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股票市場“打盹”了怎麼辦?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財經

興證全球基金  文倩玉

最近的基金市場有點寂寞,從一月的紅上熱搜,到二三月的綠上熱搜,經歷了大風大浪的新老基民們對最近漲兩天跌兩天的震盪市場,似乎有點提不起興致。

這種行情清淡的“打盹時間”,真的不值得重視嗎?

的確,波動大是A股的一大特徵,但要是以為“轟轟烈烈”是市場的常態可能就錯了,短期的窄幅盤整可能是更常見的情況。

從技術分析的角度看,價格或指數在5%的範圍內波動,同時至少持續3周以上時間的盤整結構,就可以稱之為窄幅波動或窄幅盤整。沒有好球的時候,我們該做什麼?很多人會把這樣的時間當做“垃圾時間”,但實際上,它或許比我們想象的更加有價值。

首先,“打盹時間”  通常不會是市場高點。

關於進場時機的判斷,有很多複雜的量化指標。但最簡單好用的還是情緒指標——朋友們都在熱火朝天投資的時候,可能是風險更高的時候;而市場無人問津,人們興趣缺缺時,或許是一個不壞的入場時機。也就是説,此時也許不是特別的“好球時間”,但接到“壞球”的概率也降低了。

其次,市場“打盹”給了我們積累彈藥的時間。

入市久了的投資者會發現,市場大漲通常都不會趕上的,而是碰上的;不是精準的踏對了機會,而是閃電來的時候剛好在場。此前我們曾做過測算,在A股市場上,少數的交易日貢獻了重要的收益。過去十年,如果僅僅是錯過了10年來漲幅最大的10天,滬深300投資的收益率就會從68%下降到-2.27%。

“如果當時我能更早買進去就好了……”,怎麼才能避免這種感慨?基金定投就是一種不錯的方式。一方面,單筆投入的風險較大,另一方面,大多數的普通打工人一次性能投入的資金也不多,可以考慮趁着市場“打盹”的時間,採用定投的方式不斷分散投資。

最後,可能也是更為重要的,比起大漲大跌的時候,投資者可以更從容的進行一些投資相關的學習和積累。

就以買基金為例,對自己手上的或感興趣的基金,可以做一些適度的研究,比如觀察過去幾年基金的整體表現和波動率,閲讀基金產品年報,收聽基金經理的線上路演或採訪,通過這些研究才能判斷它的風險收益狀況、投資風格是否和自己匹配。

來源: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