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年內股價漲超2倍,華潤電力(00836)成雙控下的受益者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財經

過去,電力運營商一直被認為是低成長,高分紅的公共事業企業對待。但近期,綠電交易的啓動以及《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的提出,使得電力板塊成了香饃饃。

受到上述利好消息的影響,電力板塊個股近期集體暴動,華潤電力(00836)單週漲幅超16%,年內累計漲幅更是超2倍。

(行情圖來源:智通財經)

電力板塊集體大漲,主要在於此前新能源運營商苦於存量電站補貼拖欠,IRR只存在於紙面,實際現金流遠小於報表利潤,跟電網結算的電費還完貸款利息就所剩無幾,成為“差生意”而無人問津。平價上網後,再無補貼拖欠問題,現金流完備完整,清潔能源運營商迴歸業務本質,重新成為永續增長的“好生意”,並且雙控能耗超額問題可以通過增加清潔能源解決問題,綠電銷售可以產生溢價。此外,電力運營商不少企業還轉型佈局光伏和風電等項目,這些項目也能為公司創造收益,並且拔高估值,使得這類電力企業股價得到雙擊的效果。

綠電交易下,電力實現量價齊升

今年以來,在雙碳目標大背景下,國家和地方層面密集出台電力相關政策。不少地區對於高耗能企業實行了耗能指標考核,雲南、湖南等地陸續發佈限電限產相關規定,對相關企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不過根據近期國家的相關政策指出,購買綠色電力部分將不受耗能指標考核。

近期,國家發改委批覆《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工作方案》,提出綠色電力交易要全面反映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優先安排完全市場化綠色電力參與交易,如規模有限也可組織用户購買享有政府補貼和電網保障收購的綠色電力。

9月7日,方案批覆後的首批次綠色電力交易成交結果宣佈,共計17個省份259家市場主體參與,達成交易電量79.35億kWh,其中國家電網區域成交68.98億kWh、南方電網區域成交10.37億kWh。本輪參與綠色電力交易的用户除巴斯夫以外還有萬國數據、林德、陽光電源、殼牌中國、騰訊、富士康、科思創等公司。

在此之前,今年政策也逐步理清了發電側、用户側電價機制,形成合理反映電力供需和電力商品價值屬性的電價機制,為綠電價格提供了保障。

由於使用綠色電力部分不受耗能指標考核,綠電的需求快速放大,綠電價格也水漲船高。此前廣東組織的可再生能源直接交易的成交價差為+1.88毛/kWh。

綠電交易將優先受益新能源運營商。整體來看,高價格綠電交易可以改善現金流,還可以提高收益率。 

根據政策來看,不帶補貼的平價項目或補貼項目超出合理利用小時數的部分(即“完全市場化綠色電力”)成交電價與標杆電價之間的溢價部分將歸發電企業所有。補貼項目可自主選擇繼續等待補貼發放,或是通過參與綠電交易提前獲取溢價部分,從而改善補貼項目現金流表現,有助於新能源運營商的資金寬鬆,為後續項目開發助力。

從財務角度分析,根據節能風電(純風電)的數據來看,2021年1-6月,公司上網電價均價0.48元/kwh,相比於2020年中報的0.4578元/kwh有所提升,因此公司毛利率也從55.73%提升至60.8%。眾所周知,風電光伏水電一經建成,成本基本固定,所以多出來的電價全部都是利潤。此次綠電價格大漲也不斷增厚電企的利潤。

市場化電力價差減少,火電邊際改善明顯

2017年前後,各地陸續開展電力市場化交易,並且市場化交易比例也在提高。不過當時很多市場化電價都比標杆電價低很多,這也導致很多火電企業並沒有賺到錢。

而近期多地市場電價政策已出現邊際鬆動,蒙西、寧夏市場化交易電價分別於7月/8月放開基準上浮10%以內限制,9月上海宣佈取消市場電價“暫不上浮”規定,11家燃煤發電企業也於近日聯名請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上浮交易電價,全國範圍內整體呈現自西向東逐步放開市場電價基準上浮管制的趨勢。

政策鬆動後,在強大的需求面前,電力供需趨緊推動多地近月市場化電價同比上漲近10%。數據顯示,多省市場化交易電價已明顯上行,廣東9月市場電集中競價交易首現0價差(廣東燃煤標杆電價:453元/兆瓦時),江蘇9月市場電價同比上漲9.3%至389元/兆瓦時(江蘇燃煤標杆電價:391元/兆瓦時),雲南8月市場電價同比上漲9.4%至123元/兆瓦時。

