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通過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我們發現科創板與創業板具有相近的定位,在成立初期也走出了相對類似的行情;而得益於其更加多元化的交易制度、硬科技含量更高的產業分佈、更高研發投入帶來的技術創新以及相對於創業板更好的業績成長性,科創板未來有望走出比創業板同期更好的行情。

2022年下半年,隨着海外擾動因素影響逐步弱化,市場風險偏好緩步提升,科創板或將從本輪反彈先鋒化身為A股行情的先驅者,建議投資者關注科創板中業績確定性相對較強的優質標的投資機會(後附科創板部分成長性較強公司梳理)。

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制度:科創板上市門檻相對較低,交易制度更具優勢。從上市財務標準來看,科創板相較於創業板門檻相對更低。科創板按照預計市值規模提供了更為詳細的上市標準,財務指標更為細化,也給予了擬上市科創板企業更多選擇。交易制度方面,科創板交易規則與改革後的創業板基本一致,日漲跌幅限制同為20%,但投資者適當性要求方面科創板要求更高。另外為了提高科創板流動性,更好地發揮科創板價值發現功能,監管層為科創板引入做市商制度。

首發:科創板發行市盈率較低,開市表現更好。2019年7月首批25只科創板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無論是從平均值還是中位數,無論是從首日收盤價漲幅、最高漲幅還是開盤漲幅來看,科創板首批股票的漲幅均高於創業板首批股票首日表現。主要原因在於科創板發行市盈率低於當時的創業板,且科創板發行時市場整體估值較高,疊加資金相對充裕等因素,所以科創板的整體漲幅高於創業板首批漲幅。

走勢:創業板設立第三年到達低點,科創板走勢趨同。回顧創業板指走勢,在開市後第三年,也就是2012年底,到達歷史最低點585.44,並在之後三年內迎來了接近十倍的反彈,指數最高觸及4000點以上。我們發現科創50與創業板指在板塊開市前三年走勢有一定相似性,同樣是在開市第一年表現較好,進入第二年後開始持續調整,目前觸及低點。

行業:科創板硬科技含量更高,不乏科技細分領域龍頭公司。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科創板和創業板均以醫藥、電子和計算機等科技創新型行業為主,但我們看到科創板中,醫藥、電子和機械設備三個硬科技行業佔比較創業板更高,以上三個行業科創板公司佔整體比重超過50%。而創業板中行業分佈最多的是計算機和機械設備,這與2009-2012年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互聯網+”概念的提出有較大關係。科創板具備眾多科技細分領域龍頭公司,以科創板市值前十大公司來看,就包括半導體細分領域龍頭中芯國際和生物醫藥子領域龍頭公司百濟神州等。

盈利:科創板高研發投入促進創新,帶來業績高增長。科創板整體業績成長性更強。創業板開市後前四年的淨利潤增速逐年下滑,而科創板則體現出更強的業績韌性,開市後業績增速逐年增長,即便在受到疫情影響A股整體業績增速下滑的2020年,科創板仍然迎來逆勢增長。科創板較強的業績成長性受益於其高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帶來業績高速增長。從科創板和創業板開市前三年研發投入強度對比來看,科創板研發強度均高於創業板,這也帶來了市場對於科創板未來業績較高的預期。

估值:科創板估值處於低位。回顧創業板估值走勢,在開市後第三年達到低點,之後迎來上行。科創50指數在4月27日到達853.21的低點後迎來持續反彈,但估值仍處於低位。截止6月14日收盤,科創50市盈率TTM為44x倍,處於上市以來估值11%分位點。

風險提示:業績增長低於預期、政策推進不及預期、外圍環境超預期走弱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2022 年以來, A 股市場受到外圍擾動和疫情反覆等不利因素影響,主要指數一季度持續下行。進入 4 月下旬,在主要會議確立政策底和疫情防控好轉帶動之下,市場迎來快速反彈,其中科創50指數表現最為亮眼,自427日低點反彈上漲超過23%,位居所有大盤指數區間漲幅之首。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科創板從設立之初就備受市場關注,作為資本市場“試驗田”收穫了多維度創新成果,截止 2022 年 6 月 14 日,科創板上市企業428家,總市值超過5.5萬億,首發募集資金超過0.6萬億。市場包容性明顯增強,資源配置效率顯著提升,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短板逐漸補齊。

