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或已進入保險時代,誰在守護中產家庭的財富夢想?
人們延續數千年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正在保險業的守護下煥發新生。
出品 | 子彈財經
美國作家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黑天鵝》一書中寫到——那些看上去似乎不在正常概率範圍內、遠遠超出你的想象,你認為一輩子都不可能發生的風險,事實上它們的確會發生,而且比你所想到的要頻繁得多,比如:火車會出軌,飛機會失事,甚至有人會遭受雷劈。
回望2020這一年,用“黑天鵝與灰犀牛並存”作為總結或許再合適不過了。當各類風險因素不斷疊加,最先引發感知的便是“萬業之王”金融領域。眼下,全球經濟正陷入了一種持續的、劇烈的變局之中,只有在不確定性中尋求合理的確定性,才有機會熬過寒冬。
聚焦至小家庭中,多數國人都經歷過股市的跌宕與樓市的高攀,顯然,基於前述兩類投資方式的“躺賺”時代已成往事。面對諸多不確定性,人們如何在風險抗衡和財務積累中做出平衡?如何進一步拓寬人生的安全邊界?如何將努力積累下來的財富傳承下去?
資產配置,成為最好的一種答案。
1、資產配置信奉“長期主義”
我們必須要承認,現實世界是一個存在“預期收益和標準差”的世界,這與大多數人希望的那種“不承擔風險就能賺到大錢”美好願念,有着極大的鴻溝。
正因如此,在權衡“如何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讓家庭資產跑贏‘通脹’實現保值增值,亦或是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堵住家庭財務漏洞”之前,我們最先應該做的,是來重新認識一下“風險”的概念。
所謂風險,是指圍繞預期收益而客觀存在的上漲或下跌的可能性。站在投資和資產配置的角度,風險可以歸為兩類:通貨膨脹的風險和收益波動(收益為負可損失本金)的風險。
這兩類風險是有區別的。通脹的風險自然是越小越好,誰都希望保持充足的貨幣購買力;而收益波動的風險則是人們需要承擔和規劃控制的,畢竟,大量前人的經驗都在述説這樣一個真相,就是風險和收益往往是同源的。
從這個角度來説,現實生活中,不管是新出現的擇時大師,還是標榜能夠擊敗某個收益高位的投資理念,資產配置真正的價值並非是“消除”風險,而是通過組合分散風險,讓人們在可承受的風險值的基礎上獲得長期、穩定的回報。
作為國內新崛起的一類羣體,大部分新中產的收入水平讓其具備了資產配置的可能性,這也讓這一理念逐步普及開來。然而整體來看,無論是添置保險,還是購買基金、理財,亦或是投資股票、虛擬貨幣等等,很大程度上,資產配置的方式往往與宏觀經濟的走勢密切相關。
放眼全球市場,繼美聯儲去年三次降息之後,進入2020年以來,全球已有30多個經濟體相繼宣佈降息,很多國家甚至採取了零利率甚至負利率。國內方面,儘管眼下尚未出現零利率或負利率,但不難預測的是,金融市場已進入一箇中長期的低利率時代。
根據過往的投資經驗,在經濟形勢向好之時,投資股票和大宗商品可能更能分享經濟增長的紅利;但當經濟形勢處於疲軟或多不確定因素時,除了適度增加黃金、債權等避險資產之外,保險更晉升為一個新的選擇。
其一,注重家庭資產的均衡性,可增加一些基金、保險類產品的投入比例。特別是對一些高淨值家庭,“保險+信託”的組合模式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成為這類人羣養老規劃、財富傳承的標配。
其二,重視資產配置節奏的調整。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個個人LP,某個“風口產業”突然出現了一些優質項目的投資機會,能力範疇內其實也是可以考慮的,畢竟在某種角度上,股權投資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間。
總體來説,低利率時代中的家庭資產配置,還是應以穩健為主,降低激進預期,把投資理念理性切換至為“長期主義”上來。
2、資產配置或已進入保險時代
事實上,對於家庭資產配置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並非是近年來才興起的事情。此前,最廣為人知的便是“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因將必要消費、重疾保障、投資投機、保本及養老幾項按照實際收入的10%、20%、30%和40%進行分配,也被稱為“一二三四配置法”。
