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閲讀
近期,多家國際機構預測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經濟將逐漸步入復甦軌道。專家認為,隨着多國新冠疫苗接種不斷普及,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加速推進,地區經濟復甦前景日趨明朗。
世界銀行發佈的最新一期《非洲脈動》報告預測,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2021年增速有望達到3.4%。報告分析稱,疫情控制得當、數字經濟不斷增長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恢復快於預期等因素,正助力地區國家經濟加速恢復。
多國經濟觸底反彈
鑑於疫情防控水平及經濟復甦戰略不同,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國經濟復甦進度有所差別,但復甦態勢明顯。
埃塞俄比亞是東非地區經濟復甦步伐較快的國家之一。埃塞俄比亞貿易和工業部近日發佈的報告估計,疫情和去年末以來北部地區的戰亂給國家經濟帶來一定損失,但經濟增長前景總體向好,預計未來3年的年均增長率將達10%。
作為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尼日利亞經濟逐步恢復增長。世界銀行預測該國今年經濟增速約為1.5%。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石油部門產值僅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87%,表明非石油行業的主導地位日益強化。尼日利亞出口促進委員會負責人表示,信息通信行業和農業產值的增長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石油產量下降造成的影響。未來10年,尼日利亞有望出口約300億美元的非石油產品,以應對國際石油市場波動對經濟的衝擊。
南非是非洲遭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去年經濟萎縮7%。政府去年10月以來相繼推出“經濟復甦計劃”“就業刺激計劃”等,近日再從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獲得10億美元貸款,力促經濟轉暖。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日前表示,南非將依託較好的數字基礎設施、大量年輕熟練的勞動力資源,不斷加快經濟轉型步伐。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盧睿德認為,新冠疫苗推廣普及將進一步推進地區消費、投資和貿易增長。東非商業理事會總裁彼得·馬圖基分析稱,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對本地區的經濟復甦至關重要。包括東非共同體在內的區域性組織應進一步協調政策,暢通成員國間貨物的運輸渠道,助力地區貿易恢復。
加速融入全球價值鏈
《非洲脈動》分析稱,未來12個月將是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發揮作用的關鍵時期,非洲經濟有望快速融入地區和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
4月8日,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秘書長梅內宣佈,正與非洲進出口銀行合作,開發一個泛非支付和結算平台。這一平台將以數字技術為依託,減輕此前非洲大陸以42種貨幣開展貿易結算的負擔。梅內強調,數字平台對提升貿易效率和降低成本作用明顯,有效利用數字技術將提升非洲大陸自貿區運營能力。
目前,加納農業部正通過多語種語音、文本、視頻以及空間地圖提供全面的農業建議和市場服務。在尼日利亞,移動電話被用來發放電子代金券以改變偏遠地區種子和肥料的分配。衞星信息服務正在改善馬裏和布基納法索牧民的牧羣管理。肯尼亞的食品公司正通過非洲最大電商平台“朱米亞”將農民與消費者直接聯繫起來。
南非貿易、工業和經濟發展部副部長菲基勒·馬約拉説:“數字技術對各國生產能力恢復、貿易和供應鏈建設至關重要,數字平台能有效構建非洲大陸自貿區運營網絡,降低因地理分佈所形成的貿易障礙。”
數據表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已有22%的企業開始或增加使用數字技術。塞內加爾經濟學家薩姆巴在分析數字技術對經濟復甦的貢獻時稱,非洲整體數字技術利用率及水平還很低,各國政府及企業界應加強數字人才培養,創造新的就業崗位,進一步通過數字平台融入全球產業鏈,釋放數字紅利,促進地區經濟復甦。
中非合作注入動力
分析認為,成功開展疫情防控仍是地區各國經濟復甦的重要前提。世界衞生組織非洲區域主任瑪奇迪索·穆蒂近日表示,非洲地區疫苗接種工作取得進展,但許多國家仍然處在起跑線上,疫苗分配不均可能危及地區抗擊疫情的努力。
中國一直積極對非提供醫療及疫苗援助,目前已向非洲提供近120批緊急抗疫物資,向15個國家分別派出抗疫醫療專家組,已經並將向35個非洲國家及非盟委員會提供疫苗。
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執行秘書薇拉·松圭感謝中國政府為支持非洲各國及聯合國駐非機構抗擊疫情提供持續援助。她表示,中國政府採取正確、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了國內疫情,實現經濟復甦,為非洲國家樹立了榜樣。
中方持續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減輕債務負擔,將極大幫助地區國家集中更多資源應對疫情。肯尼亞國際關係學者丹尼斯·穆訥日前撰文説,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經濟復甦需要各方面因素形成合力,疫情防控成效、債務減免力度、經濟結構轉型及全球供應鏈恢復進度等,都將起到重要作用。
作為非洲最大貿易伙伴,中國不斷加強對非援助和經貿合作,給地區經濟加速恢復帶來巨大機遇。專家分析,中國已連續11年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對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逾20%。未來雙方合作應着眼於創新商業模式,以適應電子商務、網絡安全等新產業的發展需求。
專家指出,中國和非盟共同制定的中非基礎設施合作計劃的實施將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後疫情時期可持續經濟增長的指引。
(本報約翰內斯堡4月26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27日 17 版)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