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樂華上市“急剎車”,藝人經紀難賺錢還是影視行業停滯?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財經

撰文 | 小不董

編輯 | 李信馬

題圖 | IC Photo

9月2日,樂華娛樂公告稱,鑑於現行市況,經徵詢聯席全球協調人後,決定全球發售延遲。

樂華娛樂股份此前於2022年8月24日至31日招股,原定於9月7日上午九時在聯交所開始買賣,發行價格區間為每股6.80至8.50港元。本次IPO,樂華娛樂預計發行1.33億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1325.60萬股,國際發售1.19億股。

根據新浪財經報道,有樂華娛樂消息人士表示,面對全球性通貨膨脹及疫情等因素影響,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加之恆指持續下挫、新股大量破發,樂華娛樂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暫緩本次港股IPO,9月7日正式登陸港交所的計劃擱淺。

實際上早在2015年9月,樂華娛樂就曾在新三板掛牌上市,被稱為“藝人經紀第一股”,而後樂華娛樂試圖通過借殼共達電聲在A股上市,但因未完成利潤要求宣告失敗。2018年3月9日,樂華娛樂探索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方案,2021年5月26日,自願終止上市前輔導。

3月9日,樂華娛樂再次向港交所正式提交上市申請。港交所官網8月7日顯示,樂華娛樂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中信建投國際、招商證券國際為聯席保薦人,期望於9月正式在港主板掛牌上市。

樂華娛樂表示,延遲全球發售的決定並無影響公司的目前業務,且公司致力發展及擴充業務。同時,公司及聯席全球協調人正在審慎評估有關全球發售及上市的更新時間表。

離上市就差“臨門一腳”卻“急剎車”,讓人不禁想問,樂華又怎麼了?

01. 樂華上市之路坎坷,

是因為藝人難掙錢了?

樂華娛樂近三年營業收入、毛利及淨利潤均呈上升趨勢。

2019年-2021年三年時間,樂華娛樂總收入28個億,而藝人管理、音樂IP製作及運營和泛娛樂業務三項主營業務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明顯是藝人管理業務。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樂華娛樂委託的獨立行業顧問),在中國高度分散的藝人管理市場中,就2021年藝人管理收入而言,樂華娛樂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為1.9%。

2022年前4個月,樂華娛樂的營收從2021年同期的3.41億元增至3.53億元;不過毛利從去年同期的1.79億元降至1.56億元;淨利潤則從2021年同期的1.11億元減少至0.81億元。不過對比市場整體表現來看,依舊還算不錯。

樂華上市的腳步減緩,有可能是受了政策影響。

李想導演近日在微博上發表了有關於廣電總局對於影視劇政策整改的消息,其中提到:凡是唱跳綜藝偶像,不要做男一女一,所有流量明星不能演重大的題材。有網友評論認為“太假”、“造謠”,但行業政策確實在慢慢收緊,未來具體措施還是應以官方政策為準。

圖片來源:微博

偶像從選秀綜藝出道後去演戲,彷彿已經成為行業默認的發展方式,但商業上可行並不意味着就是最好的方式,即使是靠選秀大火的偶像,主演的影視劇作品也不一定被觀眾買賬。孟美岐的《誅仙1》豆瓣評分4.5,評論清一色的“這不是誅仙,是誅心”、“服化道辣的沒眼看,選角也是開玩笑”;吳宣儀的《斗羅大陸》評分6.3,反響也是平平。

圖片來源:豆瓣

截至招股書的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樂華娛樂擁有66名簽約藝人及71名入選該公司的專業訓練生計劃的優秀訓練生。如果説廣電總局對於流量明星的要求真的愈加嚴格 ,那樂華所培養的唱跳藝人將失去一條賺錢的道路。

不只是唱跳偶像,影視藝人可能也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管控。資深編劇汪海林9月1日發文,透露廣電總局的最新指令:“楊穎不能再署名Angelababy,辣目洋子也必須叫個中文名,是廣電總局的要求,叫外文名或近似外文名的藝名,將不被允許。”

圖片來源:微博

實際上,在汪海林發文前不久,一直被質疑藝名是模仿日本名字的女星辣目洋子,就發微博宣佈用回本名“李嘉琦”,似乎也是在響應廣電總局的指令。

圖片來源:微博

為什麼明星要改名?或許是避免崇洋媚外的可能,又或許是為減少炒作的噱頭,假如廣電總局真有這方面的考量,那麼改名就只是“前菜”,對於娛樂圈真正的整改將會接踵而至,對於“飯圈”的亂象整頓是必然的。

那麼之前受益越多的,接下來受到的打擊可能就越大。

02. 偶像難做,

樂華以後怎麼走?

中國經紀市場本身就碎片化嚴重,且經紀公司的收入跟藝人脱不開關係,但人又是最難掌握的,藝人能否火起來就是“三分靠打拼,七分靠運氣”,而成為當紅藝人後,也許爆出一則緋聞就又會被“打回原形”。

樂華娛樂一直在堅持練習生培養,近日官宣的新男團BOYHOOD卻在微博上被網友羣嘲“報看”、“好醜”,甚至有人説王一博全年無休賺的錢是拿給樂華養小糊團的嗎?新團體藝人在沒拿出成績的情況下,不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圖片來源:微博

那麼除了藝人經紀,樂華還能做什麼呢?

