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21年運動服飾板塊:“國潮”乘風破浪 戰略錨定發展主線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財經

回顧2021年,運動服飾行業中國貨與海外龍頭走出截然不同的增長曲線。由於多年實力累積疊加特殊事件(H&M抵制新疆棉)催化國貨大年,國產運動品牌迎來“躍進”,增長亮眼。與此同時,海外龍頭品牌逐步式微。

資本市場上,2021年上半年國產品牌股價表現強勢,南下資金持股佔比明顯走高。受益於國潮催化和業績低基數背景,安踏體育(02020)、李寧(02331)、特步國際(01368)股價表現強勁,上半年累計漲幅分別為49%、78%、283%。

然而,2021年下半年伴隨疫情多點蔓延,業績基數逐步抬高,同期市場表現有所走弱。上述三家公司全年漲幅分別為-4.2%、60.7%、242.8%。而以國際品牌為主要客户的渠道商滔搏(06110)、寶勝國際(03813)市場表現承壓,全年漲幅分別為-29.9%、-38.0%,同期恆生指數漲幅-14.1%。資金層面,安踏體育、李寧、特步國際滬深港通持股佔比在2021年6-8月分別攀至33%、18%、37%以上,均創全年峯值。

“國潮”乘風破浪

從安踏體育、李寧、特步國際等多家運動品牌發佈的2021年財報數據看,營收增長的同時,產品的銷售與運營能力也在大幅提升。方方面面的數據表明,“國潮”正在乘風破浪。

2021全年來看,安踏體育、FILA、李寧、特步收入分別增長、38.9%、25.1%、56.1%、22.5%。相比之下,2021Adidas大中華區收入相對2020年同比增長3%,但相對2019年下降10%;Nike大中華區2022財年前三季度(2021年6月1日-2022年2月28日)收入同比下降11%。

 

根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在“新疆棉”影響零售環境的同時,2021Q4 Nike 及Adidas不同程度受到越南為首的東南亞供應鏈疫情衝擊關停、導致交貨及海運延遲影響,致Nike 9-11月及Adidas10-12 月大中華區收入下滑幅度都達到了24%,而該壓力將持續存在至2022 年二季度末才有可能得到較充分緩解。

國貨龍頭收入顯著增長的同時,盈利能力亦不遜色。各大企業通過零售折扣改善、運營效率提升及費用槓桿效應等措施,盈利能力追趕海外品牌。

具體而言,Nike和Adidas盈利能力較上年同期都有所下降:Nike 大中華區2022財年前三季度(2021年6月1日- 2022年2月28日)的EBIT利潤率回落至34.3%,同比下降5.9個百分點;Adidas大中華區2021全年營業利潤率回落至26.0%,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

而國產運動品牌中,李寧憑藉線上線下渠道新品折扣改善以及終端運營效率的迅速提升帶動直營、批發、電商全渠道盈利能力提升。淨利潤同比增長136.15%至40.11億元。

安踏體育業務規模擴大的同時,集團的經營質量亦有顯著提升。2021年集團經營溢利109.9億元,同比增長20.1%,首次突破100億大關;股東應占溢利大幅增長49.6%至77.2億億元。經營溢利、股東應占溢利均創下歷史新高,彰顯強勁的產品盈利能力及運營管控能力。

特步國際主品牌期內通過加大產品創新投入,貢獻收入88.41億元,同比增長24.5%,突破新高並拉動集團整體盈利能力提升,淨利潤達8.89億元,同比大增76.11%。

不管是選擇多品牌市場戰略,還是堅持單品牌、多品類的經營思路,或是跨界聯動覆蓋年輕用户羣體,2021年年報數據讓市場看到國產運動品牌在產品研發、資源整合、市場營銷方面的努力以及增長潛力。

然而,隨着消費者追求更高質量和文化內涵的產品與服務成為常態,運動鞋服領域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此外,未來待“國潮”熱背後的公眾情緒冷卻後,如何準確把握用户需求和運動發展趨勢,真正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釋放出品牌價值以保持增長的持續性,每一個國產運動品牌的答案都不盡相同。

如何保持業務長線增長?

