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財經 範慧茹 發自青島
格力電器的董明珠向來快言快語,在商界殺伐決斷的她,有着“女強人”、“鐵娘子”的稱號。近日在接受楊瀾採訪時,她頻出“董言董語”,以一句“我沒有判斷失誤過”再次登上微博熱搜。
董明珠做過格力手機、投資過新能源汽車,卻一直沒能出圈,但是她並不認為這是失敗,正如她所説,“我做了手機,我企業依然做的好。”
在疫情期間,面對格力銷售業績壓力,她甚至親自下場直播帶貨。而另一個家電行業巨頭海爾,其創始人張瑞敏對於直播帶貨,卻直言表示,本質上還是銷售,是打價格戰。
面對張瑞敏的觀點,董明珠更是一句,“我們不可能人人都是CEO。”隔空對話海爾,回應張瑞敏的“人人都是CEO”模式。
顯然兩者經營理念是不同的,但是能發展成行業巨頭,其中不乏有相同點,主動求變的產業鏈擴張模式便是其中之一。董明珠做手機、探索新能源汽車是如此;海爾從電器跨界到地產、醫療、物流等行業,每一步都緊跟時代風向亦是如此。
正如張瑞敏常説“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順應時代需求、與時俱進,或許才是企業成功的根本。
5月10日,海爾旗下物業公司青島海尚海生活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尚海服務”)聯合青島海科物業,成立了青島海尚智科城市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海尚智科”)。
而這已經是近三個月以來,海尚海服務與其他公司共同成立的第三家城市運營類物業公司,海尚海服務進軍城市服務領域意圖明顯。
在羣雄逐鹿的物管行業,已悄然潛行15年的海尚海服務一改往日低調之風,廣撒英雄帖,聚集各路英豪,與其開展合作。
開啓“圈地”戰
通過成立合資公司,拓展市場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卻是海尚海服務進入2021年後的首次嘗試。然而在第一家合資公司成立後,海尚海服務便一發不可收,前後共成立了4家物業合資公司。
1月11日,海尚海服務與青島國林控股集團旗下中宏產城科技,合資成立了海雲匯(青島)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海尚海服務持股60%,中宏產城科技持股40%,經營範圍包括商業綜合體管理服務、園區管理服務、物業管理等服務。
海尚海服務就此開啓了與其他企業的“圈地”之旅。2月10日,海尚海服務與濟南市天橋區發展和改革局旗下的濟南天舜物業開展合作,共同出資300萬元,成立了海雲天智慧城市運營(山東)有限公司,海尚海服務持股51%,濟南天舜物業持股49%。
而這也成為了海尚海服務城市運營類物業公司拓展的開端。一個月後,3月11日,海尚海服務聯合山東德泓置業,成立了第二家城市運營公司——海雲泓智慧城市服務(山東)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海尚海服務持股依舊佔大頭51%,後者持股49%。
這第4家合資公司便是5月12日成立的海尚智科,海尚海服務持股51%,青島海科物業持股49%,其背後的大佬是青島藍谷管理局。
4個月的時間與4家企業“聯盟”合作,足體現海尚海服務強大的朋友圈。在合資公司正式成立前,海尚海服務還與濟南市天橋區發展和改革局、山東德泓置業、青島藍谷管理局等政企線下籤署了合作協議。
更名進軍城市服務
密集成立合資公司,且大多都是城市運營類物業公司,不難看出海尚海服務進軍智慧城市服務的“野心”。
其實,早在2020年海尚海服務官宣更名,便已袒露革新之意。去年6月22日,海爾地產物業正式更名為“海尚海服務”,去海爾和地產化,奠定“智慧服務”、“大生態”的發展方向。
在更名煥新後,海尚海服務除了加速拓展市場成立合資公司外,還廣結戰略合作伙伴。眾多合作項目,也均指向了智慧城市服務領域。
11月25日,海尚海服務與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綠色城市建設工作委員會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協議,“雙方將在產城融合、智慧社區、智慧園區、特色小鎮等城市多維度空間展開深入合作,打造物聯網時代綠色智慧城市運營服務標杆。”
官方稱,這次合作拉開了海尚海服務外拓城市公共事業服務的序幕。緊接着,11月26日,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沙子口街道辦事處與海尚海服務達成戰略合作,致力於打造高質量、高標準的現代化智慧社區、園區、街道平台。
隨後,海尚海服務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智慧物業的佈局上。2月18日,海尚海服務與青島科技大學數理學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力組建AI智能科技聯合開發實驗室,通過自主研發AI算法引擎,致力於打造智慧物業轉型升級標杆。
海尚海服務合作陣容進一步擴增,3月2日,海尚海服務與法國埃頓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生態合作協議。據其官方介紹,雙方將在智慧產業園區開發建設,城市能源管理、綜合服務及產業園招商運營等領域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5年3億規模目標
更名後的海尚海服務,猶如上了勁的發條,規模的拓展也按下加速鍵。
2020年8月海尚海服務董事長董漢軍接受採訪時表示,接下來五年,海尚海服務將進駐50個城市、服務2000個社區,覆蓋3億管理面積、為1000萬用户帶來更多的改變,為城市發展承擔社會責任......
有意思的是,海尚海服務的關注點是未來5年的戰略目標,而目前規模到底幾何,官方卻鮮少透露或者模糊帶過。
從2020年6月份海尚海服務發佈的品牌官宣文中,或許能窺探一二。“從13個城市、1200萬㎡、58個項目、8.2萬家庭,到“5231”五年戰略佈局——50個城市、2000個社區、30000萬㎡、1000萬業主,“海尚海服務”期待以智慧生活服務生態平台為更多城市、更多家庭帶來更美生活改變。”
文中提及的1200萬㎡,雖未指明時間,但根據其官網描述,“截至2020年,海尚海服務已佈局青島、濟南、天津、南京、合肥等十多個城市......”,“十多個城市”與“13個城市”基本吻合,大體何以推斷,1200萬㎡或是海尚海服務2020年上半年的管理面積。
那麼,如果按照1200萬㎡的規模來算,要達成海尚海服務5年戰略目標“覆蓋3億管理面積”,年複合增長率要達到90%以上。以2020年上市物企平均約50%的增速來看,90%的增長率指標較高。
若完成90%的規模年複合增長率目標,海尚海服務無疑將走上收併購道路,縱觀今年面積增速在90%以上的合景悠活、和泓服務等7家港股上市物企,無一例外均加入了收併購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