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堅挺,原油、金屬、農產品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截至1月底,顯示大宗商品價格綜合變動趨勢的CRB指數同比上漲46%,漲幅為自1995年有可比數據以來的最大值。
原油可能是今年漲勢最為確定的品種。週一,布倫特油價交投於94美元/桶的階段性新高附近。國際油價距離100美元大關僅一步之遙,而上一次價格來到這附近還要追溯到2014年8月。
國內工業品方面,鐵礦石、玻璃等商品大幅上漲超過20%,農產品方面,棕櫚油、大豆、菜粕等上漲逾10%。
多位專家分析稱,預計全年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下行概率偏大,大宗商品可能呈現分化格局,國內需求佔比較高的黑色系品種可能相對強於外需佔比高的原油和基本金屬。
而且,近來黑色系大宗商品的多品種上漲情況,引起了國內監管部門的強烈關注。預計在一系列調控措施的影響下,未來鐵礦石、動力煤價格漲勢趨緩,區間震盪。
黑色系領漲,金價站上關鍵點位
年初以來,大宗商品表現搶眼。作為大宗商品龍頭的原油價格大幅上行,帶動整個大宗商品市場走強。
投資機構高盛表示,目前大宗商品市場處於短缺狀態。追蹤23種能源、金屬和農作物期貨的彭博商品現貨指數今年早些時候創下歷史新高,包括石油在內的許多大宗商品期貨價格都出現較大幅度現貨溢價。
繼突破每桶90美元后,國際油價仍在繼續上漲,逼近100美元大關。同花順數據顯示,2月14日,布倫特4月原油期貨開盤價達95.2美元/桶,盤中最高價為96.16美元/桶,創下2014年9月以來最高價格;WTI的4月原油期貨開盤價為91.97美元/桶,最高價為93.10元/桶。同期,Wind數據顯示,國內石油天然氣指數為2293.92,同比上漲1.42%。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國際油價持續上漲,突破90美元/桶,創2014年9月以來新高。一是OPEC無法實現足額生產,美國頁岩油產量增長仍緩慢,導致供應偏緊;二是全球經濟逐步恢復,需求回暖;三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局勢緊張引發市場擔憂,進一步推高油價。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期貨交易員多數認為,一二季度油價有望突破100美元。高盛近期就警告稱,看漲油價的核心依據是,兩大關鍵緩衝(庫存和閒置產能)都處於歷史低位。到夏季,OECD庫存或降至200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OPEC+閒置產能也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的120萬桶/日。1990年以來的6個先例表明,供給彈性的缺乏,需要遠期合約價格上漲25%~100%,才足以達到破壞需求的效果,以重新實現供需再平衡。
就黑色系而言,鐵礦石漲勢明顯。標普普氏鐵礦石指數經理王楊雯對記者表示,一季度國內海外需求都偏強。“這是工廠復產帶來的鐵礦石需求。”鐵礦石的下游則是鋼材,鋼材的需求則和經濟形勢息息相關。
不過,黑色系飆升更多是短期的季節性因素。主流觀點認為,有色金屬、原油等國際品種漲勢更能夠持續。高盛近期發佈的報告提及,銅突破在即。上週倫銅已經一度突破10000美元大關,上週五,倫銅一度衝高至10182美元/噸。不過,由於美國通脹數據創近40年新高,市場對於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預期升温,美指反彈利空期銅,銅價連續兩日大跌,回吐周初漲幅,最終收於9820美元/噸。
“我們認為,海外需求仍好,中國春節淡季過後,銅價格不排除能繼續攀升,先行衝擊10500美元,後續仍要尋找新動能。”上海有色網(SMM)高級銅分析師張栩皓(JerryZhang)對記者表示。
就短期來看,由於從電動汽車到電網等多種需求驅動因素的影響,到2022年銅的需求將保持緊張水平,一旦宏觀負面因素減弱,銅將重新定價。關鍵問題就在於——銅價突破的催化劑將在何時出現。
與此同時,目前各界對於黃金走勢抱有期待,尤其是在俄羅斯、烏克蘭等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升級的背景下。截至本週一,國際金價已經站上了1850美元的關鍵點位。第一財經早在兩週前就報道,技術面看,金價似乎突破在即,如果站上阻力位1845~1855美元並持續上漲,後市或上攻1950美元。即使在加息預期下漲幅有限,但可能成為平衡投資組合波動的有力工具。
世界黃金協會EMEA(歐洲、中東、非洲)資深分析師斯特里特(LouiseStreet)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利率上升助長了一些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也反映在黃金ETF的流出上。但在央行購金行為的影響下,投資者對避險資產的追尋也促進了金條和金幣購買量的提升。2021年各國央行總計增持黃金463噸,較2020年增長82%。來自新興市場和發達市場的多國央行均增加了黃金儲備,使全球央行黃金儲備總量達到近30年來的最高水平。”
全年大宗商品走勢如何
在農產品方面,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13日,芝加哥市場小麥近月期貨報7.98美元/蒲式耳,近日單日漲幅一度超4%。5月交割的小麥期貨價格更是一度創下四個多月最大漲幅。
玉米和大豆相關期貨品種亦有上漲。截至13日,芝加哥市場玉米近月期貨報7.99美元/蒲式耳,大豆近月期貨報15.86美元/蒲式耳。