放眼全球運動品牌,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各家不再只是僅僅滿足生產新的運動鞋服產品,而是着眼於消費者的審美與休閒生活需求,從各個方向積極創新,開啓產業融合,釋放新的市場價值。

各大企業都會有清晰的戰略方向,比如FILA的運動時尚定位,特步國際在跑步產品上的專注;安踏體育在多品牌策略下,體現出較為高效的內部管理和運營水平;而產品設計和品牌塑造依然是李寧的核心強項。

安踏體育憑藉“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戰略,打造出極具競爭力的三條增長曲線。其中包括:以安踏品牌為核心的“大眾、專業、新國貨”的創新增長曲線;以FILA為核心的“時尚、高品質”的高增長曲線;以迪桑特、可隆體育等國際品牌為核心的高潛力增長曲線。

營銷強是品牌成功的充分條件,營銷方面,安踏與2022年北京冬奧會深度合作,中國代表團以9金4銀2銅的成績排名獎牌榜第三位,創造1980年參加冬奧會以來歷史最佳戰績,背後的“安踏元素”不可忽視。由“體育大生意”發佈的“北京冬奧會運動品牌價值榜”顯示,迪桑特DESCENTE及斐樂FILA分別以52枚和50枚獎牌,位居榜單前兩位;安踏ANTA以29枚獎牌排名第6位。TOP10品牌中安踏集團獨佔三席。

以結果為導向看,“雙奧運戰役”的成功正推動安踏集團旗下品牌更實現更深度“品牌向上”,並轉化為實打實的銷售增長。後北京冬奧會時代,安踏的增長潛能是否還能釋放?答案無疑是肯定的。

特步國際則深耕跑步領域,尤其以跑鞋見長。特步國際在2016年建成國內首個跑步專屬研究中心,並相繼與陶氏化學公司、3M等國際領先的纖維材料開發商達成合作,不斷研發新專利技術。目前,特步已產出動力巢、減震旋、氣能環等多項先進科技,並在此發展底座上實現產品迭代,全面觸達初級、普通、專業消費者。特步競速家族系列產品即運用了動力巢等先進科技,助力專業跑者突破速度。

根據《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到2025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達5萬億元,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將達38.5%;跑步作為最多人蔘與的體育項目之一,市場空間勢必擴容。另據艾瑞諮詢及東吳證券測算,中國核心和大眾跑者合計規模早在2019年達4億人,跑鞋市場規模在2020年已達約1750億元。特步國際全面強化“跑步專家”定位,有助於其在跑鞋領域享受增長紅利。

李寧為代表的國潮運動時尚及李寧䨻科技為代表的專業型產品大放異彩,2021全年李寧零售流水增長達到59%,運動生活、健身、跑步、籃球流水增速分別達到71%、57%、53%/、6%,全品類銷售開花,新品牌、新品類、新合作成為增長看點。

優質供應鏈產能仍稀缺

從行業來看,東南亞產能短缺致全球運動供應鏈短期承壓,長期龍頭品牌繼續深度綁定核心供應商。

以Adidas為例,其在2021年報中提到65%供應商與其合作超過10年,35%的供應商與其合作超過 20年,其合作的獨立供應商數量也一路從2019年的138家下降到 2021年的114家,合作工廠數量從2014年的340家一路下降到2021年的234家,體現龍頭品牌對核心供應商集中訂單以保證研發領先及品質交期穩定的決心,也反映出申洲國際為代表的優質鞋服供應鏈產能仍是品牌爭奪的核心資產。

申洲國際作為Nike、 Adidas、 Puma、Uniqlo等龍頭企業的供應廠商,2021年面臨越南停產帶來業績陣痛,然而訂單依舊充沛,2020年收入238.5億元,同比增長3.5%, 歸母淨利潤33.7億元,同比下降34.0%。 

雖然北越及國內疫情反覆可能造成運動製造龍頭的短時產能波動,但中長期來看以申洲國際為首的供應鏈龍頭仍是全球性稀缺資源,與全球最優秀品牌商的合作將持續深化,訂單量價齊升趨勢持續存在。

綜上所述,2021年原本突出的產品力和性價比、疊加頂級賽事、運動員、明星及 KOL營銷資源傾斜下的國貨龍頭增長亮眼,顯著優於海外品牌。體育生活方式的興起,“國潮”連接着全民健身、運動生活普及後的現實產品需要,市場機遇和挑戰隨之而來。未來國產運動品牌將在各自的戰略指引下,不斷挖掘品牌增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