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驚爆虧損,剛兑時代結束

銀行理財保本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向來以穩健、保本著稱的銀行理財也有了虧損的風險,這是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情景。

據南方週末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已有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建設銀行等旗下二十餘隻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告負。

這些虧損的理財產品絕大部分都是固定收益類產品,固收類產品通常指銀行存款、債券、貨幣基金等,相較股市這類權益性產品,其收益和風險都不高。

上述淨值告負的理財大部分就投向了債市。2020年5月開始,債市大跌,導致各類投向債券的金融類產品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但過去債市下跌時,銀行理財為何沒出現虧損?

2018年資管新規發佈後,銀行理財剛性兑付被打破,淨值化管理要求銀行能夠及時反映資產的收益和風險。剛性兑付表面上讓投資人得到了安心,卻將風險積累在銀行內部。

此外,宏觀經濟增速換擋,高增長又穩健的底層資產也不及過去豐富。

據財匯金融大數據顯示,自2018年6月以來,銀行理財的平均預期收益一路下滑,目前在3.7%左右,已是歷史新低。

總之,銀行理財保本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受債市牽連

“我就是不明白,中低風險的銀行理財怎麼也虧錢了?”來自廣東的投資者沈遇十分不解。

2020年5月,沈遇通過銀行App買了一款名為“98天成長2號”的理財產品,產品介紹顯示,這是一款固定收益類的開放淨值型產品。然而自購入後,該產品幾乎每天都顯示為虧損。

沈遇説,自己購買這款產品唯一的理由就是“安全”,“標註的是中低風險產品,我以為至少可以保本,但現在每天虧損本金,銀行也不給贖回”。

和沈遇遭遇類似情形的投資者不在少數,理財產品出現虧損的銀行也不止一家。

比如招行名為“代銷季季開1號”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於2020年4月17日成立,100元起購,100%主投固收類資產,其近1月的年化收益一度降至-4.42%。純債類投資品本金虧損已屬罕見,更不用提只用了兩個月。

上述兩款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均為R2。銀行根據風險水平,將理財產品劃分為R1—R5這5個等級,其中R1風險等級最低,R5最高。R2相當於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意味着預期收益不高,但投資風險較低。

“如果説在產品出售頁面如實標明是高風險產品,那虧損了我心甘情願。但中低風險理財每日虧損還不能贖回止損,這是為什麼?”沈遇質問。

目前,沈遇的銀行理財尚未到期,並不能得出虧損的結論。當前顯示為虧損,是因為固收理財受債市下跌影響。

債券利率與債券收益的走勢往往相反。年初受疫情衝擊影響,經濟預期較低,4月下旬,全球央行都開始釋放流動性穩定經濟,在降息降準的推動下,社會融資成本降低,債券利率下跌,相應地收益率一度攀升。

然而從5月起,疫情得到控制後復工復產,經濟基本面企穩,貨幣政策也開始收緊。6月起,央行推出了一系列寬信用政策,但不同於以往放水金融機構,此次增量的社融額度都直接面向企業進行貸款。

一位券商固收交易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業內普遍認為,這標誌着信用最寬鬆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直接引發投資者大幅回撤,導致債券價格再度大跌。

對於淨值浮虧,招銀理財方面給出的解釋是,短期的產品淨值下跌是債券市場調整引發的價格波動,待市場情緒企穩,產品淨值也會重回穩健。多數債券持有到期,最終的收益率會向利息收益靠攏,不會出現淨虧損。“我們仍需要關注產品長期業績,正確看待短期淨值波動,無需為短期波動而擔心。”

估值辦法改變

債市暴跌只是導火索,2018年資管新規發佈後,銀行理財估值方法發生了改變,這也使得虧損完全暴露在投資者眼前。

根據資管新規的規定,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淨值化管理。淨值化管理能夠及時反映資產的收益和風險,以往銀行的理財產品多數採取預期收益的形式,有一些會有籠統的投資範圍,但投資者無從瞭解自己購買的理財究竟投資了什麼,更不會知道該產品在公開市場上的價格。

“之前監管就有要求,要求每家銀行在2019年底前必須發出一隻淨值型的理財產品。”就任某大型城商行金融市場部的李瑞對南方週末記者説。

向開放淨值型產品轉型,第一步就是採用公允價格進行估價,並每天向投資者公佈淨值。在一些開放型產品裏,淨值型產品還必須告訴投資者產品投向哪些領域,甚至列出前十大、前十五大的投向。

這本質上是為了從根本上打破剛性兑付,讓投資者在明晰風險、收益的基礎上,自行承擔一切後果。

淨值化也直接影響了投資者的“觀感”。此前銀行理財產品對於債券投資大多采用攤餘成本法進行估值,即銀行理財對成本、未來的價格進行預估後,在兩點間畫上一條直線,或者是一條平滑向上的曲線。這使得產品淨值看起來不受市價波動影響,慢慢爬坡,也向投資者釋放了產品穩健的信號。