樂華十三週年的紀念視頻中提到:“泛娛樂業務是樂華的主營業務之一,同時廣泛佈局虛擬藝人的賽道,這也是公司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在這方面樂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希望能在元宇宙中建立一個全新的樂華娛樂。”

樂華娛樂現如今有三個虛擬藝人團體,分別是:A-SOUL(2020年11月推出)、量子少年(2021年12月推出)、EOE(2022年7月推出),在BILIBILI上的粉絲量分別為32.5萬、3.5萬、6.6萬。

對於虛擬偶像,觀眾態度並不完全一邊倒,有人認為“量子少年應該是懂量子力學的少年,應該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出,而不是這個公司”、也有粉絲站在客觀角度認為“A-SOUL現在的女粉不到10%,虛擬偶像的女性向市場應該大有可為”,但是虛擬偶像在團體視頻中也是千篇一律的先談努力和夢想,聽起來特別像選秀節目中,短短的練習時長卻有大大夢想的選手們。

圖片來源:知乎

虛擬偶像是把雙刃劍,形象永不塌房的同時,也面臨着技術和成本上的制約。如果真的比拼技術,那未來和樂華競爭的跨界互聯網巨頭可就太多了,發展前景未必有多樂觀,除非樂華在這一新的市場中,找到了真正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徑和生態位。

樂華上市之路坎坷,既有其自身業務的原因,也受到行業大環境的影響。不久前上市的檸萌影視的上市之路也不算順利,前不久其發佈了上市後的第一份財報。

03. 檸萌影視賺錢依舊不易

2021年1月,檸萌影視啓動A股上市計劃,同年6月底終止輔導計劃;三個月後,檸萌影視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2022年3月29日,招股書失效;十天之後的4月8日,檸萌影視第二次遞交招股書,並最終通過。

7月19日,上海檸萌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聆訊,有資格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8月30日,檸萌影視發佈了上市後首份財報,2022年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了15.1%。財報中提到:“本集團收入由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565.4百萬元下降15.1%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480.2百萬元,主要由於內容營銷收入及其他業務收入下降。”

與樂華不同的是,檸萌影視並不靠藝人管理賺錢,其業務線分為版權劇、內容營銷及其他收入,其中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版權劇,是指開發IP並製作及發行劇集,並就向國內網絡視頻平台及電視台以及海外平台直接或通過第三方發行商售出版權劇的播映權相應收取版權費。

2022年上半年,檸萌影視期內經調整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89億元減少至1.05億元;總營業收入4.8億元,其中版權劇播映權授權所得收入從去年同期的4.33億元同比增長7.1%至4.63億元;內容營銷收入從去年同期0.54億元減少70.5%至0.16億元;其他業務收入由去年同期0.79億元減少98.7%至1百萬元;整體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52.9%減少至39.4%。

上半年的爆款劇《獵罪圖鑑》並沒有給檸萌影視帶來多少利潤,主要是因為其作為純網劇,沒有電視台發行收入,財報中提到:“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播出的兩部版權劇,因題材等因素導致內容營銷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導致內容營銷毛利下降,同時成本下降幅度略低於收入下降幅度,導致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

不過這樣的表現,與其他公司對比下,就顯得可以接受了。除了背靠騰訊的新麗傳媒,其他上市影視公司上半年的表現相差彷彿。

短視頻內容方面,檸萌影視已完成拍攝短劇3部,上線1部,其中已在抖音上線的短劇《從離婚開始》,單集爆款播放超1.5億次。不論是今年的爆款劇還是之前的《三十而已》、“小”系列劇以及在短視頻賽道的逐步滲透,總體來看,檸萌影視在持續輸出優秀作品方面受到了市場的認可。

此外,海外業務也成為檸萌影視的重點發展方向,期內,檸萌影視加速劇集的海外發行,《二十不惑》系列成功在Netflix及Viu雙平台上線,是國內首部第一季和續集都被Netflix購買的電視劇;《膽小鬼》已在一線付費頻道Now TV上線;《超越》《獵罪圖鑑》等劇也在韓國、越南、新加坡等地熱映。檸萌影視於Youtube上的自由頻道也已整裝完畢,將於近期上線,未來可作為海外播出及宣傳平台提供穩定支持。

在出海的態度上,公司管理層態度很堅定:“將會非常堅決地走下去。”而出海也給公司業績帶來新的增長點。財報顯示,目前檸萌影視劇集海外發行價格為過往年度劇集的三倍,且今年上半年的海外業務收入就已經超過2021年全年收入。

2022年8月,檸萌影視新上線了版權劇《膽小鬼》和系列劇集《二十不惑2》,前者作為青春懸疑題材賽道的創新作品、年度國產懸疑劇中的口碑佳作,目前豆瓣評分7.6分。後者由於有第一部積攢的觀眾,開播後即獲得市場高度認可,開播首日獲省級衞視同時段收視率六網第一。

圖片來源:豆瓣

圖片來源:豆瓣

在國內疫情的大背景下,影視行業的公司做到不虧損就相當不容易了,未來半年,上市公司預計依然會收縮成本、開源節流,檸萌影視的海外拓展以及積極開發新賽道不失為可嘗試的新辦法。而對以樂華娛樂為首的藝人管理公司來説,可能還是要探索更符合行業發展趨勢的道路。

END

「創新無邊界」是我們的slogan,我們不侷限於對互聯網行業的追蹤與探索,更要向未來、向未知的方向大膽邁進。因此,「打造行業新標杆、解讀商業新動向」是我們秉持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