市場化電價的提高也緩解了電企的成本壓力。據中金統計,主要上市發電企業1Q21火電虧損面20-30%,2Q21已上行至50%+,內蒙古、寧夏等地火電發電廠已陷入全線虧損狀態。煤價持續高位致使火電二季度虧損面進一步擴大,減弱火電企業發電意願。中金認為火電仍是重要的基荷電源並承擔有調峯任務,火電企業長期虧損不利於電力供應及新能源發電消納。電價政策端正逐漸向火電企業傾斜,或有助於火電企業儘快疏導成本壓力,提升盈利水平。

不僅如此,對於電力運營商而言,傳統能源業務現金流充沛的企業,還能進一步開發新能源項目。例如華能國際、中國核電、中廣核電力、大唐發電、國電電力等傳統電力運營商現金流相對充沛,經營性營運現金流超過100億元;長江電力、華能水電、國投電力等水電運營商現金流平均也在80億元左右。

在30-60碳減排、碳中和目標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的實施必然讓更多的排放大户產生出購買綠電和碳排放權的需求,為新能源企業創造了一個新的盈利增長點,而現金流充沛的電力企業積極發展新能源,也給自己創造新的業績增長點。

華潤電力轉型新能源漸入佳境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華潤電力是中國大型火力發電公司之一。早在2006年,公司便通過收購汕頭24MW丹南風電項目切入新能源運營領域。近年來,尤其“十三五”後期,公司將發展重心全面轉向新能源,2019年後資本開支中新能源佔比超過70%。經過兩年搶裝潮後,2020年底公司新能源併網權益裝機達到1419.8萬千瓦,運營權益裝機1095.8萬千瓦(部分年底投產尚未投入運營)。煤電裝機增速則大幅放緩,2020底煤電權益裝機規模為3212.7萬千瓦,“十三五”期間淨增加量僅約200萬千瓦,新能源裝機佔總裝機的比例已達到31.1%。

和我國絕大部分電力央企類似,公司新能源業務拓展率先從風電開始,近年來,華潤電力的風電裝機增速長期保持在20%以上。2020年由於搶裝潮,風電裝機高達54.9%,年底併網裝機達到1345.6萬千瓦,規模在A+H股上市公司中僅次於龍源電力,位居第二梯隊之首。光伏業務亦開始發力,2020年公司光伏裝機同比增長63.8%,年底累計規模達到74.2萬千瓦。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運營37座燃煤發電廠、3座燃氣發電廠,火電運營權益裝機容量為3212.7萬千瓦,佔比68.3%。公司發電廠的控股裝機容量達到5918.6萬千瓦,權益裝機容量達4706.3萬千瓦,較2020年底增長369.8萬千瓦,其中火電權益裝機容量為3212.7萬千瓦;風電權益裝機容量為1385.4萬千瓦,較2020年底增長345.7萬千瓦;光伏權益裝機容量為80.3萬千瓦,較2020年底增長24.1萬千瓦。

此外,公司也在加速新能源發展,“十四五”計劃新增風光40GW。目前公司運營119座風電場、25座光伏電站、2座水電站。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369.8萬千瓦,風電、光伏發電及水電運營權益裝機容量合共1493.6萬千瓦,佔總運營權益裝機容量約31.7%%;其中風電機組權益裝機容量為1385.4萬千瓦,佔可再生能源裝機比例最大,約為92.8%;光伏裝機容量為80.3萬千瓦,佔比5.4%;水電裝機容量為28萬千瓦,佔比較小。

在地理位置佈局方面,公司主要圍繞着“三個三角區,三條沿線”(京津唐、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京廣線、東部沿海線和國家特高壓輸電沿線地區)開展,同時還在甘肅、青海、西藏等風資源豐富地區積極佈局風電機組,充分利用地區資源優勢。從2020年數據來看,公司風電裝機超過100萬千瓦的省份分別為河南、山東、廣東和湖北,裝機容量分別為163.95萬千瓦、156.05萬千瓦、113.35萬千瓦和102.94萬千瓦。

得益於風電項目佈局的資源優勢,公司風電利用小時數大幅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領先行業。2018-2020年,公司利用小時數分別為2314小時、2201小時和2236小時,分別超過全國平均219、119、139小時。與同行相比,公司風電利用小時數連續多年高於風電龍頭企業龍源電力。

不僅如此,公司還進軍HJT領域。2021年8月13日,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重點項目中,公司12GW高效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及組件製造項目極具標誌性。該項目位於舟山高新技術產業園二期,總用地面積為800畝,總建築面積為56萬平方米,總投資規模高達110億元,主要用於建設24條500MW二代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生產裝備線和24條500MW電池組件封裝生產線等主體工程。

由此可見,華潤電力已經成功轉型至新能源領域,至規劃項目落地後,公司的業績也將得到顯著提升。儘管今年以來華潤電力股價漲幅巨大,但對於13pe的新能源企業而言,其估值仍較低。短期來看,由於前期股價漲幅較大,存在回調的風險,但中長期來看,華潤電力仍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