從板塊定位來看, A 股中創業板的定位是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與科創板具有一定可比性。市場表現方面,創業板指是在創業板成立的第三年也就是 2012 年觸及最低點 585.44 ,之後迎來了一波接近十倍的創業板牛市,而前期科創 50 指數也觸及科創板設立以來的新低 853.21 。總體來看,2022年的科創板和2012年的創業板有諸多相似之處,我們將從以下六個維度進行對比。

一、制度:科創板上市門檻相對較低,交易制度更具優勢

從上市財務標準來看,科創板相較於創業板門檻相對更低。科創板按照預計市值規模提供了更為詳細的上市標準,財務指標更為細化,也給予了擬上市科創板企業更多選擇。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交易制度方面,科創板交易規則與改革後的創業板基本一致,日漲跌幅限制同為20%,但投資者適當性要求方面科創板要求更高,科創板要求投資者申請權限開通前 20 個交易日證券賬户及資金賬户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人民幣 50 萬元(不包括該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而創業板資產規模要求僅為 10 萬元。

這也造成了科創板整體流動性低於創業板的現象發生,為了提高科創板流動性,更好地發揮科創板價值發現功能,監管層為科創板引入做市商制度。做市商制度可以在交易信心不足時,通過做市商充當證券買賣的雙向報價人,保證證券交易的正常進行。參考之前新三板市場實施做市商制度後,交投熱度和市場指數大幅提升,科創板引入做市商後有望帶來市場熱度進一步提升,更好的助力硬科技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二、首發:科創板發行市盈率較低,開市表現更好

2019 年 7 月 22 日,首批 25 只科創板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科創板首批股票開盤價漲幅平均值為 140.95% ,中位數為 128.36% ;最高漲幅平均值為 218.78% ,中位數為 176.86% ;收盤漲幅平均數為 139.55% ,中位數為 109.90% 。

從盈利的角度來看,首批科創板企業的整體盈利水平強於創業板。科創板首批 25 家企業 2018 年淨利潤中位數為 1.23 億元,較 2017 年增速為 91.1% 。首批創業板上市企業的 2008 年淨利潤中位數為 0.34 億元,較 2007 年增速為 36.6% 。

創業板首批上市股票開盤價普遍約為首發價格的 1.5 — 2 倍左右,平均倍數為 1.76 倍。而科創板的開盤價相比於創業板首批股票整體水平較高,開盤價平均為首發價格的 2.4 倍,其中瀾起科技、中微公司、安集科技的開盤價格甚至高至首發價格的 4 倍左右。

盤中走勢方面,我們統計發現,科創板和創業板首批股票多在上市首日的 11:00 — 14:00 即中午時分達到當日最高價。從收盤價來看,科創板股票首日平均漲幅為 139.55% ,高於創業板首批股票首日收盤價相比於首發價格的平均漲幅 106.23% 。

無論是從平均值還是中位數,無論是從首日收盤價漲幅、最高漲幅還是開盤漲幅來看,科創板首批股票的漲幅均高於創業板首批股票首日表現。主要原因在於科創板發行市盈率低於當時的創業板,且科創板發行時市場整體估值較高,疊加資金相對充裕等因素,所以科創板的整體漲幅高於創業板首批漲幅。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三、走勢:創業板設立第三年觸及低點,科創板走勢趨同

回顧創業板指走勢,在開市後第三年,也就是 2012 年底,到達歷史最低點 585.44 ,並在之後三年內迎來了接近十倍的反彈,指數最高觸及 4000 點以上。

由於創業板指是在創業板開市 7 個月後面世,我們同樣取科創板開市 7 個月後的科創 50 指數,採取 1000 點作為基點,與創業板指進行對比。

我們發現科創 50 與創業板指在板塊開市前三年走勢有一定相似性,同樣是在開市第一年表現較好,進入第二年後開始持續調整,創業板指大概在第三年迎來低點。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四、行業:科創板硬科技含量更高,具備眾多科技細分領域龍頭公司

科創板開市即將滿三週年,我們將當前科創板行業分佈與創業板開市三週年時作對比。

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科創板和創業板均以醫藥、電子和計算機等科技創新型行業為主,但我們看到科創板中,醫藥、電子和機械設備三個硬科技行業佔比較創業板更高,以上三個行業科創板公司佔整體比重超過 50% 。而創業板中行業分佈最多的是計算機和機械設備,這與 2009-2012 年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互聯網 + ”概念的提出有較大關係。

