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文:避險情緒推動人民幣升值

  近段時間,國際地緣局勢波詭雲譎,驅動全球市場避險情緒明顯升温。有關資金從風險資產撤離,向黃金、美元等傳統避險資產彙集,而人民幣也表現堅挺,避險功能進一步凸顯。不過,這並不意味着人民幣將會走出單邊升值行情。

  短期看,避險情緒無疑是推動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重要因素。不過,近兩年人民幣對外部衝擊的反應在逐漸鈍化。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隨着美聯儲貨幣緊縮預期的不斷強化,美元指數開始逐步上漲,但人民幣兑美元不但沒有貶值,反而走出逆勢升值行情。

  究其原因,這應與我國基本面、政策面和市場面的良好表現相關。首先,在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背景下,我國率先實現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展現出強勁韌性,從而提升了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其次,我國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物價水平始終在可控區間。此外,我國不斷完善金融市場多元化雙向開放渠道,金融體系自主性和穩定性增強,市場的深度、廣度和彈性提升,保證了跨境資金的有序流動。

  綜合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動性等因素考慮,境外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信心明顯增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五大儲備貨幣。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也顯示,今年1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中的佔比上升至3.2%,創歷史新高,穩居全球第四大活躍貨幣的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幣避險功能增強,並不意味着人民幣將會走出單邊升值行情。實際上,下一階段人民幣匯率還面臨較多不確定因素:隨着其他國家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復工復產進程加快,我國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佔有率將會逐漸回落,經常項目順差預計會相應減少,而美聯儲如啓動加息,中美之間無風險利差或將收窄,一部分對利率敏感的資金可能會流出,以及未來地緣局勢趨於緩和,都有可能在一定時期內、一定程度上加大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預計人民幣年度走勢或將更加均衡,人民幣匯率將維持雙向波動,彈性增強。

  但可以肯定的是,依託我國強韌的經濟實力、穩健的貨幣政策以及日趨完善的金融市場,人民幣足以成為具有吸引力和值得信賴的避險貨幣,並逐漸獲得與經濟規模和經濟實力相匹配的國際地位。不過,這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一演進過程中,我國應着重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宏觀政策應以我為主。決定匯率和資產吸引力的根本因素在於一國的經濟表現,所以,應根據國內經濟形勢和物價走勢把握政策力度和節奏,以我為主,增強自主性,保持國內形勢穩定。二是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市場主體堅持“風險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三是不斷深化金融雙向開放,進一步增強境內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並加強有關金融安全工作。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靜文系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28 字。

轉載請註明: 王靜文:避險情緒推動人民幣升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