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地為造車,還是造車只為拿地?

拿地為造車,還是造車只為拿地?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由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改委需在11月18日前將各地區新能源汽車投資情況上報至發改委產業司,其中明確要求各地詳細報告恆大、寶能等企業2017年以來在當地投資以及擬投資建設的新能源整車和零部件項目,包含土地佔用、建設內容、項目進展、完成投資等情況。

投資過熱

近幾年,國家一直都在大力倡導發展新能源汽車,但在該產業得到迅猛發展的同時,投資過熱現象也一直頻繁出現。去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就曾點名批評江西各地方發改委和幾家急於上馬新產能的新造車企業,之後江西的新能源汽車項目大部分都處於停擺狀態。有媒體在後續報道中稱,「江西省在2015-2017年6月之間引進的18項新能源汽車投資計劃中,有7項在宣佈簽約後並沒有任何開工信息,而在已開工的11個項目中,半數以上沒有按期完工。」

拿地為造車,還是造車只為拿地?
這一現象並不是江西省獨有。2015~2019年,全國平均每年有70餘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落地,投資金額4000億元上下,總計規劃年產能已近5000萬輛。但2019年全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只有124.2萬輛和120.6萬輛,全球全年的銷量也不過221萬輛左右,如果具體到各家已實現量產的車企,以2019年的數據來看,有68家的產能利用率甚至低於10%,可見無論是從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還是利用率來看,存在的問題都已相當離譜了。

若以2020年工商登記為準,截至11月30日,中國今年新增的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已經超過5.5萬家,超過了2019年全年的新增數量。這一增長勢頭是不是與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的泡沫式暴漲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恆大與寶能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上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拿地為造車,還是造車只為拿地?
所以此時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要進行摸排,也在情理之中,只不過相比以往的通告大多都是警示和地方自查,這次的《通知》算是國家發起的第一次全面摸排。

為何恆大、寶能被重點關注?

跨界造車是過去幾年新能源汽車投資的主要方式,而恆大和寶能屬於房地產集團跨界造車的代表企業。不僅在全國各地拿地,規劃了龐大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同時還拿下了大量配套商住用地。據悉,恆大汽車共規劃了十個生產基地,包括廣州、瀋陽、鄭州、天津、湘陰、南通、上海、六安等地,產能規劃均在10~20萬輛上下。同時按照恆大的計劃,在2025年前,它將實現年產能約100萬輛,2035年前達到500萬輛的目標。

拿地為造車,還是造車只為拿地?
但在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剛通過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規劃設定2025年新能源汽車佔新車銷售總量比例為20%,預計也就500萬輛左右新能源新車。恆大汽車的目標是要在5年內實現全國20%的市場佔有率,不過目前恆大汽車實現投產了的基地只有上海和廣州兩地。

在恆大汽車發佈的新聞稿中,恆大汽車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已於11月12日啓動試生產調試,並稱全面達產後能做到一分鐘產一輛車的速度(相當於年產能達50萬輛以上)。但根據官方發佈的圖片來看,產線上在進行試生產的卻並非恆馳系列車型,而是恆大收購國能新能源而獲得、並未在市場上正式發售的NEVS 93車型。至於其他幾處生產基地,近日財經社的記者也兵分多路去進行了實地考察,卻發現不乏未有施工或進展緩慢甚至停滯的現象。

拿地為造車,還是造車只為拿地?
關於恆大汽車宣稱的產能,某傳統車企工程師表示「不予置評其他企業,反正這樣的速度在傳統車企很難實現。」作為參考,目前位於上海安亭的上汽大眾MEB工廠預計一期年產能是36萬輛;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年產能已經提升到25萬輛,計劃2021年提升至55萬輛。

單單就產能來看,恆大的速度似乎也並非不可能實現,但主要問題是到目前為止恆大還沒有一款量產車型面世。而根據此前官方表述,恆大恆馳新車將於明年上半年啓動試生產,下半年實現量產。可結合以上所有信息點來看的話,卻是怎麼看怎麼不靠譜。

拿地為造車,還是造車只為拿地?
不過坑再大,各基地投產速度再緩慢,恆大在各地拿地的速度卻並不慢。據報道,僅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間,恆大汽車就拿到了1133萬平方米土地,其中只有半數是工業用地。根據某徵信機構信息,僅恆大新能源投資集團100%控股的35家企業裏,涉及房地產開發經營的公司有20家,比新能源相關公司的14家數量還要多,而且分佈在全國各地。

有人會問,為什麼在國家對土地管控如此嚴格的時期,恆大拿地還能如此順利?其實這算是房地產界的一個共識。企業在地方投資工業產業,在項目好的前提下提出配套住宅土地生活用地,地方政府很多時候都願意接受這種資源置換。

拿地為造車,還是造車只為拿地?
今年9月27日,恆大新能源投資集團旗下的宇鵬生活服務(江蘇)有限公司,以8.64億元的底價拿下了江蘇南通一塊住宅用地,拿下的前提,是其須在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投資新能源產業項目,在36個月內基本完成該項目建設,且項目累計投資不低於100億元,否則須支付5億元違約金。只是在新能源產業項目建成之後,如果造車遇到困難或新車賣不出去,企業是可以變賣工廠和土地的,這時候如果土地升值,恆大不僅不會虧甚至還有得賺。再想一想那十個生產基地,果然是筆好買賣啊。

寶能的情況與恆大相似卻又稍有不同。寶能在全國共規劃了六個汽車生產基地,涵蓋貴陽、西安、廣州、昆明等,累計投資2000多億,規劃總計年產能290萬輛。同時,每處生產基地都涉及了房地產、旅遊、倉儲物流等領域,但跟恆大一樣,目前寶能規劃的六大生產基地裏只有貴陽、西安兩個基地已建成準備投產,其他大部分基地甚至尚未開工。

拿地為造車,還是造車只為拿地?
但相比恆大,寶能唯一好點的情況就是,通過收購觀致汽車與DS品牌,寶能還算有量產車型推出的,如觀致7,只是這款車本身就是在觀致汽車常熟工廠生產的,與寶能拿地規劃的生產基地並沒有任何關係。所以怎麼看都覺得寶能也是在以造車為藉口來低價拿地。

當然了,既然國家發改委都已經點名了,那最終結果如何還是要以國家公佈為準了,只希望不要變成一地雞毛。

圖 | 來源於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90 字。

轉載請註明: 拿地為造車,還是造車只為拿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