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廢業務帶動業績增長,瀚藍環境2020年淨賺10.57億
瞄準“大固廢”戰略的瀚藍環境,2020年基本完成經營目標,穩中求進,實現良性增長。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瀚藍環境制定新一輪戰略規劃的同時,亦許下未來願景,“十年百城,最受信賴的生態環境服務企業”。
業績“兩連跳” 營運能力良好
3月31日,瀚藍環境發佈2020年度報告。2020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4.81億元,同比增長21.45%;實現淨利潤10.57億元,同比增長15.87%。
分季度來看,瀚藍環境四個季度營業收入分別為14.11億元、17.25億元、20.11億元、23.35億元,對應淨利潤分別為1.37億元、3.25億元、3.08億元、2.89億元。一季度雖受疫情影響業績大幅下滑,淨利潤同比跌28.84%,但從二季度開始實現回彈,全年淨利潤仍雙位數增長,抗風險能力較強。
和訊股票製圖
瀚藍環境稱,淨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多個固廢處理項目投產、新增瀚藍城服並表、污水處理提價、享受應對疫情的有關税收優惠等。
近年來,瀚藍環境發展勢頭良好,2018—2020年業績實現“兩連跳”,分別取得營業收入48.89億元、61.6億元、74.81億元,淨利潤複合增長率達10%。
業績穩定增長的同時,瀚藍環境保持了健康的現金流。由於收入增加和收到部分拆遷補償款,報告期內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9.56億元,同比增加47.68%,保障持續運營。
2020年,瀚藍環境重視和依託技術科技創新,研發費用投入同比增加63.94%。總計1.1億元的研發費用主要用於成立瀚藍研究院,加大基礎性及前瞻性研發和主營業務研發投入,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多種新興技術,推動新技術與核心業務深度融合。
固廢業務貢獻過半收入
公開資料顯示,瀚藍環境是一家專注於環境服務產業的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固廢處理業務、能源業務、供水業務以及排水業務。
近年來,固廢處理業務佔總營業收入比例逐年上升,由2018年的36.41%上升至的2020年53.98%,佔比首次過半,成為瀚藍環境營收的主要來源。
年報顯示,瀚藍環境旗下的固廢處理業務處於行業發展的擴張期,2020年超過20個固廢處理項目在建。年初受疫情影響,餐廚、危廢和部分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產能利用率不足,但得益於新增合併瀚藍城服100%股權,以及新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投產,固廢處理業務收入不降反升,取得收入40.39億元,增幅達52.39%。
同時,瀚藍環境繼續推進縱橫一體化“大固廢”戰略,進行業務拓展。報告期內,該公司收穫垃圾焚燒、餐廚垃圾處理、環衞、轉運多個固廢處理項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規模達 1.7 萬噸/天。對標無廢城市的“瀚藍模式”持續升級,在全國多個城市進行差異化複製輸出。
2021年已至,瀚藍科技在年報中表示,計劃新一年取得營業收入92.5億元,總資產規模達到285億元。若要達到這一目標,則意味着該公司今年至少需新增營業收入17.69億元,增速至少需保持為23.65%。瀚藍環境表示,2021年將精耕細作南海業務(即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佔有相對優勢地位的供水、排水和燃氣業務),全國拓展固廢處理業務。
“國家隊”基金入駐
瀚藍環境2020年股權變動頻繁,公募基金、“國家隊”基金陸續新進,並在年末拿下前十大股東的後6席。
單就四季度而言,新進一家公募基金和一家“國家隊”基金:全國社保基金一一五組合持股1.77%,交銀施羅德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持股1.09%;有4家公募基金則選擇繼續增持:華安聚優精選持股比例升至3.4%,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期持股比例升至2.94%,廣發穩健增長(270002)持股比例升至2.48%,,廣發穩健(270002)回報持股比例升至1.43%,,彰顯了投資者對瀚藍環境未來發展的信心。
機構投資者對於瀚藍環境的關注一直在持續,據統計,近6個月內,有16家機構建議買入,1家機構建議增持。2020年報公佈後,光大證券、國盛證券、安信證券、東北證券、西南證券、華金證券、天風證券、首創證券均給出“買入”評級。
人事變動方面,瀚藍環境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改革,進一步建立完善經營管理團隊用人機制,建立市場化的激勵約束機制。2020年6月,該公司完成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人員團隊換屆,現任董事長陳國燦,現任副董事長、董事金鐸。
瀚藍環境在年報中披露2020年利潤分配預案: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2元(含税),與前兩年派息數持平。2020年該公司現金分紅共1.69億元,佔歸母淨利潤的15.95%。這一分紅比例為近3年來最低,較上一年下降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