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第一次“基韭”之旅

年輕人第一次“基韭”之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奇偶派,作者|田歡子,編輯|王十

大四學生悦悦,從1月21日開始,已經在微博上連續發了33條養“基”記錄了,她希望通過養基,可以實現奶茶自由。

3月2日,她寫道:今天三大指數均高開低走,讓人白開心一場,繼續震盪行情。個股方面,跌多漲少,市場較為低迷,北向資金淨流出67.09億,咋回事呢?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猜,繼續持有,穩住就行。

33條記錄,記錄着悦悦的收益和心得,也記錄着市場的起伏。在每一條博文末尾,悦悦幾乎都會寫上這樣幾句話:基金投資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盲目跟風,做個理性的投資者。

基金一夜變天,年後A股市場急轉而下,根據同花順統計,2月18日至3月9日僅14個交易日,全市場已有近120只基金的淨值跌幅超過20%,跌幅超過25%的基金也有25只,跌幅最高的基金已經超過30%。

市場行情持續低迷,悦悦告誡自己割肉意義不大,要學會做時間的朋友,她説這就是一種成長。

然而,更多的年輕人在朋友圈曬着自己綠油油的基金賬户,以各種後現代、超現實的賽博朋克式的自嘲描繪着自己第一次被基金割韭菜的經歷。

虧到毫無波瀾

在這場投資狂歡裏,基金走出理財圈,和明星們一起成了熱搜的常客,基金的破圈,自嘲打工約等於搬磚的年輕人功不可沒。春節假期還未結束,新手們迫不及待地期待着股市重開,以便繼續享受躺着賺錢的快樂和刺激。

狂歡稍縱即逝,春節是A股市場的分水嶺,節後開盤迎來連續大跌,以茅台為首的很多基金重倉股更是跌幅居前,持續低迷的行情還沒有明顯抬頭的趨勢,基民們的理財軟件中,漲跌數字的顏色一天天越變越綠,有人調侃就像在螞蟻森林裏種樹。

連環打擊到麻木,新基人們説,已經“虧到毫無波瀾了”。

3月9號,星宇打開那款藍色的APP,20只基金漲跌的絕對值從高到低排列,最高的2430.04,最低的57.04,都是綠色,中間插着兩抹 “略顯尷尬”的紅色,他嘆了口氣,承認自己就是菜,明顯被基金抄家了,還守着價值投資自我安慰,這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其實早在兩個多月前,星宇的收益就開始為負。截止到1月20日,他保留的截圖顯示,收益為-140.39,收益率為-0.19%,他覺得無奈又好笑,理財軟件告訴他,上週還是跑贏97%的財友,當下卻變成了超過2.82%的財友,心裏不知道是什麼滋味,“就像龍捲風,就這樣吧,累了。”他決定第二天空倉白酒。

從那之後,星宇心裏一直掛着一顆石頭,終於,在9天后“求錘得錘 ”了。1月29日,迎來首波大跌,“一天就虧了1700多”,他默默關掉軟件,打開理財直播間,手機裏,大佬正在開講,“明明應該慢慢變富,長期主義,參與時代,你卻追漲殺跌,急功近利,妄想一步登天。”他告訴奇偶派,“雖然很雞湯,但很應景。”

和星宇一樣虧得毫無波瀾的互聯網新基民們慢慢接受了現實,他們開始吟詩作對了。一位股民寫道,“我欲清倉歸去,又恐迅速反彈,踏空不勝寒。”樓下一陣跟評,“那加我杜負一個”“輸逝如何”“我那個亡倉零前來報道”。

近日,大跌來得更兇猛,有基民開始埋怨,誰能想到本來已經抱着持有3年的基金,過了一年多,結果被一羣韭菜殺進來,把之前賺的全給抹零了;有基民開始覆盤,慶幸自己早在一個月前就看透,當週圍人都在談論基金的時候,就是該跑路的時候了;還有風水博主開始分析,這才是第一波收割的節奏,他發博稱,“今年之前已經一而再再而三提醒大家了,不要妄想去賺這錢了,不懂的事不要拿血汗錢去賭。”

