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朱雀投資入局光伏制氫,隆基彰顯佈局全產業鏈的“野心”

光伏龍頭隆基股份攜手私募巨頭朱雀投資成立氫能子公司,旨在實現“光伏+氫氣”的新能源跨界融合。不過當前階段的光伏制氫仍處於PPT階段,此番合作似乎是為了佈局光伏產業鏈。而此前隆基股份斥資16億入股森特股份實現BIPV佈局,為的便是實現自身佈局產業鏈下游的“野心”,增強核心競爭力。

攜手朱雀投資入局光伏制氫,隆基彰顯佈局全產業鏈的“野心”

歷經抱團股瓦解、遭遇股價大幅回撤的隆基股份,近來可謂是新動作頻繁。

4月6日,市值3600億元的“光伏茅”隆基股份早間盤中大漲超5%,並由此引發A股氫能源概念股的集體飆漲和新一輪漲停潮。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在“碳中和”的大利好下股價也未能有所提振的隆基股份,當前的股價回彈與其聯合私募巨頭朱雀投資成立氫能子公司,正式入局氫能源領域息息相關。據悉,隆基股份此番入局氫能源領域將聚焦發展光伏制氫。

事實上,在光伏業務的延伸方面,隆基股份早在3月初便發佈相關公告,擬以超16億元強勢入局BIPV領域,溢價三成入主森特股份二股東。

隆基股份作為多環節自產自供的一體化廠商,自然面臨硅片、電池片、組件等環節的廠商競爭。而隆基股份頻頻向產業鏈做延伸,便是為了增強自身對上下游的話語權。

光伏制氫目前仍處於“PPT”階段

4月5日,企查查數據顯示,西安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基氫能”)於3月31日註冊成功,註冊資本3億元。

隆基氫能股東包括隆基股份全資子公司西安隆基綠能創投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朱雀嬴私募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雙方持股比例目前並未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隆基股份創始人李振國將親自擔任隆基氫能董事長、總經理,對於佈局光伏制氫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光伏制氫,即利用光伏發電,再電解水制氫。由此,光伏制氫的優勢主要包括:平抑光伏發電的不穩定性;利用氫能的儲能效用,將光伏發電轉換為氫能,以低於化學儲能的成本,實現跨天、跨周甚至跨月跨季度的儲能。

隨着光伏發電和電解水制氫技術的不斷髮展、成本逐漸降低,光伏制氫將成為我國能源安全和能源結構調整的又一生力軍。

據悉,早在2018年,隆基股份就開始關注和佈局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通過梳理近兩年的定期公告,並未發現佈局氫能源的相關內容,卻在相關公開信息中,有可循之跡

2020年3月,隆基股份董事長鍾寶申曾帶隊赴大同調研氫燃料電池企業。

2021年初,隆基股份等4家光伏企業與中石化曾就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進行過討論。中石化提出將充分發揮中石化在氫能產業鏈上的優勢,合作建設大型集中式光伏發電、制氫、運氫、加氫設施。

3月中旬,隆基股份戰略管理中心總經理蔣東宇在“第六屆中國能源發展與創新論壇”上明確提出氫能需求在未來將十分可觀,綠氫將推動光伏產業快速增長,並指出在眾多的“光伏+”模式中,普遍看好“光伏+氫能”。

有意思的是,隆基股份於3月30日,在其官微上發佈一篇題為《光伏+氫=綠氫,新能源跨界融合還能這麼玩》的文章。同一日,國家能源局在國新辦舉行發佈會上表示,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將從原來能源電力消費的增量補充,變為能源電力消費的增量主體。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相關報告顯示,十四五國內年均光伏新增裝機規模達70-90GW。而光伏裝機量的不斷攀升,使得消納問題愈發凸顯,成為制約光伏大規模發展的瓶頸之一

而“光伏+制氫”模式,將有效解決消納問題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瓶頸,還可有效解決制氫成本高和綠色生產的問題。

據瞭解,截至目前,已有10餘個省及直轄市出台氫能產業專項政策,超過40個市、縣出台氫能產業相關政策。對此,有觀點認為2021年將是氫能快速發展的“吹哨”之年

此外,截至2020年10月,國內已經有超25個已建或在建的光伏制氫項目。顯然,隆基股份不是首家入局光伏制氫的企業,陽光電源、凱豪達、晶科科技、京能電力等4家A股上市公司此前便已佈局光伏制氫。

