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60歲教授,即將收穫一個醫療IPO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財經

創業之路會遇到什麼困難,王吉成並沒有想,他只是覺得這條路肯定是對的。

作者 I 劉福娟

報道 I 投資界旗下天天IPO

又一位教授即將站上IPO敲鐘的舞台。

投資界獲悉,本週創新介入醫療器械研發商禾木生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説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它的背後站着一位60歲的科學家和連續創業者——王吉成,從2003年回國創業,王吉成在過去18年親手締造了兩個項目:山東吉威醫療和禾木生物。

作為一家專注於血管介入領域創新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禾木生物產品線十分豐富,覆蓋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及顱內血管狹窄等疾病的治療。它的主要產品之一Afentta顱內血栓抽吸導管是國內第一個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及於中國商業化的抽吸導管。

腦卒中是全球第二大、中國第一大致死性疾病,具有高死亡率、高發病率、高複發率和高致殘率的特點,但我國神經介入醫療器械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市場潛力巨大。一路走來,禾木生物獲得了高瓴創投、三正健康、君聯資本等知名風投機構的支持。

60歲教授創業

一位喜歡獨處的創始人

禾木生物的背後,是一位60歲教授連續創業的故事。

王吉成是一個行動派,不僅是科學家、教授、工程師,還連續兩次創業。在美國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isty高分子材料學系取得博士學位後,王吉成在美國的研究生院校學習工作了9年。

後來,王吉成轉型成為工程師,他先後在雅培、強生等世界頂尖級醫療器械製造公司擔任技術研發和運營管理職務。值得注意的是,他還是前新加坡上市公司Biosensors International Group的全球COO和CEO。

從大學教授轉型到醫療器械公司工程師的頭兩年,王吉成每天都在學習醫學知識,通過看書、參加學術會議、研究病歷等方式,慢慢拼湊出整個圖景。雖然研發過程很複雜,但他的設計理念是大道至簡,這遠比追求複雜精細要困難的多。

2003年,王吉成決定回國創業,創立山東吉威醫療。談及創業的契機,王吉成曾對媒體表示,他看到過很多突發心臟病的病人,需要安裝藥物塗層支架,但價格就讓他們望而卻步。而當時,國內心臟支架技術尚屬空白,國內臨牀使用心臟藥物塗層支架100%依賴進口,一根心臟支架價格在5萬到6萬。要知道,當年國人收入不高,即便是工薪階層也很難負擔。

多年在國外的科研積累,加上在多家上市公司做過科研管理,王吉成對醫療器械領域已經很瞭解。他萌生了創業的念頭——做一款大家都能用得起,質量又好的支架。

創業之路會遇到什麼困難,王吉成並沒有想,他只是覺得這條路肯定是對的。當然,這也成為顛覆心臟支架領域的起點。山東吉威醫療殺入冠脈塗層支架全國市場前三位,研發出的高端心臟藥物塗層支架一舉打破國外同類產品的壟斷,為國內患者減輕醫療負擔100多億元。

而這次創辦禾木生物是受到美國Nelson Hopkins教授的啓發和鼓勵,據悉,Hopkins教授是北美神經介入領域的倡導者。儘管自己一直在關注這個領域,但直到2017年初,在他們聚會時,王吉成才下定決心創辦禾木生物。

禾木生物同樣是一家醫療器械企業,致力於打造中國神經介入創新型平台企業,為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顱內血管狹窄等腦血管病領域提供神經介入整體解決方案。

創業者都是孤獨的,但對王吉成來説,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獨處。從小在大城市長大的王吉成,格外喜歡大海,有時候能在海邊坐上一整晚,開一瓶葡萄酒,獨自在海風中一直坐到天矇矇亮,就是為了給自己時間思考。

累計完成4輪融資

高瓴創投、君聯資本、禮來等入場

禾木生物,如何撐起一個IPO?

作為一家專注於血管介入領域創新解決方案的企業。招股書顯示,禾木生物已在中國及廣泛亞太地區建立全套針對神經血管及外周疾病的創新介入醫療器械。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在基礎設施提升、有能力的醫生人數增加、治療負擔能力提高及政府政策的利好推動下,中國神經介入手術量從2016年9.14萬例以15.8%的複合年增長率增加至2020年的16.42萬例。該手術量預計從2020年起以32.7%的複合年增長率增加至2025年的67.53萬例,並從2025年起進一步以21.4%的複合年增長率增加至2030年的178萬例。

王吉成此前表示,目前國內神經介入市場已有的技術和產品還無法完全滿足臨牀醫生和患者的需求。目前,禾木生物研發管線有22款產品,未來1-2年內能為公司帶來銷售收入的共有7款,而剩餘15款產品仍處於臨牀階段,距離商業化還有一段時間。

在這7款產品中,已經進入商業化的產品有3款,包括TracLine血管內通路導管、FocuStar神經球囊導管─Rx及Afentta顱內血栓抽吸導管。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且未上市的產品有4款,即Privi痔瘡冷卻球囊、抽吸配件管、Mountix微導管及FocusLine外周球囊擴張導管。其中,用於治療痔瘡的Privi痔瘡冷卻球囊是禾木生物唯一一款核心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Afentta顱內血栓抽吸導管是國內第一個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及應用於中國商業化的抽吸導管。其他主要產品088型號HMC1-NAS顱內血栓抽吸導管一旦獲批,也可能是市場上各抽吸導管中具備全球最大遠端內徑的抽吸導管。

2020年4月開始,禾木生物將首個產品TracLine血管內通路導管商業化,併產生收益。2021年4月及7月分別將FocuStar神經球囊導管-Rx及Afentta顱內血栓抽吸導管商業化。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及截至2021年5月31日,禾木生物的收入分別為283.9萬元及58.1萬元。而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及2021年5月31日,禾木生物的期內虧損分別為1.21億元、6.15億元及2.44億元。

一路走來,禾木生物獲得了多家風投機構的支持。招股書顯示,IPO前,禾木生物已完成四輪融資,共累計融資1.38億美元(摺合成人民幣近9億元),吸引了包括高瓴、三正健康投資、君聯、禮來等十餘家投資機構。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10月,禾木生物完成數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君聯資本、三正健康投資等跟投。在今年年初剛完成5,000萬美元C輪融資,並且估值提升至4.56億美元(折讓人民幣29.5億元)。

“王吉成博士曾經是美國頂級學府的高分子材料學教授,大型跨國醫療企業的管理者和成功的連續創業者。在第一次交流中,我就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對科技創新的熱愛,對醫療產業的洞察,和對價值創造的理解,這與高瓴堅持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持續創造價值的理念不謀而合”,談及和禾木生物王吉成的淵源,高瓴聯席首席投資官、合夥人易諾青曾表示。

醫療器械領域是一個特別綜合的學科,醫療器械領域成功的創業者特別需要綜合背景,包括材料學、機械、物理、化學、醫學和生物學等,要將所有的知識綜合起來,才能做出真正能夠幫到臨牀的器械。在研發器械時,不僅要弄明白臨牀到底需要什麼,還要對目標人羣進行深入研究。對王吉成和團隊來説,漫漫征途,上市只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