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擴大高達2.3倍,明源雲(00909)或許真的不行了。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近日明源雲發佈2022年盈警,預計股東淨利潤虧損11.4-11.8億元,相比於2021年同期虧損擴大2.3-2.4倍。該公司稱業績虧損主要是受疫情及房地產受負面衝擊,客户出現部分項目推遲開盤及停工,導致收入確認受到影響。受此影響其股價連續大跌,今年跌幅已近三成。
實際上,按半年度看,該公司於2022年下半年虧損5.78-6.18億元,連續三個半年度虧損超過5億元,累計虧損超過16億元,佔比淨資產超過30%。按這樣的虧損速度,50多億的淨資產都不夠虧的,且今年收入下滑,成長性中斷,長期投資者可能會有拋售行為,估值或將加速下行。
前景未明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明源雲主要提供企業級ERP 解決方案及 SaaS 產品,但這兩塊業務基本都是在服務房地產公司。房地產行業近幾年都不太景氣,2017年銷售額增速開始放緩,2019年繼續放緩至單位數,2021年房地產因高負債問題頻繁出現暴雷,2022年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近40%,銷售額下降26.7%。
不過明源雲2017-2021年收入基本保持中高雙位數的增速,ERP解決方案及SaaS產品複合增速分別為20.63%及65.35%,比客户行業(房地產銷售額)分別高出12.63個及57.35個百分點,2022年上半年下滑9.5%,比客户行業要低得多。該公司收入逆勢高增長確實是加分項,但換來的是2020年開始就一直在虧損。
該公司業務核心已從ERP解決方案轉移到SaaS產品,2020年SaaS產品收入貢獻就超過了ERP解決方案,2022年上半年達到75%,預計全年差別不大。而SaaS產品主要有載體包括明源雲客、明源雲鏈及明源雲採購,付費客户基本均為房地產開發商,收費模式也基本為合約期內的訂閲費。
SaaS業務前景並不樂觀,主要依賴於房地產行業:一是房地產行業前景,去年疫情反覆、房企融資偏緊,及需求不足導致大跌,今年2月銷售額逆勢增長,這是好的現象,但不宜樂觀,行業仍處於衰退週期;二是房地產數字化滲透率仍很低,且數字化投入取決於經營情況,若行業持續萎靡,投入將更加謹慎,甚至削減原有的數字化開支。
扭虧存疑
明源雲SaaS業務毛利率很高,往年超過90%,驅動整體毛利率超80%,2022年上半年ERP業務毛利率下降26.8個百分點,但在SaaS業務驅動下,整體毛利率達80.2%。這麼高的毛利率該公司為何還虧呢?其實是各項費用過高導致,其中銷售費用及行政費用率合計就超過了毛利率水平,2022年上半年達91.3%,而研發費用率44.61%,想要扭虧並非易事。
實際上,SaaS行業(參照同行)毛利率都很高,一般都在60%-70%,明源雲處於領先水平,後期提升空間不大,行業的銷售及行政費用率大概在50-60%,該公司在這兩塊遠高於行業水平。房地產行業不樂觀,需求預期弱,毛利率預計將被壓縮,各項費用優化難度大,預計2023年仍維持虧損狀態。
不過淨利潤因會計因素會有調整差距,那麼以核心利潤(EBITDA)看是否比較好的還原公司盈利能力呢?其實該公司作為軟件行業,折舊攤銷數額往年都很低,EBITDA和淨利潤差距不大,以半年度看,2021.H1/2021.H2/2022H1的EBITDA值分別為1.5億元、-7.2億元及-5.5億元,預計2022.H1也將虧損超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券商沒那麼悲觀,比如中金公司研報認為公司虧損幅度大於其及市場預期,但房地產政策端積極信號頻出,行業步入復甦通道,2023 年虧損幅度有望收窄。其實房地產不確定比較大,政策利好對購房消費驅動有限,即便看好的券商仍然標註風險點,即房地產表現不及預期。
拐點難尋
明源雲這幾年大概率應該是沒什麼大行情了。主要基於三點:一是SAAS板塊仍處於低谷期,行業虧損未見好轉,資金不願長期佈局;政策及數據對短線影響較大,房地產政策雖然有利好,但行業數據仍可能不足預期,購房情緒低迷持續壓制估值提升;三是短期內公司難以扭轉虧損局面,且收入可能步入下坡路。
該公司目前的PB估值為1.5倍,但該公司以連續三個半年超5億元的淨虧損,如果未來幾年仍虧損,淨資產將持續被消耗,PB值將越來越高,且對比板塊看,目前估值並不便宜。該公司曾於去年9月份持續回購股份,累計回購達6628.8萬股,然而股價依然下跌,9-10月份累計跌幅45%。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11月份房企融資利好頻出,南向炒作資金瘋狂湧入,造就了其3個月的交易“繁榮”,股價大幅反彈,但好景不長,今年2月股價開始下跌,截止目前股價幾乎打回原形。拉長週期看,該公司於2021年2月最高價達60.6港元,而如今跌到4.97港元,跌幅高達92%。
明源雲想要提高估值,必須擺脱對房地產行業的依賴,進入新的行業領域,重新把業績拉回到成長通道,同時運營費用需要優化,提高盈利預期。但以該公司目前的處境看,業績期望低,市值也沒有低估,謹防掉入估值拐點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