即便過程中資產價格巨幅波動,理財產品也可以按資金池模式運作,用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填補窟窿,只要銀行不斷地售賣理財產品,這個“遊戲”就能玩到底。

“以前的理財都是預期收益率,並不披露淨值波動。但不披露,不代表沒有波動。”李瑞説,債市是從高位跌落,淨值大幅下挫的感覺會更加明顯。

比如招行的“季季開1號”產品,年化收益一度為-4.5%,但這隻產品在近一個月內實際下跌只有-0.34%,-4.5%是近一個月跌幅乘以12個月得出來的數字。

此時,產品的淨值類似於股票價格,淨值能夠真實反映產品的市價,卻不是理財產品的到期最終收益。換言之,如果債市不出現長期性的大幅下跌,即便暫時跌破淨值,也並不一定會導致到期後的本金虧損。

在李瑞看來,與其説是投資者購買了收益差的產品,不如説是不幸地在債券點位較高時候選擇了入場,緊接着就迎來一輪大幅的調整。

“極端行情下的收益曲線一定是倒U字形的,如果投資者恰好在這個時候買進,很大可能會產生虧損。但並不意味着產品本身存在問題,如果拉長看半年期或一年期,收益整體仍然是向上的。”李瑞説。

同樣投向債券市場的基金類產品經歷了更慘痛的暴跌。根據天天基金網數據,多隻債券型基金淨值在6月初出現大幅回落,超100只債基一天內淨值就跌超0.5%,過去,大部分債基的年化收益只有4%左右。

打破剛兑

資管新規過渡期即將結束,2021年開始全面實施,這意味着國內銀行理財剛兑時代一去不復返,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行甚至本金虧損將是市場常態。

剛性兑付時代,銀行理財的本質其實是影子銀行。

2004年2月,光大銀行上海分行發行了內地第一隻理財產品,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破冰。但和基金公司運營的資產管理業務不同,銀行理財一開始就用了“預期收益”這一做法,給到客户相對明確的一個收益率,並且為此做了隱性擔保。

曾任某城商行高管的謝春向南方週末記者回憶,這並非銀行為了和其他資管機構競爭而採取的非常手段,而是為了“超額留存”。超額留存是指將固定的收益給客户,其餘的收益全變為銀行的管理費,而不是像基金公司那樣拿管理費抽成。

這一運作方式直接給後來的剛兑埋下伏筆。

之後的非標業務流行起來,銀行可以直接通過信託通道向企業發放貸款,具體就是向信託公司購買信託計劃,來變相達到放貸目的。然而願意走信託渠道而非銀行體系融資的企業和項目,風險往往較大,銀行則通過非標變相規避了貸款的風控審核。

2013年,非標已然成為影子銀行的主要組成部分。同年3月,銀監會頒佈《中國銀監會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理財資金投向非標資產,不得超過理財總額的35%,以及銀行總資產的4%。

2014年後宏觀經濟政策再度寬鬆,理財資金也大舉進入A股。隔年6月股災發生,但關於配資從何而來、入市的資金有多少的爭論至今沒有答案。

北京東方引擎資本創始合夥人呂晗向南方週末記者解釋,銀行此前進行剛兑,靠的是資金池,相當於一個銀行在自己資產負債表之外的“備用池”。

通常情況下銀行進行存貸業務,都必須匹配相應的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等各類安全墊,但在經濟增速較高的早年,理財“備用池”廣受銀行歡迎,因為表外理財不受一系列的政策制約。

這也是為何銀行不怕剛兑的原因,一旦理財產品不達預期甚至違約,銀行完全可以用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彌補,因為所有理財都在一個不受約束的池子裏。甚至銀行只需繼續售賣新的理財產品,保證池子的資金不枯竭就可以。

而一旦經濟增速放緩疊加金融去槓桿,這類資金池就會引發系統性風險,致使投資人和儲户血本無歸。

截至2016年底,全行業理財規模已經超過30萬億元,但業內遵循的規則仍是十多年前的一則暫行管理辦法。2017年,金融去槓桿成為當年金融行業的主基調,修訂資管新規被正式提上日程,並於2018年4月正式定稿。

伴隨銀行理財子公司設立,逐步轉型淨值產品,銀行理財以往依靠拆東牆、補西牆,甚至是不斷包裝資金池賣給下家的行為無以為繼。

“真正考驗銀行能力的時候到了,大家都在陽光下,誰做得好做得不好一目瞭然。”謝春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25 字。

轉載請註明: 銀行理財驚爆虧損,剛兑時代結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