只不過,眼下“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頻發,這種狀態迫使人們從追逐利益,迴歸於拓寬人生安全邊界。加之2020年疫情的突然爆發,越來越多人開始購買各類保險產品用來傍身,這或許是為數不大的因疫情所產生的比較積極的一面。
儘管保險是近一百年多來才發展起來的一種金融服務,然而追溯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人們其實在古代就產生了對在意之物要有保障的潛意識。
翻看成語詞典,與此有關的詞句其實有很多:諸如“防患於未然”“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等等;甚至連下個象棋,都要“舉一看二觀三”。
時至今日,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無備積患,是風險的危害;有備無患,是保險的價值。作為人們生活的剛需之一,保險已從最早的對健康、生命的保障逐漸進階至財富傳承這一歷史階段。甚至有經濟專家大膽預測,資產配置或已進入保險時代。
事實上,保險是少有的可以“和時間做朋友”的金融產品,它主張的是抵抗風險和長期投入,在跨越10年、20年,甚至是終身時間線的過程中,幫助人們做到“未雨綢繆”,除了在未來可能遇到極端風險的情況下及時彌補現金流缺口,更逐漸強調財富傳承的價值。
|| 健康風險
作為一款全功能年金險計劃,該產品涵蓋三大險種,除了主險年金險和“以資產負債匹配為原則”的萬能險之外,最重要的是附加輕症倍護疾病保險的責任,可保50種輕症疾病。為了讓更多老年人享受保險普惠,該產品對投保年齡放寬到了75歲。
|| 利率風險
全球降息潮中,不止存款產品,各類金融產品的收益率均處於下滑趨勢,鎖定一個合適的固定收益,可以更好地應對利率風險。年金險最擅長的就是這個方面,它可以在未來十數年、甚至幾十年裏,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保障生活質量。
某種角度上,保險產品或許無法帶給人們最靈活的存取功能,也無法給予人們那些不切實際的投機回報,然而基於保險本身的服務邏輯,它能帶給人們除了對健康、壽命的保障能力之外,更能夠讓人們進行財富保全和傳承。
3、保險:詮釋另類“傳世精神”
古往今來,不管是祖上傳載下來的家書,還是除夕夜辭歲辟邪的虎枕,國人骨子裏大多依賴着某種精神或某種信仰,而西方文明中則更傾向於依託於制度和資本。兩種風格傳承至今,各有各的底藴。
進入現代社會,過度依賴精神與文化,缺少實質性的物質激勵,會在一定程度上不斷削弱人們將某件事情堅持下去的信心和底氣。因此,在傳承(特別是財富傳承)方面,制度的作用其實要遠大於文化,因為制度是約束,同時還具有明確的保障和激勵措施。
保險,天然就具備這樣“惜福、愛己、傳業”的價值觀。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最珍貴的“人生寶藏”無外乎就是健康和財富。沒有人希望在自己或家庭成員發生意外情況時束手無策,被動接受命運的審判,只有主動規劃、提前尋求專業機構的指導,才能更加從地容面對人生中的起起伏伏。
如果説,透過產品可以看到本質,那麼保險產業正向公眾展現的,不僅僅是他們自身對金融服務的敬畏和對市場的感恩,更是與公益慈善、網絡互助等形式形成合力,將這樣的普世精神傳導下去。
普世最重要的一面,就是普惠。
一方面,保險金交由專業團隊代為管理,這實際上也在很大程度上,免除了自身被那些“假創新噱頭、行騙割韭菜”的企業所矇蔽,從而遭受財富損失;
另一方面,在“消費主義”大行其道的當下,人們可以通過持續的積累,以及真實的複利回報,逐漸構建起科學的財商體系,並在生活中更多場景下學以所用。
作為經營“不確定性”的一種存在,保險產業背後所詮釋的深意,其實也是國人所看重的另一類“傳世寶”精神。從過往中汲取養分,將充滿人文底色的生活理念傳遞給更多人們及他們身後的家庭,是以平安人壽為代表的險企們努力的方向。
令人欣慰的是,人們延續數千年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正在保險業的守護下煥發新生。
*文中配圖來自:攝圖網,基於VRF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