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普通投資者的財富如何實現保值增值?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財經

新京報訊(記者 侯潤芳)近期,由人民銀行前副行長、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學術總顧問吳曉靈領銜的《資管大時代》一書發佈。在新書發佈接受多家媒體聯合採訪談到普通居民財富保值增值話題時,吳曉靈表示,大部分居民是普通投資者不太適合獨立去開展高風險投資,在留夠必備之用的錢後,額外的錢可以通過基金、理財、公募投顧等方式開展投資或者投資低風險品種。值得注意的是,當下還有很多人投資股市,吳曉靈直言,當前股市中很多個體散户其實不具備投資股票所需的專業知識,監管層也不得不出台各種保護投資者的措施,有些甚至演變為大家又愛又恨的“父愛主義”。對於更大規模的散户投資者,最關鍵的是要大力培育面向這些羣體的機構投資者,這些散户的錢要更多的通過公募基金等各類資管產品進入市場,讓專業的人幫散户打理財富。

吳曉靈首先指出,隨着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居民財富不斷增長,也隨着我國不斷加強資本市場建設、強調房住不炒、推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等政策不斷出台,可以預見未來很多居民的財富將從存款、房子等轉換為股票、債券、基金、保險等各類金融資產。

她進一步指出,根據投資者對風險的承受能力,投資者可以分為普通投資者和合格投資者。合格投資者有較強的專業性和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獨立去開展股票、期貨、私募等高風險產品的投資。而大部分居民是普通投資者,本身缺乏金融專業知識,抵禦投資損失風險的能力也比較薄弱,因此不太適合獨立去開展高風險投資。

“我更建議他們(記者注:普通投資者)在留出生活、教育、保險、養老等事項的必備之用後,額外的錢可以通過基金、理財、公募投顧等方式開展投資,讓專業人為自己打理財富。確實想自己投資的,建議可以投資諸如貨幣市場基金、定期存款、國債等低風險品種。需要説明的是,這裏的低風險並不是無風險,其中的貨幣市場基金以及存款超過50萬的部分,理論上也存在風險。”吳曉靈表示。

當下還有很多人投資股市,吳曉靈説,資本市場是為買賣雙方提供良好交易環境的場所,資本市場的管理者應當儘量為交易雙方提供一個規範、透明、公平、高效的交易環境,讓融資方把自身的情況真實、全面、及時的説出來,讓投資方各憑本事、各自判斷和交易,既不能偏向買方、也不能偏向賣方。但現實情況下,由於諸多原因,資本市場財務作假、利益輸送、信息披露違規等亂象時有發生。從統計上來看,大部分問題出在融資方,主要原因是投融資雙方信息不對稱,融資方往往負責實體的運營,對運行情況、發展趨勢、存在的問題、重大機遇等非常清楚,而當前信息披露規範尚不足以達到讓投資方掌握和融資方相匹敵的信息,故融資方存在信息優勢,並可能在利益的驅使下利用信息優勢做出不法行為。

吳曉靈還指出,在另一方面,當前股市中大量投資者是個體散户,很多個體散户其實不具備投資股票所需的專業知識,也不一定付出時間去研究,很多是人云亦云。正是基於這種情況,監管層也不得不出台各種保護投資者的措施,有些甚至演變為大家又愛又恨的“父愛主義”。即便如此,資本市場各種亂象仍然屢禁不止,使得一方面股市中賺錢的投資者佔比較低,另一方面也使得投資方對融資方的監督制約功能大打折扣,不利於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吳曉靈建議,一方面要加大投資者教育的力度,讓投資者真正意識到風險,在這種風險意識下,部分有興趣有時間的散户投資者可以去認真研究,開展專業投資。對於更大規模的散户投資者,最關鍵的是要大力培育面向這些羣體的機構投資者,這些散户的錢要更多的通過公募基金等各類資管產品進入市場,讓專業的人幫他們打理財富。這樣散户就不再是散户,而是有着專業力量加持的專業買方力量了,就能和賣方形成勢均力敵的態勢,公平博弈,資本市場才能更加健壯和有韌性。

“另外我們看到監管層也在呼籲信息披露義務人在必要的信息披露之外,鼓勵自願披露與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有關的信息。”吳曉靈説,監管層鼓勵自願披露與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有關的信息是一個很好的方向,有助於減少投融資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也有利於投資者做出更加合理的價值判斷。未來應在這方面更進一步,將來成熟後可以將更多的信息納入法定披露範圍來。

新京報記者 侯潤芳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