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我國期貨公司經營業績在4月份明顯下滑。
中國期貨業協會5月2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末,全國150家期貨公司客户權益為13607.19億元,環比增長5.23%,同比增長32.84%。
數據還顯示,4月份,全國期貨公司營業收入26.55億元,同比下降24.51%;手續費收入19.96億元,同比下降4.81%;淨利潤4.89億元,同比下降49.79%。1—4月,全國期貨公司營業收入124.69億元,同比下降2.49%;手續費收入89.01億元,同比增長11.74%;淨利潤31.45億元,同比增長0.12%。
“總的來看,4月份,我國期貨行業各主要經營指標同比和環比均出現大幅下滑。其中,全行業淨利潤下滑最大,同比下滑近50%、環比下滑超60%,同時營業收入和手續費收入也現出大幅下降。”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説明4月份以來,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及周邊經濟帶受疫情衝擊令期貨行業經營出現變化,主要體現為交易活躍下降、新客户開發減少、上門服務與路演減少等情況。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告訴記者,4月份以來,實體企業貿易因疫情因素不斷萎縮,從而導致期貨公司子公司的含權貿易、場外期權等業務也均受到影響。
除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發生疫情對期貨公司業務開發帶來直接和間接影響,導致期貨公司利息收入一降再降之外,浙商期貨北京分公司副總屈曉寧告訴記者,交易所相關支持政策有所收縮也是期貨公司淨利下降的主要原因。
中期協表示,4月淨利潤較3月出現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受利息收入計息方式影響,由於結息日在每季度末,故3月利息收入大幅增加,4月恢復正常水平;二是4月代理交易額下降,導致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下降。
屈曉寧分析認為,按照在上漲行情下交易活躍,振盪和下跌行情下市場交易度下降的規律,4月份市場多數品種高位振盪,缺乏趨勢性行情,市場活躍度下降,進而直接影響了期貨公司的經紀業務收入。
從目前來看,程小勇認為,影響期貨公司經營業績仍受實體經濟走弱、期貨公司創新業務佔比偏低、利息收入不斷降低、交易所返還不穩定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具體來説,第一,實體經濟的走弱將影響商品期貨的成交和持倉,企業投入到期貨市場參與風險管理的資金會因經營壓力而流出;第二,當前我國期貨公司創新業務佔比依舊還是偏低,多數還是依靠經紀業務,而經紀業務需要較好的宏觀經濟環境緩解;第三,隨着國內資金利率持續下行,期貨公司利息收入逐漸大幅下降;第四,交易所每年的返還是不穩定的收入,對期貨公司的業績影響也很大。”程小勇説。
展望5月份,王駿預計,全國期貨行業的整體經營情況仍將處在較低水平,不排除與4月份基本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份全行業經營利潤不太樂觀的情況下,全市場客户權益卻繼續創出新高,突破1.36萬億元,同比和環比均保持增長。對此,王駿表示,這説明我國眾多實體企業和金融機構及個人投資者更加廣泛參與期貨期權市場,一是實體企業利用對沖工具管理企業各類價格風險,二是金融機構利用金融期貨及期權工具對沖國內外資本市場下跌風險。
在程小勇看來,未來期貨公司的經營環境仍存諸多有利因素。具體來看,一是中央對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進一步肯定,近期證監會發布的《關於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功能 支持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和行業加快恢復發展的通知》提到要發揮期貨市場作用,發揮期貨避險功能,助力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和行業企業風險管理;二是期貨和衍生品法進一步對期貨市場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期貨公司在上位法的指導下依託服務實體經濟這個抓手規範發展;三是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逐步得到實體企業認可,為期貨公司新的創收來源;四是期貨公司在資管新規下逐漸完成自主管理轉型,資管產品規模和數量逐漸回升。
中期協數據還顯示,分轄區看,4月份,淨利潤排名前五的地區分別為上海、深圳、重慶、廈門和廣東,淨利潤分別約2.11億元、 0.63億元、0. 5億元、0.43億元、0.42億元,一直排名靠前的北京轄區淨利潤在4月份降為負值,為-156億元。保證金金額排名前五的地區分別為上海、深圳、北京、浙江和廣東,保證金分別為 4995.03億元、 2304.95億元、1695.46億元、 1206.07億元、 950.97億元,其中上海轄區的保證金規模佔全國約36.7%。
“分轄區來看,淨利潤出現虧損的地區除了北京、江蘇和大連之外,基本上都是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例如新疆、雲南、甘肅和黑龍江等地,主要因經濟活力下降導致期貨市場成交不活躍。而北京和江蘇兩地淨利潤大幅下滑可能主要由於疫情影響下期貨公司客户成交額大幅降低。另外,上海轄區期貨公司淨利潤雖仍保持較高的水平,但較去年同期依舊下降了0.4億左右。”程小勇説。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