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萬億To B市場

“靈活用工”是2020年出現在人們視野中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

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在努力降低用人成本的同時,還要保持自身的正常運營;而待業人員也急需找到一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維持正常生活——於是“靈活用工”的需求被推至頂峯。

與傳統觀念中找一份安穩的工作,最好是“鐵飯碗”不同,靈活用工模式看似“叛道離經”,但其實在國外的接受度並不低。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對全球6個國家8000人做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有10%-15%的適齡工作人口通過打零工謀生。在美國和歐洲的15個國家,共有1.62億自由職業者。並且根據報告預測,到2025年,各種在線人才平台有望貢獻約2%的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並創造千萬個就業崗位。

雖然“靈活用工”是一種雙贏的解決方案,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如何給這類員工繳納個税、社保?公司和員工不在同一地區,跨區域的用工如何解決?

帶着一系列疑問,我們與51社保CEO餘清泉展開了一番詳談,聽他講講疫情給用工市場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被低估的萬億To B市場

51社保CEO餘清泉

在疫情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

餘清泉在總結自己和公司的2020年時,提到了一個關鍵詞“擁抱變化”。

所謂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讓所有企業都處在不斷調整適應的過程中;二是國內企業用工需求在向離散化、即時化、多元化的方向轉變。

的確,疫情的不確定性會持續發生,企業不僅要有認知它的能力,還需要具備面對它的勇氣。以往,51社保每年都會定期在線下舉辦市場活動,但是由於今年疫情的原因,很多地區的活動被迫轉移到線上,而公司和管理層也積極擁抱線上的新形式。下半年疫情好轉後,51社保重新策劃籌辦了全國高峯論壇。所以,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促使51社保完善了線上和線下的活動模式,“兩手抓”也是餘清泉經過疫情之後總結出的新方法論。

另一方面,企業用工需求的轉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51社保的發展路線。

據最新發布的《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披露,2020年中國企業採用靈活用工比例達到55.68%,這個比例比2019年增加了約11個百分點,有近30%的企業表示穩定或擴大靈活用工的使用規模。另據《中國靈活用工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快遞員、分揀員和送餐員靈活用工招聘需求活躍,分別佔需求總量的21.64%、16.6%和12.4%。其中,分揀員招聘需求同比增長54.41%,增速最快;其次是簽約藝人,靈活用工招聘需求增幅同比超過20%。

在這樣的大勢下,企業需要同時處理多種用工問題,而大部分企業的人力部門都沒有這樣的能力,這就給人力服務平台提供了生長的空間。51社保作為國內頭部人力資源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獨創的4S模式(“方案Solution+系統System+共享服務Shared Service”)針對標準化用工、靈活用工和特殊人才用工等多種用工形式提供各類人力資源服務。

餘清泉表示,經歷了2020年的疫情公司組織結構和戰鬥力都有提升,疫情的不確定性可能會一直存在,但長期主義是穿越週期的終極答案,穿越週期的產品才有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數字化轉型加速

從《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20)》的調研結果來看,參與調研問卷的4278家企業中,社保基數完全合規的企業約為31%。換句話説,市場中有接近70%的企業還沒有實現社保的完全合規。而隨着經濟社會和政策發展,社保合規是大勢所趨,將社保合規與用工綜合服務結合起來考慮,成為必由之路。 

這就要求以前從社保切入,通過互聯網提升社保服務效率的服務商不得不進行業務方向上的調整,不只侷限在為企業提供單一的社保代理,而是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

以大型集團化連鎖企業為例,他們的工作地點往往分散在全國各地,即便各地有分支機構,HR也必須花費大量精力在社保管理、發薪報税等服務上。另一方面,個税和社保繳納記錄往往與買房、醫療保障、子女入學等息息相關,迫切需要一個專業規範的、覆蓋全國的社保個税服務平台出現。

這個平台需要具備三個特質,即夠專業、有技術、全國化。因為各地繳納基數並不統一,這需要一套專業嚴謹的計算和統計流程;而面對新經濟環境下靈活用工訴求大規模爆發,能用數字化技術承接這種量級服務,對平台技術積澱是新的挑戰;最後,要能夠跟上企業主全國化用工的大趨勢,要了解當地的政策和流程,只有這樣的平台才可以更好的適應行業發展訴求。

51社保也針對這種新的變化做了佈局調整,依託全國建立109 家直營分公司基礎,在標準人事代理服務之上疊加了外包服務;這就在解決企業社保薪酬等問題的同時,可面向“非核心、可外包”崗位提供人才外包服務。

餘清泉總結説“疫情加速了人力資源市場數字化轉型升級,有越來越多的新經濟企業快速崛起,他們更多精力將放在主業上,也會需要更多的專業化服務商來給予他們支持,而這恰恰是我們這種企業級服務的機會。

To B是長遠的生意

餘清泉説自己做的是“企業級服務”,換句話説就是To B的生意,但國內的To B賽道上,擠滿了大大小小的公司,51社保所選的賽道能成為一個好生意嗎?

其實,做企業服務和做其它生意一樣,選擇“關鍵和重複性的業務”,才可能是客户的需要的。生意上的“做熟不做生”原則同樣適用於To B領域,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既熟悉行業的應用價值又擁有落地實踐經驗。

從以上兩點來看,互聯網+社保是個不錯的賽道。51社保調查顯示,中國現在有46.4%的企業都是跨地域經營的,有13.8%的企業員工分佈在全國10個以上或全球城市,對應的這些企業的用工管理也需要跨地域進行。而中國所有企業的人力資源部,5人以下的大概佔到72%,這就是中國企業人力管理的現狀。加之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等新形式的出現,用工多元化、離散化逐漸成為主流,與之匹配的員工服務平台是個剛需。

餘清泉介紹説,企業服務是長遠價值的事情,我們可以伴隨企業一直成長壯大。美國的ADP公司(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 Inc)已經成立70年了,是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每年仍保持高速增長。51社保自成立之初就致力於提供底層的基礎設施級的服務,做一傢俱有長期商業價值的公司。

雖然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起步要晚於美國,並且整體信息技術水平較美國也有一定差距,但餘清泉認為,在互聯網技術的加持下,中國第三方人力資源服務的發展潛力巨大。

目前,51社保正在為超過3.6萬家企業客户、超過140萬個人用户提供服務,幫助700家上市企業提供降本增效、控制用工風險和提高員工福利等方面的高品質的直營服務。其中不乏蒙牛、長城汽車、中海地產等知名企業。

企業用工需求的變化,加上國內法律法規持續完善、全國社保税務數據打通整合,以及企業僱傭雙方法律意識逐步增強的趨勢下,第三方專業服務將越來越被認可和接受,“數字化+人力資源”勢必在未來迎來新一波高增長,51社保作為其中重要參與者也將迎來新機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83 字。

轉載請註明: 被低估的萬億To B市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