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事件這隻黑天鵝飛來,讓各行各業都損失慘重,其中餐飲業、電影業、旅遊業等行業更是慘不忍睹。
關門大吉、虧損頻現成為餐飲行業上半年的主旋律,就連火鍋老大海底撈(06862)都撈出一碗虧損泡沫——預計今年上半年虧損超9億元;而電影業更是一片哀嚎,拖到7月20日才復工,11家企業業績裏面虧了9家,行業老大哥萬達電影也一馬當先地虧損16億元。
當然,也有小部分行業獲得意想不到的發展機遇,比如在線教育、線上遊戲以及便捷食品等細分領域,這些行業在公共衞生事件期間,均獲得肉眼可見的增長。
就拿食品這一塊來説,公共衞生事件期間,方便麪、速凍水餃、手抓餅、肉罐頭這些食品是大眾囤貨的必備清單。而基於這一刺激,便捷食品相關企業上半年業績呈爆發之勢:三全食品預計上半年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390%-420%,而海欣食品則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470.23%-612.79%。
可以説,上述這些業績增長的行業皆是與“宅經濟”有關的領域。不過,雖然我們注意到了吃喝玩樂概念股的增長,唯獨還落下了與“住”相關的概念股。
沒錯,就是這些小到管我們的“吃喝拉撒”,大到親自發文手撕“豐巢提價”的物業股。
要知道,當我們都宅居在家的時候,物業管理公司仍在日以繼夜地工作,業績的增長之勢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物業股的上半年一個比一個猛
據智通財經APP觀察到,在已披露的11家港股物業股業績預告中,11家企業都錄得了業績盈喜。其中,9家企業上半年淨利潤預計增長50%以上,3家企業上半年淨利潤預計增長90%以上,1家企業淨利潤預計增長140%。
首先,來看看這家增長高達140%的企業——鑫苑服務(01895),經歷過公共衞生事件的衝擊還能錄得如此增幅,簡直是“物業股之光”了。
該公司發佈業績預告表示,公司預期將於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較2019年同期錄得股權持有人應占綜合純利大幅增加不少於140%。增長原因可歸因於集團在管總建築面積增加;集團來自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的收入增長;因集團整體營運效率改善,集團毛利率較2019年同期上升;及於2019年同期確認所產生一次性上市開支金額約人民幣1400萬元。
另外值得一説的,便是濱江服務(03316)和正榮服務(06958)了,它們上半年的淨利潤增長均露出了迅猛的增長勢頭。其中,濱江服發盈喜,料截至6月30日止中期純利按年增長超過90%,至約9249萬元人民幣。而正榮服務也發佈正面盈利預告表示,預計2020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90%。
除了增長幅度一樣,它倆的增長原因也幾乎如出一轍:一是因為在管物業總建築面積增加,二是非業主增值服務及社區增值服務的收益增加。
此外,不久前,時代鄰里(09928)也發佈公告稱,得益於物業管理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的提升以及毛利率的增加,其在2020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同比增長不低於70%。
從時代鄰里70%的增長,到鑫苑服務140%的增長,物業股的上半年,可謂是一個比一個猛。
不過,這不僅僅是業績的增長,物業股的股價股價也早已聞風而動了。
年初至今,在32只港股物業股中,僅9家概念股股價呈現了下滑的趨勢,其餘皆是上漲的勢頭。其中,有10家物業股的股價漲幅超過80%,有8家股價漲幅超過100%,2家股價漲幅超過200%。
就拿鑫苑服務來説,其不單單是業績增長迅猛,就連股價漲勢也毫不遜色——年初至今,股價累漲超188%。截至8月5日收盤,其股價大漲18.62%至3.95港元,最新總市值為21.71億元。
而再來看物業行業龍頭——碧桂園服務(06098),股價同樣漲勢喜人:年初至今,股價累漲超85%.截至截至8月5日收盤,其股價微漲0.73%至48.35港元,總市值為1334.16億港元。
值得一説的是,股價大幅累漲的同時,不少大行機構也對碧桂園服務增長前景頗為看好,發佈了“買入”的評級。其中,野村發表報告表示,基於新收購樓宇電梯海報媒體--城市縱橫的利好以及及其自身增值服務業務的增長前景,上調碧桂園服務2020年至2022年盈利預測2%至7%,目標價相應由46.45元上調至54元,維持“買入”評級。
顯然,對於物業股來説,這無疑是一次令行業興奮的“戴維斯雙擊”。
突發事件催化+萬億空間=星辰大海?
