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所有銀行而言,最大的資產就是信用。無論是銀行還是其他金融機構,資本市場對其進行估值定價的核心在於信用的問題,一旦信用發生了動搖,自然會引發儲户們的擠兑。
瑞士信貸成為新的風暴眼
當地時間3月14日,瑞士信貸官網發佈年度報告,稱在2022財年和2021財年的報告程序中發現“重大缺陷”,事關未能在財務報表中設計和維持有效的風險評估,並正在採取補救措施。
年報顯示,2022年全年瑞士信貸報告的税前損失為32.58億瑞士法郎,歸屬於股東的淨虧損為72.93億瑞士法郎。
與此同時,其最大股東沙特國家銀行稱因監管限制,無法提供更多資金支持。
在此背景下,瑞士信貸的一年期信用違約互換(CDS)飆升至近1000基點。這説明市場投資者認為瑞士信貸出現違約或者破產這樣的信用事件可能性已經很大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瑞士監管部門火速出手了。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3月15日晚,瑞士國家銀行和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就市場不確定性發表聯合聲明稱,美國某些銀行的問題不會對瑞士金融市場構成直接蔓延風險。瑞士信貸滿足對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和流動性要求。如有必要,瑞士國家銀行將向瑞信提供流動性支持。
瑞士信貸規模遠大於硅谷銀行
可以看到比起美國監管部門上週的反應,瑞士監管部門的反應要快的多。原因在於,比起硅谷銀行,瑞士信貸如果倒閉,其所產生的影響將遠大於硅谷銀行。
瑞士信貸是僅次於瑞銀集團的瑞士第二大銀行,是國際金融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業務遍及歐洲、亞洲和北美,到2022年底,它的資產約為5800億美元,是上週倒閉的硅谷銀行規模的兩倍多。
公司私人銀行業務位於行業頂尖,截至 2021 年,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Scorpio Partnership 發佈的《全球私人銀行基準報告》顯示,瑞士信貸在私人銀行領域的財富管理規模已經超過了 UBS,達到了 1.6 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 4 名。
根據雷曼兄弟倒閉後製定的國際銀行規則,瑞信被歸類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金融機構”。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如果要拿國內銀行來類比的話,硅谷銀行只是一家有區域限制的城商行,而瑞士信貸則是相當於四大行。
並且,瑞士央行去年的一份報告稱,瑞士信貸大約70%的資產負債表在國外。在瑞士境內,截至2021年底,它佔瑞士國內貸款的13%和國內存款的14%。
所以其一旦倒下,給世界帶來的影響將遠超硅谷銀行。
核心問題在於儲户喪失安全感
那麼如此大的銀行是怎麼走到今天這樣的窘境呢?
回顧瑞士信貸過去10年的盈利表現能夠看到,公司收入增長的瓶頸其實由來已久,自 2014年達到 245億瑞郎的淨營收後便呈現逐步下行態勢。
2021 年,公司踩雷包括Archegos 爆倉與Greensill 倒閉事件,在這兩起事件中,瑞士信貸分別受損55億與17億美元。財報的虧損疊加聲譽風險暴露使得公司收入增長進一步陷入困境。
從 2021 年至今的收入增長能夠看到,如果説 21 年主要是由於風險事件的損失計提導致的下滑,那麼在進入 22 年後,瑞士信貸則是面臨了各業務條線的全面萎縮。
那麼在2022年,瑞士信貸發生了什麼事呢?
瑞士的銀行業,在歷史上有着“為儲户保密”的美名, 所以全球的黑錢都湧入瑞士。
而在2022年初,黑客曝光了瑞士信貸超過1.8萬個賬户信息,其中涉及的客户包括腐敗分子、欺詐犯等等,令人瞠目結舌。黑金儲户信息公佈於眾後,大量黑色資金被立即從瑞信轉走了。
與此同時,俄烏衝突後,瑞士銀行中立的面具也被扯下。眾所周知,瑞士是中立國家,全世界各國的富豪,都喜歡把錢存在瑞士的銀行。
背後的邏輯也很簡單,既然是中立國,大家理所當然的認為不論外面世界怎麼亂,瑞士都不會選邊站,那資金放在這裏自然也是最安全的。
但在歐美國家宣佈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之後,瑞士也放棄了中立的立場,瑞信集團更是宣佈,將凍結俄羅斯客户在瑞信的資產,合計高達100億瑞郎,換算成人民幣大約是710億。
也是在2022年這一年,瑞士信貸的資產從2021年的8000多億美元直接降到2022年底的5000多億美元。資金及同業存款從2021年的1802億,降到2022年底的748億美元,大降近60%。
美聯儲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説瑞信自身的操作為自己埋下了禍根,那麼美聯儲的操作可能令瑞士信貸愈發失去轉圜的餘地。
在美聯儲大放水的寬鬆週期,瑞士信貸這樣的問題銀行,可能還能多撐一撐,因為只要能借新還舊,總能強撐下去。
但現在是美聯儲激進加息的週期,就會大大暴露這些銀行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前不是問題的問題,現在也會被放大。
並且在美聯儲加息週期中,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巨大,一旦投行的一些投資出現失敗,動輒就是鉅額虧損,更容易成為壓垮這些銀行和投行的巨石。
因此綜合來看,瑞士信貸事件根本原因是其信用的喪失,而美聯儲加息又將所有的問題放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