同時我們也看到創業板中部分行業在科創板中出現較少甚至沒有出現,這與兩個板塊定位和當時政策有較大關係。創業板定位是“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所以我們看到農林牧漁和建築材料等傳統行業在創業板出現,而科創板則相對較少。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從申萬二級行業來看,這一現象更加明顯。科創板公司申萬二級行業以半導體、醫療器械、軟件開發為主,而創業板公司以通用設備和 IT 服務等“互聯網 + ”概念相關行業為主。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總體而言,科創板公司中硬科技公司佔比更高。從科創板主題行業分佈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材料產業四個行業公司佔比居前,合計佔比超過 80% 。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科創板作為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重要板塊,具備眾多科技細分領域龍頭公司,以科創板市值前十大公司來看,就包括半導體細分領域龍頭中芯國際和生物醫藥子領域龍頭公司百濟神州等。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五、盈利:科創板高研發投入促進創新,帶來業績高增長

業績成長性方面,科創板整體業績成長性更強。創業板開市後前四年的淨利潤增速逐年下滑,分別為 48.19% 、 29.3% 、 11.8% 、 -8.64% ,一直到第五年才有所好轉,回升到 10.08% 。科創板則體現出更強的業績韌性,開市後業績增速逐年增長,即便在受到疫情影響 A 股整體業績增速下滑的 2020 年,科創板仍然迎來逆勢增長,當年科創板利潤增速達到 57.75% ,較 2019 年增速提升超過 30 個百分點。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科創板較強的業績成長性受益於其高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帶來業績高速增長。從科創板和創業板開市前三年研發投入強度對比來看,科創板研發強度均高於創業板,這也帶來了市場對於科創板未來業績較高的預期。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從 2020 年以來各板塊業績增速對比來看,科創板除了 2020 年中淨利潤增速略低於創業板以外,其餘時間均遠高於逐步和創業板,體現出更高的業績成長性。 2022 年一季度,在主板和創業板淨利潤增速分別低至 3.65% 和 -14.73% 的情況下,科創板整體業績仍然取得了接近 50% 的高速增長。同時根據萬得一致預期,科創板在2022-2023年淨利潤增速將維持在30%以上,具備較強的成長預期。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六、估值:科創板估值處於相對低位

回顧創業板估值走勢,在開市後第三年達到低點,之後迎來上行。科創 50 指數在 4 月 27 日到達 853.21 的低點後迎來持續反彈,但估值仍處於低位。截止614日,科創50市盈率TTM44x倍,處於上市以來估值11%分位點。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七、科創行情有望持續,優先關注業績確定性

通過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我們得到以下結論。一是制度方面,科創板上市門檻相對較低,引入做市商制度後有望進一步提升流動性。二是首發表現方面,科創板由於發行市盈率較低,開市表現相對更好。三是行情走勢方面,創業板在設立第三年觸及低點,而科創板目前也走出了類似的行情。四是產業分佈方面,科創板硬科技含量更高,具備眾多科技細分領域龍頭公司。五是企業盈利方面,科創板高研發投入促進創新,帶來業績高速增長。六是板塊估值方面,科創板和創業板都在開市第三年到達估值低點,目前科創板市盈率估值處於 11% 分位點,投資性價比較高。

總體來看,科創板與創業板具有類似的定位和相近的企業規模,在成立初期也走出了相對接近的行情。而科創板得益於其更加多元化的交易制度、硬科技含量更高的行業分佈、更高研發投入帶來的技術創新以及相對於創業板更好的業績成長性,未來有望走出比創業板同期更好的行情。

2022年下半年,隨着海外擾動因素影響逐步弱化,市場風險偏好緩步提升,科創板或將從本輪反彈先鋒化身為A股行情的先驅者,建議投資者關注科創板中業績確定性相對較強的優質標的投資機會。

八、科創板部分成長性較強公司梳理

我們選取市值 200 億以上,估值相對較低, 2022 和 2023 年淨利潤增速(一致預期)均超過 20% 的科創板企業, 一共 25 家,從科創板主題行業分佈來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 電子核心產業和高端裝備製造產業 - 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為主,這也是未來先進製造的主要方向。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九、風險提示

業績增長低於預期、政策推進不及預期、外圍環境超預期走弱

本文源自金融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291 字。

轉載請註明: 粵開策略:六維度對比科創板2022與創業板2012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