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台發佈2022年上半年業績,大賺約298億元,摺合日均賺1.66億元,這個賺錢速度比56.8%的A股公司一年賺的都多。
從公募基金披露的半年報能看出,基金經理早在此前便開始佈局白酒,貴州茅台重回基金重倉股第一的寶座。不過對於白酒行業,市場卻出現了分歧。
1 茅台業績創近三年最佳表現
,細究下來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一方面是水井捨得酒鬼等招商鋪貨型品牌庫存承壓,業績低於預期,引發了市場對中報的擔憂。另一方面,疫情反覆,今年中秋較早,以及部分酒企渠道庫存較高,市場擔憂中秋旺季白酒表現不佳。
二季度疫情影響行業發貨與動銷節奏,渠道承壓,中秋旺季就成了短期行業寄望較高的集中出貨的關鍵節點。再加上中秋除了是消費旺季,也是不少酒企下半年發貨和回款的重要時點。競爭會非常激烈。
而隨着七月白酒的回調,市場已在逐漸消化中報和中秋旺季可能表現不佳的預期。國海證券表示:中長期來看,白酒行業依舊健康,需求端韌性強,主要是庫存端擾動,優秀酒企會保持持續增長。
8月2日晚間,貴州茅台發佈了今年中報。財報顯示,貴州茅台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76.17億元,同比增長17.38%;歸母淨利潤297.94億元,同比增長20.85%。同比來看,營收與歸母淨利潤均保持兩位數增長,2022中報的營收增速遠超過同期的2021、2020兩年,接近2019年的水平。
實話説,今年上半年的大環境對白酒行業並不友好,無論是本就屬於淡季的行情,抑或是疫情的反覆,都對白酒業績產生較大的擾動。而茅台能在環境逆風的情況下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i茅台”數字營銷平台正式上線,給茅台直銷渠道貢獻了很大的力量。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通過“i茅台”數字營銷平台實現酒類不含税收入44.16億元。而“i茅台”是3月31日才試運行(5月19日正式上線),也就是説,短短3個月時間(4-6月),“i茅台”就貢獻了如此大的收入。
2 白酒行業分化:強者恆強
從前不久公募基金披露的半年報看,食品飲料板塊重倉比例止跌上行,達到15.6%,位列於行業第二,僅次於電力設備。
從各細分板塊持倉佔食品飲料行業市值的比例上看,2Q22白酒佔比為83.5%,佔比有所提升。
此外,貴州茅台在二季度取代寧德時代,重回基金重倉股第一的寶座,包括葛蘭在內的多位明星基金經理均對其進行了加倉。
不過,從今年中報公佈的十大股東名單看,機構對貴州茅台也有所分歧。對比今年一季報來看,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十大股東減持的有兩位:侯昊的招商中證白酒,以及華夏上證50基金。
公募基金不僅對貴州茅台存在分歧,整個白酒行業經過疫情之後也出現了分化。全國性品牌茅五瀘汾重倉持股市值佔比有明顯增加,洋河、捨得、古井次之,地區性品牌則變動量級較小,倉位向頭部全國性品牌集中。
長達兩年的疫情導致大眾消費需求降低,各大酒企都受到了挑戰,醬酒熱快速退燒,過去喝酒吃藥的行情已經過去了。
據渠道反饋,三月以來國內疫情反覆對白酒銷售造成一定擾動,特別四五月份受損較為嚴重,疫情下聚飲、宴席等消費場景受到較大限制,終端動銷和需求較為低迷,經銷商/終端庫存壓力相比平時較高,華東、河南等受影響程度相對較高,西南、中部區域相對較好,整體估計本輪疫情影響高於21年。
然而,面對疫情的衝擊,白酒頭部企業應對能力更強,尤其是茅台,其需求韌性較為突出,而次高端、中端白酒受衝擊相對較大,聚飲、宴席等場景損失較多。
整體而言,疫情加速白酒行業分化,頭部白酒企業趁着中小酒企自顧不暇的時候,迅速搶佔市場份額,二三線品牌面臨較大壓力。
3 白酒ETF
茅台在中報裏認為:白酒行業在經歷一段深度結構調整後,正面臨着“新秩序重塑期、新格局形成期、新消費升級期”三期疊加的行業發展新形勢,市場消費需求將會更加向優勢產區、頭部企業和優秀品牌集中、傾斜,行業“馬太效應”越發明顯。
總的來説,白酒行業分化,強者恆強,而行業整體表現要看消費場景能否修復。華創證券表示,市場分歧之下,白酒韌勁不可低估,預期頭部酒企將引領復甦。
目前市場上有一隻專門跟蹤中證酒指數的ETF,規模高達90.66億元。其跟蹤指數白酒純度可以説是非常高的,啤酒和其他酒類只佔了13.8%,其餘權重全給了白酒。
與食品飲料相關的ETF則有4只,其中有3只跟蹤中證細分食品飲料產業主題指數,其白酒佔比達到64.2%。
對於白酒行業下半年的行情,光大證券表示:
六月以來重點市場疫情形勢緩解,消費場景逐步放開,白酒動銷環比恢復,預期二季度多數酒企報表端表現平穩,七月為傳統淡季,估計酒企以推進動銷、消化庫存為主,後續中秋國慶為重點發力階段,若疫情形勢相對穩定,估計需求相比上半年有所提振。
考慮今年中秋國慶雙節錯位拉長消費週期、去年三季度基數較低、部分酒企在二季度控制節奏,預期三季度增長有望提速,多數酒企有望達成全年既定目標。但考慮大環境下終端消費預期或許有所下降、中小企業消費能力受損,估計行業整體基本面較為穩健。
本文源自ETF進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