這場公共衞生事件可以説是一劑催化劑,助攻了物業行業的發展。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我國現代意義上的物業管理行業實際誕生於改革開放後。1981年3月,國內第一家物業管理公司——深圳物業成立,標誌着我國物業管理業正式誕生。經過近40年的發展,我國的物業管理行業形成了比較明顯的中國特色。如下:
一是,約76%的物業管理企業,具有地產開發商背景;
二是,國內物業管理公司90%的收入,都源於基礎服務;
三是,附加價值低,導致利潤水平偏低。
從這些特色來看,意味着當下的物業管理行業表面是“高大上”,實則是“矮窮矬”。
目前國內大多數物管企業的主營業務還停留在物業管理價值鏈的低端,屬於勞動密集型服務,這也意味着其盈利能力實在是有待提高——參考中指數據,2018年物業百強企業平均淨利潤率僅為8.2%,行業的整體淨利潤仍然處於較低水平。
不得不説的是,自2020年初公共衞生事件的席捲後,外界便漸漸改變了心中對物業管理行業“矮窮矬”的印象,後公共衞生事件時代,這一行業的價值正在從多方面凸顯。
一方面,物管服務的行業地位和市場認可不斷提升。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公共衞生事件發生後,物管板塊由於內需屬性和必選消費類型,受公共衞生事件影響較小,同時在公共衞生事件防控中,物業企業積極作為,在較大程度上減輕了基層政府的壓力,業主信任加深,業主增值服務滲透率也進一步提升,從而極大地提升了物管服務的行業地位和市場認可。
另一方面,物管服務行業不僅打開了板塊估值的天花板。
2020年3月20日起,物業行業逐步走出反彈行情。從個股漲跌幅來看,個股呈現普漲態勢。截止2020年6月8日漲跌幅前列:銀城生活服務(137%)、藍光嘉寶服務(98%)、鑫苑服務(87%)、時代鄰里(83%)、永升生活服務(80%)。
另外,這一階段,隨着公共衞生事件影響逐步消退,物業上市潮重新提速。2020年7月,正榮服務掛牌上市,獲得超額認購102倍,受到市場追捧;5月,建業新生活成功上市,第一服務、卓越商企提交招股書。
尤值得一提的是,公共衞生事件期間,借用科技創新這一理念,物業管理行業在社區服務的管理上也變得更加得心應手了。
例如,碧桂園服務通過智能設施設備降低人員基礎,整體上線社區公共衞生事件上報系統;通過智能監控雲平台應用場景,實現人臉識別進小區;智能識別與統計每日車行情況、智能呼喚電梯避免公共接觸等;而藍光嘉寶服務則通過ECM系統的實時監控,減少物業工程板塊員工對線下設備運行情況的巡檢頻次,保障業主正常生活。
這些舉動意味着,科技賦能的情況下,物業管理行業進一步打開汽車服務、家居服務、社區服務等增值服務業務的想象空間。
當然,如果説公共衞生事件是助攻物業行業發展的催化劑,那也得需要這一行業本身就了具備肥沃的發展土壤。
據智通財經APP觀察,近年來,物管行業政策逐步由規範型向鼓勵型轉變,發展迅猛:截至2018年底,全國物管面積達211億平米。短期看,隨着上游地產竣工拐點性回升,過去兩年積累的待竣工面積有望釋放,未來1-2年物管行業將迎來一輪快速增長。
而從長期來看,受益於城鎮化率、人口增長、人均居住面積等因素的驅動,行業有望維持增量發展,預計截至2030年,管理面積將達到326億平,收入規模超2萬億。
基於上可見,公共衞生事件的催化疊加萬億規模的雙輪效應,使得物業行業自然而言打開了行業的想象空間,未來星辰大海似乎也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