今年初的基金熱潮,來自於去年的基金展現出了強大的賺錢能力,有將近90只基金收益翻番。2020年末,隨着牛市的到來,基金走進廣泛的大眾視野,成為大家茶餘飯後必不可少的社交話題,陸金所和脈脈聯合發佈的《2020職場人年終獎真相調研》中提到,95後投資者中,有62%的人將錢投在了基金中。

Mob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新增基民中,18-34歲羣體佔比達到60%,同樣驗證了90後是過去一年新入場基金人羣的主力。

年輕人第一次“基韭”之旅

為什麼年輕人對基金如此狂熱?除了牛市的大背景外,其實跟其他投資方式相比,基金的交易手續費和管理費比炒股更高,由專業人士幫忙操盤操作,投資者只需持有,相對而言,這更簡單,更適合沒有時間、投資小白、資金閒置時間較長的投資者。

基金准入門檻低,大量年輕的基民或主動或被動捲入這場過於熱鬧的搞錢大賽中。

狂熱和退潮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搞錢運動中,基金經理是絕對的主角和明星。

張坤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位。在過去的一年中,他管理的易方達基金備受矚目,據媒體報道,這位明星基金經理從業已經超過8年,目前管理5支基金,截至2020年12月31日,這5支基金的總資產規模達到1255億元,是歷史上第一位管理資產突破千億規模的基金經理,有人稱張坤是真正的“千億頂流”。

眾星捧月,萬人追隨,這位“千億頂流”被理財小白們捧上神壇,他們自覺成為旗下“門徒”。長期以來,在90後中盛行飯圈文化,當他們開始理財時,似乎很容易就將飯圈思維轉移到投資理財領域。

1月27日左右,有人為張坤建立了全球后援會,開通了超話,截至目前,@易方達張坤全球后援會粉絲已達2.1萬,該賬號運營者在接受採訪中表示,註冊該賬號是出於好玩,加之他也買了張坤的基金,“覺得比較靠譜,他眼光上沒什麼問題”。而在奇偶派採訪的數位新手基民中,他們無一例外的買了易方達基金。

“張坤很有名,前段時間都出圈了,易方達藍籌應該破千億了。”去年基金火熱的時候,93年的互聯網從業人員羽飛接連入手了23只基金,其中4只為易方達張坤管理。

羽飛告訴奇偶派,他選擇張坤並不是飯圈思維那一套,而是當時能選的靠譜的基金經理並不多,彼時,他長期關注的財經公眾號,也對市面上各大明星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從業時間、年化回報、最大回撤等各個維度進行了全面的盤點和比較。

比較之下,他還是認為張坤管理的基金漲得好、業績漂亮,加之有名,所以值得信賴。

羽飛在年前2月2日清倉了持有的所有基金,躲過了年後一波基金大跌,而大多數基民們沒那麼幸運,看着手機裏每天幾千幾千的下跌收益,他們開始了對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調侃與戲謔,以及對嚴肅理財話題的解構與狂歡。

對大部分還沒有來得及退場的選手,他們在入手張坤之前,喜歡在B站UP主、小紅書、抖音上學習基金知識,一位在讀大四生告訴奇偶派,在他看來,基金是很簡單的事情,用不着刻意去學,平時空閒時間看看大佬的視頻,就能懂,接着就可以上手操作了。

基金的火熱使基金話題成為流量追逐的對象。各大社交平台紛紛上線基金理財博主,小紅書上搜索“基金”,彈出一條條熱門短視頻,它們統一配上“硬核乾貨”、“保姆級”、“2021富婆計劃”、“悄悄變有錢”等大字封面圖,點贊幾乎都能破萬,有的甚至超過10萬。

