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從傳統保險到相互組織,再到現在專注於健康保險,跨界的背後是專業力量的支撐,與醫療行業、互聯網的融合要從人開始,只有把人才的專業優勢與保險經營相結合,才能實現跨界創新發展。”
44歲那年,李靜辭去保險公司高管職位,決心創業。兩年後,即2017年2月,她作為籌備組組長,主持發起籌備的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下稱“眾惠相互”)迎來開業,標誌着國內首家全國性相互保險組織正式成立。
從央企總部到深圳平安,從遠洋海運到金融保險,從創業相互到跨界醫療。李靜認為,不斷嘗試,不斷學習,才能保持年輕的心態,做好專業的事。
李靜跟記者開玩笑道,如果當時沒有去籌備眾惠相互,她很可能會去互聯網公司做一個開心的員工。“我對新鮮事物非常感興趣,也願意迎接新機遇、新挑戰”。
結緣相互保險
李靜不曾想,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便與相互保險結緣。
1992年,北大法學專業畢業後,李靜被分配到中遠集團代管的中國船東互保協會,主要做海運相關的承保、理賠等工作。
彼時,李靜開始對相互保險有了初步的概念和認知:“原來相互保險是國際傳統、主流的保險組織形式之一,有着數百年的歷史和上千年的淵源,先於股份制保險產生,而且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保險市場的發展和完善過程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一年後,李靜被派往位於深圳的中國平安。“從遠洋航運這個非常‘古老’的實業行業,轉戰金融行業,直接改變了我的人生”。
在平安一干就是12年,李靜基本把產、壽險的各個流程版塊都做了一遍,從前端承保、理賠,中台到運營,再到後來分管銀行保險業務,她見證和經歷了中國保險行業的蓬勃發展。
“現在回過頭來看,進入保險業是時代賦予了我一個好機遇。”李靜説,自己有幸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浪潮,在最前沿陣地深圳,投身到了這些年發展最快、充滿無限潛力與機遇的保險行業。
創辦眾惠相互
一個關於相互保險的重磅利好信號,堅定了李靜辭職創業、籌備相互保險組織的決心。
2014年5月13日,原保監會發布《相互保險組織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就相互保險組織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出台後,我當時非常驚喜。畢竟在國內,相互保險尚未獲得充分發展,也沒有被大家廣泛認識。”但李靜斷定,“相互保險將成為國家多層次保險市場體系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會是個好機會。”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法律專業出身的李靜清楚知道,要想成功籌建一家相互保險組織,必須深入瞭解這一組織形態的法律體系、監管機制、運行機制、組織形態、公司治理、業務資本構成等各個方面與股份公司的區別。為此,她把美國、日本、德國的保險法全都找來翻譯了一遍,還請普華永道做諮詢,把國外相互保險組織創建及轉制案例都認真研究了一遍。
2015年1月,在原保監會印發《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後,李靜帶領籌建團隊第一時間向原保監會遞交了申辦材料。
2016年6月22日,眾惠相互、匯友建工和信美相互三家相互保險社獲批籌建;直至2017年2月14日,眾惠相互正式開業,成為國內首家全國性相互保險組織。
聚焦普惠型健康險
到底給用户創造了什麼價值?核心競爭能力又是什麼?眾惠相互在開業後,經過實踐探索逐漸明確了發展方向——即在“健康中國”的大背景下,發展聚焦特定領域、特定人羣的普惠型健康險。
李靜認為,健康保險是國家醫療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療衞生服務體系的“穩定器”“潤滑器”,是基本醫療衞生制度中不可或缺的,應大力發展具有鮮明公益屬性和普惠特徵的產品及模式。
在她看來,以相互保險為代表的普惠險,其制度設計和公益普惠的天然屬性與我國醫改公益性方向高度契合,是我國健康保險發展取向的應然選擇,能在當前國家亟需的小微企業、“一老一小、帶病慢病”等弱勢羣體的風險保障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成為國家社保體系有益補充,促進普惠金融發展服務國計民生。
比如早在2017年起,眾惠相互即聯合華西二院、福瑞醫療等,在成都圍繞基層衞生機構和家庭醫生,共同試點打造兒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華西婦兒聯盟”,通過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推動醫療衞生服務下沉,有效解決兒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再比如,眾惠相互聚焦的特定人羣——慢性腎臟病(CKD)羣體、“三高”等慢病羣體,貨車司機等特定領域的特定保障需求,開展保險保障、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
“為原來保險難覆蓋的羣體,提供他們真正所需要的風險管理及保險保障服務,保險的作用才能真正得到發揮,是一件多麼幸福、有意義的事情。”李靜稱,她現在才切身體會到“保險是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生福祉”這句話的分量。
李靜預計,眾惠相互今年能實現盈利,最重要的任務是在前期創新探索的基礎上,把相互保險的機制和模式固化下來,並爭取有更好的市場表現,獲得更多會員的認同和加入。她同時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將持續聚焦特定人羣、特定領域的特定保障需求和健康服務,把它做深、做透、做得更有價值。
“學習使人心態年輕”
從傳統保險到相互組織,再到現在專注於健康保險,跨界的背後是專業力量的支撐。李靜説,“不斷嘗試,不斷學習,才能保持年輕的心態,做好專業的事。”
在繁忙工作之餘,李靜喜歡去清華大學五道口和清華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管理項目學習,切入到衞生經濟和醫院管理領域。“自1993年進入保險業以來,我就發現在航運業的知識和經驗是從事海上保險業務的有力支撐。現在進入了健康保險領域,就需要真正瞭解醫療、醫藥、醫保,只有放下姿態,深入學習,以專業語境與醫療體系對話,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結合的點。”李靜直言。
在她的引導下,眾惠相互內部也在逐步建立“學習型組織”,重視員工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定期組織內外培訓,涉及行業內外專業知識,並盡力做到有趣、有料、有味,讓大家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我們現在非常重視跨界的人才,尤其是醫療和互聯網背景的。”談到用人,李靜表示,從近兩年高管團隊的變化也可以看出公司執行策略的變化。
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2日,銀保監會發布批覆公告,核准衡量擔任眾惠相互副總經理的任職資格。從公開簡歷看出,他具有深厚的醫院醫療背景,而且在清華大學醫學管理研究院主修醫院管理,並攻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衞生博士學位,可見是難得的“醫療 保險”的跨界人才。
李靜稱,與醫療行業、互聯網的融合要先從人開始,只有把人才的專業優勢與保險經營相結合,才能碰出火花,實現跨界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