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社保與公募基金扎堆的深市第一高價股跌停,白馬股的痛點在哪裏?

  社保與公募基金扎堆雲集,本身反映出上市公司具有較強的投資吸引力。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基金機構本身具有較強的調研能力,只要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與盈利能力稍顯遜色,也不會輕易得到實力機構投資者的認可。作為深市第一高價股的長春高新,這些年來確實做着不錯的生意,較強的護城河與稀缺的行業領域,成為了基金機構青睞的對象。

  不過,作為社保與公募基金青睞的重點對象,近期也出現了加速下行的走勢,914日長春高新也罕見出現了跌停的走勢,自年內最高點調整以來,長春高新的累計跌幅已經超過了20%。但是,在近期長春高新股價大跌的背後,今年以來長春高新股價仍然有着66.65%的累計漲幅,全年的整體表現仍然跑贏同期市場指數的走勢。

  長春高新的股價跌停,直接的導火索,莫過於一次分享會上的消息釋放,包括業績展望的下調以及股票減持的計劃等。然而,恰恰因為這兩個尚未得到公開確認的消息,卻成為了長春高新股價跌停的催化劑。

  但是,在隨後的時間內,長春高新在深交所互動平台上,也強調了公司未發佈過未來幾年的業績展望,且未收到相關股東減持意向通知。由此可見,經歷了股價跌停之後的長春高新,及時發佈澄清公告,意在穩定市場人心,避免機構資金集中拋售的壓力。

  作為一門好生意以及一個很好的行業領域,自然獲得機構投資者的青睞,這些年來長春高新一直成為深市第一高價股的地位,也並非沒有原因的。不過,在股價長期上漲的背後,卻離不開機構投資者扎堆雲集的因素,在大資金合力做多的背景下,市場往往願意給予上市公司較高的估值溢價空間,因為市場也很難找到護城河較寬以及賽道行業較好的上市公司了。

  A股市場中,近年來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的市場規模持續壯大,且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話語權與定價權,當這類機構投資者的持股市值足夠大的時候,更容易撬動起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走勢,對上市公司股價走勢影響意義非凡。與之相比,在港股市場,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定價權往往掌握在外資資金身上,但是隨着近年來滬深股通的加速開通,內資也開始加快進入港股市場,對長期以外資作為主導的市場來説,也會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

  近年來,A股白馬股的獨立上漲走勢,多離不開機構投資者的身影,機構扎堆雲集成為了股價持續上漲的催化劑,即使遇到整個市場的黑天鵝事件,上市公司的抗跌能力卻非常強,成為了資金的避險港灣。

  但是,要達到機構雲集扎堆的狀態,本身對上市公司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其中,上市公司應該具有很好的賽道優勢,且本身擁有較寬的護城河,這也是上市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做生意不是太艱難,但要形成一個優秀的商業模式、做好一門好生意,卻顯得並不容易,對上市公司的要求自然非常苛刻。

  與此同時,在業績為王的時代下,白馬股可以吸引大資金的長期關注,則與上市公司自身的盈利能力以及基本面狀況有着直接的聯繫性。然而,業績表現同樣也是白馬股的痛點之一,當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速能力不達標或差於預期,聰明的資金就會產生分歧,發生集中拋售的風險也就隨之產生。只要上市公司的業績跟不上,那麼也很難享受到較高的估值溢價空間了。

  換言之,持續穩健的業績增速能力以及強大的基本面狀態,無疑是白馬股獲得資金青睞的核心要素。機構資金願意為上市公司更高的估值溢價空間買單,很大程度上看重了上市公司可觀的業績增速能力,它們會認為憑藉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速能力,遲早會把較高的估值溢價空間抹平。但是,同樣道理,若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速發生了變化,那麼率先拋售股票的,也是這類機構資金,而機構投資者的集中拋售,往往成為了股票價格的趨勢逆轉指標之一。

  在定價權掌握在機構投資者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仍需要看持股比例較高的機構投資者臉色。不過,對任何行業來説,總不能夠保障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業績增速預期,遇到突發事件或特殊時期,業績增速有所變動,也並不意外。但是,與業績穩定增長相比,市場更注重上市公司的稀缺價值以及行業賽道,只要擁有足夠的競爭力與稀缺性,那麼恢復業績增速的能力,也只是時間問題,短期陣痛不影響長期趨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2 字。

轉載請註明: 郭施亮:社保與公募基金扎堆的深市第一高價股跌停,白馬股的痛點在哪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