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質疑中國未能如期履行緩債倡議承諾,事實上,中國的舉措為世界樹立了表率

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

4月7日,二十國集團(G20)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同意延長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到2021年年底,以幫助應對新冠疫情和促進全球經濟復甦。去年10月,中國曾與其他G20成員國作出鄭重承諾,同意將最貧困國家的債務暫緩償付期延長至今年6月。彼時正值新冠疫情全球大暴發,世界經濟遭受重創,一些本就負債累累的不發達國家更是陷入嚴重的經濟衰退。此次G20作出再次延長期限的決定體現了對最貧困國家抗擊疫情和恢復社會經濟的無條件支持。而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最重要的債權國之一,更是為減輕相關國家債務負擔作出了積極貢獻。

但近期卻有美歐智庫發佈聯合報告,質疑中國未能如期履行去年在G20緩債倡議框架下作出的承諾。然而這並非實情。事實上,中國已全面落實G20緩債倡議,緩債金額超13億美元,在G20成員中金額最高。不過,截至今年3月份,只有3個國家公佈了它們獲得中國債務減免的細節,其中包括馬爾代夫2500萬美元,贊比亞1.1億美元,肯尼亞3.78億美元。而中國最大的借款國安哥拉卻尚未公佈具體數額。或許由於部分債務國未及時公開緩債信息,外界才誤會中國未能充分履行承諾。其實早在今年1月份,安哥拉財政部部長就公佈,中國已經給予安哥拉為期三年的債務減免承諾。

美歐質疑中國未能如期履行緩債倡議承諾,事實上,中國的舉措為世界樹立了表率

除了認真落實G20緩債倡議,中國在今年2月份就表示已取消包括博茨瓦納、盧旺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在內的15個非洲國家的無息貸款債務。此外,中國還向不符合G20緩債倡議資格的一些國家提供了救濟,例如厄瓜多爾就獲得了8.91億美元的臨時債務減免。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不遺餘力支援發展中國家經濟建設。據統計,2000年至2017年,中國政府、銀行和私人投資者向非洲國家貸款約1460億美元。同時,中國不斷以實際行動為解決最貧困國家的債務問題提供真誠幫助。但是部分西方媒體卻借中國的善舉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如法國《世界報》去年曾發表題為“中國也應取消非洲債務”的社評,呼籲中國取消非洲債務,為非洲國家鬆綁。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在非洲的債務總規模高達1450億美元。中國的對外援助資金都是中國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要求中國取消如此高額的債權利益既不現實,也不合理。因此,中國更願意通過雙邊談判的渠道為各國量身定製減債方案,以便為債務國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而不是簡單將所有債務一筆勾銷。

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問題本質上是發展問題,世界各主要國家和組織機構都有幫助其擺脱貧困,分享全球發展紅利的責任與義務。在這方面,中國的表現尤其突出。中國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能夠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巨大的出口空間。疫情之下,中國持續擴大進口商品範圍,加大對肉類、糧食、水產品、水果等重要農產品和食品進口,為發展中國家相關產品出口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同時,中國加大直接投資力度,是最不發達國家最大的直接投資來源國。去年11月,第三屆進博會為最不發達國家參展商提供免費標攤、免費運輸展品、舉辦專場供需對接會等一系列服務,幫助發展中國家的特色產品搭乘進博會快車,走進中國市場。中國的行動,真正做到了讓發展中國家分享中國發展紅利。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外債總額中,43%來自私人借貸者,31%來自多邊金融機構,26%來自外國政府和政府擔保的金融機構,中國提供的貸款佔非洲外債總額的比重不到20%。佔比過半的多邊金融機構和商業債券人理應在幫助發展中國家減輕債務負擔問題上擔負更大責任。但目前G20緩債倡議僅針對主權國家政府,並未涵蓋非官方金融機構。因此未來國際多邊組織應更加重視提出和制定針對非官方金融機構的緩債和減債計劃。

中國已通過多年實際行動為國際社會解決最貧困國家的債務問題作出了積極表率。幫助最貧困國家解決生存與發展的問題不僅關乎世界的公平與正義,同時也與其他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因為在全球化背景下,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04 字。

轉載請註明: 美歐質疑中國未能如期履行緩債倡議承諾,事實上,中國的舉措為世界樹立了表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