年輕人第一次“基韭”之旅

在抖音上,擁有588.3萬關注者的“世界抬槓冠軍大藍”一共發佈了139條短視頻,其中有兩條突破了150萬,一條是“為什麼富豪很節儉”,另一條是“我年回報30%基金揭秘”,而其餘視頻幾乎與理財基金股票無關,在這條時長1分01秒的基金短視頻中,他語速極快、情緒激動地公佈了自己壓箱底的賺錢秘籍,在視頻最後幾秒,他報出了一連串基金經理的名字。

而對於理財風險的提醒,這位博主在視頻中提了一句,“賺錢了不用謝我,虧錢了不要罵我。”在他個人主頁的簡介中,標註有“分享我的獨特觀點,不一定對,我且一説,你且一笑,若不認同就當我胡説八道。”

目前,這條視頻的評論區正在轉變風向,從2月18日的“玩基金要心態好…”、“買基金千萬不要瞎買…”,到這兩天的“當時看了這個買了基金,成功變為韭菜”、“巴菲特才20%,你比他厲害多了。”

投資理財本是高風險業務,作為有影響力的短視頻博主,是不是應該面對理財相關話題嚴肅一些呢?

那麼,無處不在的基金經理,又真的像他們筆挺的制服,一絲不苟的發尖一樣值得信任嗎?其實近期基金大跌,對投資者而言也是一次很好的風險教育,尤其對很多基金小白而言,至少能夠意識到基金經理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大,和普通散户相比,基金經理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在熊市面前,基金經理們也一樣是弱者。

基金經理們在牛市或許有超人一等的賺錢能力,但在熊市面前一樣會虧錢,甚至可能比散户虧得更多。尤其是一些被過度追捧的所謂冠軍基金經理,在牛市的時候風光無限,但當熊市到來時,很多都會顯出原形。

誰給基民更長時間?

幾乎所有基金小白在進場時,都聽過前輩這樣的忠告,做一個長期投資者,不要太在意市場的短期波動,不要有炒股思維,不要追漲殺跌,要堅信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價值投資者。

投資老手劉志在2月15日又買入了4只基金,一個月不到,根據對市場的判斷,3月2日,他果斷贖回了全部的基金,“這一波大跌來的太兇猛了,在這波大跌頭一兩天,我就把基金都贖回了,所以最近的大跌沒吃上。”

3月9日晚間,支付寶·理財智庫今日發佈“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信中支付寶意在呼籲:給績優基金經理更長時間進行運作,信中提到,在當前市場波動加大的情況下,更應該相信專業的力量,給投資經驗豐富、能力全面、回撤控制能力強的績優基金經理更長的時間進行專業的運作,用時間換取投資增值。

次日一早,劉志看到這條消息,他覺得有點意思,“這新聞挺好玩的,給績優基金經理更長時間,誰給基民更長時間呢?”

基金信仰崩塌,本金本就不多的年輕人發現,留給自己的理財選擇不多,靠基金理財,似乎並不能賺到錢。

羽飛幸運地躲過了節後的基金大跌,年前,他預感到市場行情有可能回不去去年初一月份的火熱,加之買入的基金太多,收益下跌,而且抱團很嚴重,“跌就一起跌,補都補不過來。”

持有了半年多,收益率6.32%,累計收益13000元左右,羽飛覺得是時候止盈了,2月2日,他清倉了手裏的23只基金。清倉不是退場,對於投資理財,他認為自己的膽子變得越來越大了。

“基金不夠刺激,玩股票去了,還是股票虧得多。”再次提到基金,羽飛這樣回覆。年前清倉基金的時候,羽飛盤算着年後再入場買點基金,讓他沒想到的是,股票也一路飄綠。3月8日,他的股票又虧了六千多,“這個東西真的是考驗人性,頓時班都不想上了。”

