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王晉斌:RCEP的簽署有哪些意義?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財經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這標誌全球最大自貿區正式誕生,這是一個以亞洲經濟體為主的自貿區。在東盟10國的基礎上,加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五個國家,也稱10+5。印度由於對現有成員國的貿易上存在過大的逆差等問題而暫時沒有加入。

RCEP成員國的人口、經濟總量以及區域內貿易佔全球貿易量基本在30%左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貿區,對亞洲區域的經濟一體化意義重大。RCEP的簽署至少具有三重含義。

第一,RCEP的簽署進一步確定了基於區域化基礎上的全球化趨勢,這是新全球化。過去30多年我們看到了區域化貿易方式對全球化貿易方式的替代,各種區域性的貿易組織數量在最近十來年成長很快。主要原因有幾點:首先是多邊談判難度大。

與全球相比,區域相對來説彼此之間的條件差距小,核心利益關切的差距也相對小。其次是區域範圍內產業鏈的關聯性和利益格局相對清晰,在協議的靈活性方面能夠彼此較為充分地尊重對方,能談成的和不能談成的相對容易分開。最後是區域貿易協議更容易彼此監督,實施的成本相對低。

第二,RCEP的簽署意味着全球自貿區的勢力走向相對均衡。全球有三大增長極,北美、歐洲(EU28,目前還包括英國)和東亞。三大增長極的GDP佔全球的70%以上。北美有美墨加協議,歐洲有統一大市場,亞洲現在有RCEP。RCEP的簽署使得亞洲與北美洲以及歐洲之間的區域化勢力大體呈現出勢均力敵的格局,這決定了未來的全球化是相對勢均力敵的全球化。通過RCEP向世界表達區域內部共同的聲音,有助於全球化中區域利益的維護,也更有利於形成穩定的多邊貿易體制,能有力阻止甚至逆轉逆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下滑。

第三,RCEP簽署後,歐美市場的重要性不會降低。RCEP簽署使中國突破了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有效地擴展了外部市場。中國是RCEP中最大的經濟體,必將發揮最大的作用。

目前中國對RCEP區域的貿易是逆差,而且規模很大,2018年達到約1400億美元。因此,大規模的貿易逆差決定了中國在RCEP中就應該發揮較大的主導作用,這將進一步提高亞洲區域經濟體的貿易福利。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開放階段。更大的市場開放,在現有的全球生產和消費區域結構下,使中國對RCEP成員國的貿易逆差有擴大的可能性。中國的貿易順差主要來自歐美,從平衡貿易順逆差結構的角度來説,歐美市場對於中國經濟同樣是很重要的。因為在人民幣國際化尚未解決中國對外融資約束問題的時期,貿易順差對中國經濟是極其重要的,這是中國經濟向外發展的基礎。

當前國際形勢下,RCEP經過8年談判得以簽署,讓人們在陰霾中看到光明和希望,表明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是大道、正道,仍然代表着世界經濟和人類前進的正確方向。RCEP的簽署給中國經濟增長增添了新動能,為世界經濟的復甦注入了新力量。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