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高端和超高端啤酒老大百威亞太(01876.HK)發佈了國內啤酒行業最早的一份2021年財報,公司一改去年增速下跌頹勢,無論營收還是盈利水平均實現同比兩位數增長。在疫情反覆下,用了兩年,百威亞太才追上了自己疫情前2019年的盈利水平。
但走得更快的是中國啤酒企業。
“過去三年我們做了5年的事情。”華潤啤酒(00291.HK)首席執行官侯孝海曾在去年雪花啤酒召開的首屆全國渠道夥伴大會上説,雪花啤酒再也不是隻掙十幾億、二十億的公司了,到底能掙多少錢他也不知道,但知道的是明年比今年多、後年比明年多。
過去兩年,青島啤酒(600600.SH)淨利潤先跨過20億元門檻,再邁過30億元大關。業績預告表明,去年,其淨利潤接近2019年的兩倍;華潤啤酒從2019年的股東應占溢利13億元,到去年翻了3倍。
無論是國內啤酒銷量最大的雪花啤酒,還是溢價能力更高的青島啤酒,和百威亞太的盈利水平差距依然很大。就上市公司之間比較,以前隔着巨大的利潤之河,一場疫情下來,差距縮小。中國是百威亞太最大的市場和利潤來源,儘管財報沒有公佈去年中國市場的盈利狀況,但包括中國在內,亞太西部的正常化除息税折舊攤銷前盈利為1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14億元左右。
侯孝海放出豪言,到2025年,雪花啤酒的高端市場份額、利潤和市值將超越目前的對手。
2021年被行業公認為啤酒高端化元年。但疫情讓百威亞太深受重創,如今,百威亞太已恢復元氣。未來三年,銷量之王雪花啤酒和利潤之王百威亞太的攻和守結局如何?
好戲才剛剛開鑼。
百威亞太追平兩年前的自己
疫情發生以來,説百威亞太是受影響最大的啤酒上市公司,一點也不為過。
2020年的成績單顯示,當年,百威亞太無論營收、盈利和啤酒銷量均同比雙位數下降,尤其是正常化除息税折舊攤銷前盈利為15.8億美元,同比下滑24%。中國市場相對來説好一點,但正常化除息税折舊攤銷前盈利也同比下滑20%。正常化除息税折舊攤銷前盈利是百威亞太衡量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 扣除了非控股權益、所得税開支、分佔聯營公司業績、財務成本淨額、非經常性項目等的影響。
由於疫情對聚集性飲酒場合限制,國內啤酒上市公司銷量大多數都同比下滑,但下滑程度均為個位數。百威亞太在2020年的下滑勢頭卻超過了因高管被立案調查,人事動盪影響業績的燕京啤酒(000729.SZ)。
究其原因,與百威亞太定位高端和超高端,啤酒在高端餐飲和夜場消費場合飲用,因此受疫情影響最大相關。尤其是2020年2月至4月,高端餐飲渠道面對最嚴格的COVID-19相關限制措施,導致百威亞太的銷量、收入及正常化除息税折舊攤銷前盈利同比跌幅超過100%。
疫情於2019年底暴發,直到去年隨着在中國、韓國、印度的業績復甦,百威亞太的主要經營指標才追平了疫情前。
財報顯示,去年,百威亞太在高端化的帶動下,實現營收67.9億美元,同比增長接近15%,正常化除息税折舊攤銷前盈利為21.4億美元,同比增長27%,實現啤酒銷量878萬千升,同比增長8%。
回到2019年。該公司實現營收65.46億美元,同比增長1.8%,正常化除息税折舊攤銷前盈利為21.2億美元,同比增長11%。此後兩年百威亞太幾乎沒有新增盈利。
但該公司稱,在中國,去年的年度收入和正常化除息税折舊攤銷前盈利均高於疫情前水平。去年,百威亞太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和盈利分別同比增長18%和29%左右,啤酒銷量同比增長9%,成為其引領增長最快的市場。
百威亞太將其歸結為堅持高端化和創新帶來的結果。在中國,百威品牌在現有和擴張中市場同比雙位數增長;哈爾濱啤酒實現了從核心及實惠品牌到核心+品牌的消費升級,實現高個位數銷量增長;以科羅娜、藍妹和福佳為代表,百威亞太在超高端市場也取得雙位數增長。
今年春節比往年提前,經銷商打款提貨積極。百威亞太財報表示,去年第四季度,該公司在中國的銷量、收入、正常化除息税折舊攤銷前盈利及市場份額均取得顯著增長,主要原因是有效的收入管理措施、較早的中國農曆春節和較低的基期比較數字。
營收和利潤是恢復了。但百威亞太啤酒銷量的增長遠遠慢於該公司營收和盈利水平的恢復。去年,百威亞太的啤酒銷量為878萬千升,同比增長8%,並未回到2019年931萬千升的水平。
