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
共享汽車作為共享經濟的一種重要形式,其發展一直為人們所密切關注,並被視為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縱觀共享汽車在全球的發展,目前尚未有十分成功的運營模式和管理範例。但是,共享汽車的市場需求真實存在,其發展仍需繼續探索新方向,不斷減少發展進程中面臨的各種阻力。
共享汽車的發展歷史已有十年,行業仍在不斷探索成功的商業模式,努力平衡成本和收益。由於汽車購置成本高,加上運營、車輛維護、停車和保險費用等多重成本,僅靠租金收入實現盈利並非易事。
在高昂的成本壓力之下,大型汽車廠商開展共享汽車業務具備多重優勢。一方面,業務的開展可以藉助大型汽車廠商低成本地獲取包括車輛和停車位等在內的資源;另一方面,大型汽車廠商還可以藉助共享汽車發展而消化庫存,並藉助運營平台積累用户數據,為智能駕駛和電動化等業務提供重要參考。這種發展模式可謂雙贏。
然而,即使大型汽車廠商開展共享業務具備上述優勢,如何實現高效的車輛管理又是另外一個難題。針對共享汽車領域存在的車輛維護管理、安全保障、停車問題、電動化趨勢適應等問題,至今還沒有平台能提出堪稱範例的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汽車廠商的共享汽車業務也屢次折戟。去年,美國通用汽車宣佈旗下運營了四年的汽車共享服務Maven業務關閉,戴姆勒和寶馬合作推出的汽車共享業務Car2Go也於去年2月底退出北美市場。
對於發展屢次遭遇逆風的共享汽車平台來説,更大規模的汽車共享目前還難以實現,如果急功近利、盲目擴大規模,很可能因為需求不足而白白消耗鉅額資金。
因此,不少共享汽車業務均在考慮收縮戰線,將業務集中於需求較大的市場,並且在投放區域方面也更具針對性,比如在人員密集的市中心、公共運力欠發達的郊區等地區加大投入。電動汽車共享服務WeShare將發展目標瞄準歐洲主要市場,開闢新的城市業務。
同時,共享汽車領域還應繼續解決成本過高的問題,逐步由重資產模式向輕資產模式轉型。美國共享汽車平台Turo日前籌集了3000萬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在Turo平台上,車主可以將車輛出租給其他用户,從而持續獲得收入。與傳統的共享汽車企業自己購置車輛相比,這種模式極大地降低了成本,有助於企業實現更快速的增長。
此外,共享汽車企業要想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車輛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保障、加強對駕駛者技術的審查,以及解決交通事故責任區分的問題。
儘管共享汽車的發展仍然面臨多重阻力,但是其市場需求仍然存在。分析機構Statistica的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共享汽車市場規模為156億美元,與2016年的127億美元相比已有了大幅增長。中國將是共享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市場之一。羅蘭貝格的報告預測,2025年,中國的分時租賃汽車將達到60萬輛,中國的共享出行人次將達到每天3700萬人次,對應的市場容量高達每年3800億元,潛在需求帶來的關聯市場容量有望達到1.8萬億元,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共享汽車市場。
目前,共享汽車的發展雖然未進入快車道,但仍是全球汽車產業變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等趨勢共同發展的背景下,共享汽車不斷探索新機遇與新模式,為人們打開廣闊的想象空間。未來,上述發展趨勢可能為共享汽車的發展指出新的方向,汽車將成為數據網絡下的一個移動終端,人們如果按需使用而非購買汽車,或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解決污染和擁堵等長期以來的困擾。在世界各國不斷推進可持續發展、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成為共識的當下,共享汽車未來發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