而光伏制氫在國內尚處行業早期,基本停留於試驗或探索階段。即使是早在2019年簽訂相關項目的陽光電源也表示,目前公司可再生能源制氫正處於技術研發及項目示範階段,未來商業模式需要根據市場需求判斷。

強勢佈局BIPV,向產業鏈下游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隆基股份大手筆入股森特股份、佈局BIPV為產業鏈驅動,同樣致力於嚮應用端延伸。

森特股份3月4日晚間公告顯示,隆基股份已與森特股份簽署《股份轉讓協議》,隆基股份將以12.5元/股的交易價格斥資16.35億元,持有森特1.31億股,佔其總股本的27.25%。本次交易完成後,隆基股份將成為森特股份的第二大股東。

而森特股份3月4日收盤價為9.56元/股,如此,便是意味着隆基股份不惜超三成溢價入股森特股份,進軍BIPV可謂不遺餘力。

所謂BIPV即光伏建築一體化,指的是將光伏電池與建材直接結合成構件,如牆磚、瓦片、幕牆等。BIPV是一種將太陽能發電產品集成到建築上的技術,簡言之簡就是將太陽能光伏發電方陣安裝在建築的圍護結構外表面來提供電力。

而當前國內現狀是工商業用電量大、電價高,BIPV的出現可以使自發自用比例大、回收期短且收益率高。因而,BIPV的落地應用便成為解決客户實際痛點的大機會。

尤其是,2019年“電改”加速後,電力市場化交易迅速推進。“隔牆售電”放開後激活了百萬屋頂資源,通過安裝光伏賣電給附近的耗能企業,成為最具潛力的發展形勢。

成立於2001年的森特股份,主營業務是為建築的屋面和牆面提供專業設備、施工及後期維護,是國內第一家在主板上市的圍護結構專業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森特股份主攻公共建築領域,業務適用於BIPV。

森特股份具備相對豐富的產品和方案設計經驗以及建築行業資質外,因面向客户提供安裝服務,因而具備一定下游客户基礎和渠道優勢。據悉,公司銷售市場面向華南、西南、華北等地區,已形成全國性的業務網絡。

由此,結合自身BIPV製造優勢,隆基股份將着力藉助森特股份的建築屋頂設計、安裝經驗以及全國性銷售渠道,從而拓展光伏產品的應用場景。

隆基股份曾對外表示,入股森特股份可促進雙方業務融合,有助於隆基股份擴大分佈式市場範圍,拓展光伏產品的應用場景。

李振國曾對外表示,“佈局BIPV是隆基實現產業延伸、完善產業鏈、進行產業升級的戰略之舉,無論是對行業發展還是對企業自身發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同時,指出隆基股份希望在四五年內將BIPV業務打造成一個每年營收超百億的業務板塊。

需要思考的是,百億營收是什麼概念呢?參照隆基股份2019年營收的328.97億元。那麼,實現百億營收的BIPV將會是隆基股份現有業務板塊外另一個重要增長點。

隆基的“野心”,佈局全產業鏈

隆基股份的業務貫穿光伏產業鏈的單晶硅棒、硅片、電池、組件及電站開發及系統解決方案等多個環節。

而回顧隆基股份過往戰略調整,不難得出,隆基股份力圖將產業鏈觸角進一步向下延伸。

經梳理,全球光伏產業甦醒之時,隆基股份決定進入光伏行業;行業盛行多晶硅時,隆基股份決定堅守單晶硅;在單晶硅的推行面臨下游阻力時,隆基股份決定延伸產業鏈到電池、組件與電站。

隆基股份的戰略定位也由過去的“全球領先的單晶硅片製造商”轉變為“全球最具價值的太陽能科技公司”。

2020年12月21日,隆基股份正式發佈公告,高瓴資本豪擲158億元,成為隆基股份的第二大單一股東。

同一日,國務院發佈《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明確指出要推動太陽能多元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硅料作為光伏重要原材料,從2020年末至今,價格一路大漲,隆基股份也因此一度陷入裁員風波。

隆基股份對此表示,硅料價格的上漲引起下游產業鏈成本上升,行業內公司大多通過上調產品價格的方式予以消化,客户對產業鏈價格變化的接受需要一定時間。

而當下,產業鏈價格明顯上漲與光伏發電不斷降本的目標並不相符,極有抑制短期新增裝機需求的可能性。

因而,隆基股份逐步將業績增長新動力着眼於向產業鏈下游延伸、強勢佈局應用端,實現“光伏+”的多元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75 字。

轉載請註明: 攜手朱雀投資入局光伏制氫,隆基彰顯佈局全產業鏈的“野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