事實上,早在去年上半年,百威亞太的營收和盈利和2019年上半年相比已基本持平,但去年第二季度,該公司啤酒銷量為250萬千升,同比下降近4%。到去年第三季度,由於廣東、福建散發疫情的影響,它在中國的啤酒銷量同比下滑7%。直到第四季度的銷量在百威亞太全年的銷量曲線中才重新昂揚向上。
百威亞太的啤酒銷量和行業趨勢保持一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我國規模以上啤酒企業共實現產量3562萬千升,同比增長5.6%。2019年,我國啤酒產量為3765萬千升。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啤酒銷量兩年來消失了200萬千升。
大單品PK創新能力
年報尚未發佈,但國內華潤啤酒、青島啤酒、重慶啤酒(600132.SH)和珠江啤酒(002461.SZ)的業績預告表明,去年,國內大部分啤酒上市公司的日子相當好過,和2020年相比,營收和淨利潤均實現攀升。
去年,青島啤酒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1.5億元,同比增長43%,淨利潤接近2019年的兩倍;華潤啤酒預告,去年股東應占溢利44億元-47億元,同比增長110%-124%,是2019年的3倍。連續兩年,國有啤酒上市公司的利潤規模創下歷史新高。
青島啤酒和華潤啤酒均表示,公司去年的盈利裏,均包含了部分土地收益,分別是土地徵收的補償款和搬遷税後補償。但刨去該部分非經常損益,兩大企業均延續了自2020年以來淨利潤的雙位數高增長。
結構提升是疫情後啤酒行業利潤上升的主要邏輯,背後是消費升級帶來的品質需求、多元化需求和個性化需求。
把結構攤開來看,裏面有兩大引擎:一是大單品,二是多元化和個性化產品。誰能發動好這兩大引擎,誰的利潤增長就最快。
先看大單品。
侯孝海就意識到,要在高端市場一決勝負,大單品是重要選項。
在高端啤酒市場,百威啤酒就是年銷量百萬千升以上的大單品。但疫情初始,嚴重依賴高端餐飲和夜場渠道的百威品牌在啤酒旺季失利,從而拉低2020年業績,給國產啤酒騰出了高端化發展空間。
到去年上半年,華潤啤酒的次高端及以上產品(該公司指零售價8元以上)首次賣了100萬千升,同比增長50%。“產品結構提升太快!”侯孝海在業績中期發佈會上就表示,這完全超出預期。
同樣,青島啤酒在去年上半年,主品牌青島啤酒高檔以上產品銷量同比增長41%,遠遠超過整體銷量增速。
但競爭態勢瞬息萬變。隨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費場景逐步恢復,百威品牌強者歸來。去年,百威亞太推出的新品百威金尊定位高端中菜館和聚餐慶祝場合,銷量同比增長超過50%。
因此,在大單品角逐這場戲中,侯孝海認為,在消費升級下,“喝好酒”成為共識,未來會有3-4個百萬千升級的啤酒品牌陸續出現。雪花純生、超級勇闖和喜力將在3-5年內衝線。
再看多元化和個性化產品,這是啤酒高端化的另一個利潤增長引擎。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理事長何勇説,90後和00後將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他們對產品有了更高的認知,敢於嚐鮮,願意為美好的場景和極致體驗買單。
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背後,其實是各大啤酒企業的創新能力PK。
從口味開發上,百威亞太和嘉士伯等國際品牌優勢明顯。
百威亞太針對日漸擴大的“她經濟”,推出多種果味啤酒,包括福佳果味啤酒和科羅娜海鹽番石榴果味啤酒。去年,福佳果味啤酒系列銷量翻倍,支撐超高端產品雙位數增長。電商渠道方面,百威亞太推出的百威迷X果味啤酒在618電商購物節期間在食品飲料類名列第一。
此外,百威亞太還大幅增加紅牛(Red Bull)的經銷點,跨界投資即飲飲料品牌MissBerry,該品牌專為女性和Z世代消費者打造多款果酒。去年,百威亞太還宣佈計劃在福建莆田興建新的精釀啤酒廠。
嘉士伯在華啤酒資產整體上市後,重慶啤酒擁有了果味啤酒1664、精釀啤酒格林堡、京A、布魯克林等高端品牌,還開發了夏日紛等飲料。去年,重慶啤酒在重慶開出第一家啤酒特色火鍋店,賣起了現調雞尾酒。
但國產啤酒毫不示弱。超高端啤酒作為個性化品種,去年由華潤啤酒率先破局,青島啤酒、百威亞太迅速跟進。
創新能力遠不止產品本身。在數字化創新、渠道創新、供應鏈創新和廠商關係創新上,啤酒行業尚未決出勝負。由此看來,到2025年“十四五”末,中國啤酒行業的競爭格局,完全有可能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