句話:沒有一成不變的核心資產。

  後市分化難免

  事實上,這兩年A股“千億市值陣營”加速擴容,正好契合“以大為美”策略的興盛。但今年春節後一段時間,部分大市值龍頭股股價跌幅在40%左右。經歷了“急跌-盤整”的核心資產,近期又開始回到投資者視野。這是否意味A股風格將再度轉向大市值龍頭股?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去年A股熱衷大市值龍頭股的大背景在於市場流動性充足。今年市場流動性不如去年,不會重走老路。

  由此表明,核心資產後市必然分化。目前市場主流觀點是:部分核心資產能夠依靠穩定的業績成長消化估值,中長期仍有不錯收益,但部分核心資產在業績證偽後,會遭遇“戴維斯雙殺”。國盛證券最新策略研究表示,未來盈利增速的差異將導致核心資產分化。

  “市場的頭部公司也會出現分化。A股核心資產在經過兩三年上漲之後,已經積累了較高的漲幅與相對較高的估值水平。”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劉晨明表示,在消化估值的過程中,估值與盈利匹配度相對較高的龍頭股更值得關注。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3 字。

轉載請註明: 北向資金455億搶籌 A股“千億大票”重排座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