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觀中國 | 同時面臨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競爭壓力,中國仍牢牢佔據全球產業鏈核心

由 端木泰華 發佈於 財經

 

 

 

 

導讀

由於中美貿易與地緣政治衝突,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與價值鏈中的地位受到衝擊,未來中國對外經濟關係將出現新變化和新挑戰。但中國仍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正在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在世界貿易體系和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難以取代。

 

全球化推動了世界經濟的快速增長,西方國家,特別是西方跨國資本是首要受益者,而中國憑藉人口與經濟規模優勢,也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過去40年,中國主動融入經濟全球化,GDP年均增長率約為9.5%。

 

中國憑藉勞動力優勢深度融入全球化,成為亞太地區的核心。但是,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與它的總量並不匹配。例如,中國的電機和光學設備出口屬於終端或中等技術產業,但在整個國際生產鏈中,中國的分工是組裝,附加值較低。中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學習了很多技術管理經驗,也分享了國際市場,但最主要的好處還是解決了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由於中美貿易與地緣政治衝突,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與價值鏈中的地位受到衝擊,但是中國仍處在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這將極大加強中國在世界貿易體系中的核心地位,深刻重塑全球供應鏈,特別是亞太地區供應鏈。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對外經濟關係面臨諸多新挑戰:

 

一是資本與勞動的矛盾。40年來美國的平均國民收入持續增長,但頂端1%羣體的收入在整個國民經濟裏的佔比也在增長,而底層50%羣體的收入佔比則一直在下降,導致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中國也存在類似現象,中國現在非常關注收入不均的問題,以緩解全球化以及改革開放後出現的資本與勞動的對立。

 

二是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產業工人羣體之間的矛盾。由於經濟全球化,西方跨國資本在世界範圍內能夠比較自由地流動,主要是從發達國家流到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東南亞等新興國家和地區。發達國家的產業外移,或者説其產品或服務外包,導致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工人處於一個競爭的全球勞動力市場中。

 

三是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爭奪美國等西方國家消費市場。印度、墨西哥、東南亞國家等發展中國家日趨成為中國在世界市場,特別是西方消費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其主要原因是,這些國家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正在承接產業轉移,包括來自中國的中低端產業。

 

四是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爭奪世界市場。雖然中國的整體技術水平明顯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但是中國已經有能力在部分領域與西方發達國家形成競爭。例如,中日兩國在東南亞的基建領域,特別是高鐵方面的競爭已趨於白熱化。

 

五是中美之間的經貿摩擦以及中美地緣政治衝突。過去4年,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加徵關税,導致美國由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變成如今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對雙方利益均造成一定損害。特朗普政府限制中國企業在美投資(包括併購),特別是高科技領域的投資,還鼓勵外資移出中國,給中國的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造成一定壓力。

 

展望中國對外經濟關係的未來,有兩個基本判斷:

 

第一,西方跨國資本不會放棄中國市場。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葛國瑞 (Gregory Gilligan) 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美國商會旗下近1000家美資企業中有70%的受訪企業毫無遷出中國市場的計劃,商業依舊是美中關係的壓艙石。此外,根據《中國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2020》,只有11%的受訪歐盟企業考慮外遷或者改變投資計劃,創十年新低。可見,大部分歐美企業依然希望留在中國。

 

再如,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巨大的半導體市場支撐着美國等西方國家半導體先進技術的研發。然而,隨着美國對中國芯片等方面的一系列制裁,其他國家從美國手裏搶佔了相當一部分中國半導體市場,比如德國的芯片巨頭英飛凌 (Infineon)。根據美國商會近日發佈的《理解美中脱鈎》報告,中美脱鈎將導致美國半導體行業損失830億美元收入和12.4萬個工作崗位。

 

此外,華爾街金融資本也要求中國開放金融市場並在中國大舉投資。2020年8月,美國貝萊德 (Black Rock) 首獲外資獨資公募牌照;同月,先鋒集團 (Vanguard) 將亞洲總部搬到上海;12月,高盛 (Goldman Sachs) 全資收購高盛高華,成為首家擁有在華業務全部所有權的外資銀行。

 

第二,中國作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核心的地位難以被替代。

 

中國之所以能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核心之一,是由它的市場容量、人力資本、要素成本、產業體系、基礎設施、營商環境等綜合因素決定的。特別是,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而這一優勢是越南等其他亞洲國家難以擁有的。

 

2020年,在疫情對世界經濟形成巨大沖擊的背景下,中國率先恢復生產,外貿增長率也高居全球首位,大大推動了經濟增長率。更重要的是,中國去年談妥了兩項重要協議,一個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RCEP),覆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東盟十國,旨在建立一個覆蓋23億人口的亞太統一市場。事實上,中國與東盟早在2009年就已簽署自由貿易協議,東盟在2020年也躍升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二項協議是《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中國與歐盟人口總數超18億,該協議將使中國與歐盟的經濟聯繫更為緊密。這兩份協議表明,中國已經不可逆轉地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責編 | 劉夏

編輯 | 張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