年輕人第一次“基韭”之旅

羽飛感嘆,十萬的本金投進去,最近虧得實在太厲害,根本抗不了幾天,“我幹一個月才多少錢啊。”他很感到很無奈,但又沒辦法,前段時間每天虧兩三千的時候,他會竭力剋制自己不去看,現在就感覺自己被割韭菜了,“反正就怎麼説呢?感覺像是上了一條賊船。”但他堅決不退市,退了就成了真的韭菜,但他不會再往裏投了,因為最近行情不好,“放進去怕全沒了。”

即使虧成這樣,羽飛也還是選擇和時間做朋友。他認為,雖然現在虧得厲害,但是長遠來看,股市整體是向上的,就算放着不動,過個一兩年,肯定會賺回來的。

“沒聽過靠買基金賺到錢的,只聽過炒股創業賺到錢的。”星宇買基金是為了學習基金經理的調倉,還有選股和比例。

他形容自己的基金這兩天像坐過山車,“漲一天跌一天,爽得很。” 習慣了就好,他安慰自己,正好可以鍛鍊心態,他也不打算退場,他告訴奇偶派,要看長遠,但是會調比例,等標底跌到合適的價位,他就進場股票,“股票40,基金60,也會根據實際情況調倉。”

即使在牛市的時候,基金的錢其實也不好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是這個行業的常態。基金的業績並不等於基民的收益,有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基民的平均收益率其實還不到20%,遠沒有基金公司展示的回報率那麼驚人。

很多基民用炒股的思維來買基金,中國散户大多數的投資習慣都是短期交易,而且追漲殺跌,很多投資者也將這種習慣帶到了基金市場,統計數據顯示,超過60%的基民持有基金的時間在一年以內,能夠持有3年以上的只有10%左右。

但這並不意味着,只要專心做一個長線基民,將來就一定能夠獲得很好的收益。未來基金的收益如何,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因素,一是中國股市的走勢,二是基金經理的賺錢能力。

隨着這兩年基金行情火爆,基金的規模快速增長,未來的A股市場將更多是機構投資者之間的對決,隨着交易對手從散户轉為機構,基金經理們獲取超額收益自然也就越來越難。

此外,隨着將來基金收益逐漸向市場平均水平迴歸,對於基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調整“養基”的心態,降低迴報預期。

事實上,如果能夠獲得市場平均收益,就已經戰勝了絕大多數投資者,能夠持續跑贏通脹,就已經算得上好基金,如果指望基金經理幫忙實現一夜暴富,本身就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基金的錢並不是那麼好賺,那誰又能給基民們更長的時間呢?這似乎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寫在最後

熱衷搞錢和解構的年輕打工青年們,將“躺着賺錢”視為伊甸樂園般的生活,在這場長達一年多的投資狂歡中,他們一度狂熱地跟着基金經理們搞錢,將基金圈玩成了飯圈基地,也一度盲從各大博主的“保姆教程”,捧紅了一波波野生基金博主。

一場假期歸來,股市重開,基金一夜變天,手機裏的自選變成綠油油一片。大跌面前,去還是留,當韭菜還是和時間做朋友,他們有的果斷離場,有的選擇留下來,做一個長期主義者。

有平台呼籲給績優基金經理更長的時間運作,更多青年開始納悶,誰又能給優質用户發點錢呢?誰又給基民們更長的時間呢?

散户投資者雖然經常自嘲自己是被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但多少還是會繼續目光堅毅地一頭扎進交易軟件把自己當作下一個“巴菲特”。

而看着B站,聽着説唱長大的年輕人,在把飯圈文化、顏值經濟這些玩法帶到最現實殘酷的金融市場,樂呵一場之後,也免不了被資本收割的命運。

年輕人的“基韭”之旅,就像年代生活方式的潮流一樣,不斷輪迴往復,週而復始……

(文中悦悦、星宇、羽飛、劉志均為化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434 字。

轉載請註明: 年輕人第一次“基韭”之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