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1日訊(記者 馬常豔)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指出,正在熱議的“內循環”存在不少誤讀,如有觀點認為,“內循環”就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回到改革開放之前;還有觀點認為,“內循環”就是必然要刺激內需,刺激內需則靠政府加槓桿等舉措。
李迅雷認為,“內循環”為主體,應該更多是要改善“供給端”,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相輔相成的。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必須提升,中低端的供給應該沒有太大問題,關鍵是高端的供給能力偏弱。
“例如,我國是全球原油和芯片進口第一大國,但這些年來,芯片的進口額一直超過原油。由於原油的供給是多家競爭的,中國不用特別擔心;而芯片的供給商具有一定壟斷性,一旦斷供,中國的內外循環都難以開展。這就需要我們加大對芯片產業鏈的研發投入力度,開展‘卡脖子工程’建設。 ”
李迅雷表示,無論是一帶一路建設、自貿區試點、自由港建設,還是舉辦進口博覽會、提出“六穩(其中就有穩外貿、穩外資)”等,無不體現出我國一直在為“外循環”的暢通和擴大而努力。
他列舉數據説,2005年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達到了歷史最高點64%,之後緩慢下降,如今已降至30%左右,而且,加工貿易的佔比也在下降,即“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外循環”現象在減弱,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一直在提升。“內循環為主體”事實上已經成為趨勢,這些年來,我國在擴大內需的同時,既加大力度引進外資,又加強合作輸出資本,這實際上也反映了“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思路。
李迅雷觀察到,在數字化經濟時代,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外循環”的規模越大,越落後的地區,“外循環”的規模越小。例如,目前全球的主要有三大供應鏈,其主體分別為美國、德國和中國。他認為,面對美國的“去中國化”思潮,我國應該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更加與國際慣例接軌,建立更多的區域性經濟聯盟。如可以參照美墨西加自由貿易協定,建立中日韓自貿區,推進中歐、中英之間的BIT談判等。
“零關税、零壁壘、零補貼,恐怕是未來全球化的大趨勢,中國應該加大與全球各經濟組織進行經貿規則談判的步伐,唯有規則的一致,才能吸引更多的外資企業和海外金融資本投資中國,同時把全球的人才和技術吸引到中國來。只有讓彼此融入度越高,‘脱鈎’難度就越大。 ”李迅雷説。
李迅雷還認為,2020年是5G手機普及加速及商用化落地的技術“拐點之年”,中國在5G技術上具有領先優勢,可以借5G技術在全球的推廣過程中,使中國融入全球化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