光大期貨表示,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全球大宗市場重要的供給國和出口國,俄烏局勢加劇,或影響全球主要穀物供給,預計小麥和玉米供應或將首當其衝,全球小麥、玉米買家也將受較大波及。
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對第一財經分析,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一是極端天氣和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導致能源價格上漲;二是全球疫情第四波大暴發,拖累生產和供給能力恢復,導致供應鏈緊張。
對於大宗商品市場年初出現的有色、黑色齊齊上漲的跡象,中航信託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記者表示,由於目前黑色品種螺紋鋼、動力煤、鐵礦石等主力合約都是5月合約,而投資者對未來二季度經濟上行預期比較強,那麼5月合約價格上漲明顯。目前仍是向上預期階段,商品走強大概率在2月份還會延續。
關於全年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伍超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預計全年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下行概率偏大。一是全球經濟復甦放緩,根據OECD綜合領先指標(CLI),美、歐、日、英等國經濟增速可能在去年底已經見頂,商品需求減緩;二是如果疫情好轉,全球需求將從商品轉向服務,商品價格缺乏大幅攀升的需求基礎;三是疫情的不確定性可能延緩供應鏈的恢復速度,會加大商品價格波動幅度,但不會改變供應鏈整體好轉趨勢。
羅志恆也認為,預計全年大宗商品區間震盪,難以重現去年的漲勢。價格本身已處歷史高位,歐美寬鬆政策退出抑制通脹,國內保供穩價政策將逐步生效。預計今年國內CPI相對穩定,PPI同比持續回落,不會對貨幣政策構成制約。
中信證券認為,全年來看,大宗商品可能呈現分化格局。一方面內需驅動可能強於外需驅動,國內經濟逐季改善確定性強,而歐美在貨幣政策全面收緊過程中外需存在見頂回落壓力,因此國內需求佔比較高的黑色系品種可能相對強於外需佔比高的原油和基本金屬;另一方面是商品屬性強於金融屬性,金融屬性佔比高的基本金屬和貴金屬可能受到歐美流動性退出影響更大,因而承受壓力,而原油和黑色系品種等受海外貨幣政策影響更小的品種可能相對強勢。
國內監管部門出手調控
國內方面,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調查與發佈的2022年1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101.9%,較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指數兩連升至近九個月以來的最高點,表明國內大宗商品市場預期向好。
國家統計局1月30日發佈的2022年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數據顯示,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56.4%和50.9%,高於上月8.3和5.4個百分點,重回擴張區間,製造業市場價格總體水平較上月上漲。從行業情況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行業兩個價格指數均升至60.0%以上高位區間,相關行業原材料採購價格和產品銷售價格明顯上漲。
春節後動力煤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秦皇島5500K煤種報價最高超過1200元/噸,期貨主力ZC2205合約價格也出現大幅上漲,最高漲幅超過15%。動力煤價格的大幅上漲引起了管理層的迅速關注。
早在1月28日,國家發改委就表態,高度關注煤炭價格變動,已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春節期間煤炭穩產保供穩價工作;同時,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市場價格調控監管,嚴厲打擊現貨、期貨市場違法違規價格行為,確保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
2月9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召開會議,安排部署持續做好穩定煤炭市場價格工作,並對監測發現的部分煤炭價格虛高企業進行了約談提醒,要求抓緊核查整改。
南華期貨認為,目前動力煤邏輯十分繁雜,既有政策面調控,又有良好的基本面支持,宏觀又釋放利好,短期不確定性較高。從中期來看,一旦需求回落,政策面和基本面轉弱下,動力煤或重回往年正常價格區間。
此外,鐵礦石價格強勢上漲偏離供需基本面也引發關注。近期,包括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中鋼協在內的多部門和機構都提出,要加強市場監管、確保鐵礦石市場平穩運行。
羅志恆表示,鐵礦石價格持續反彈,一是巴西暴雨和澳大利亞疫情導致鐵礦石進口減少;二是去年四季度限產政策有所放鬆,穩增長政策陸續出台,去年12月基建投資增速回升,終端需求改善,利潤率較高,鋼廠復產和補庫。
目前,一系列調控措施已經見效。截至2月11日夜盤,鐵礦石2205合約報收於770元/噸,跌幅達7.62%。2月11日、2月12日新加坡交易所掉期主力合約分別下跌3.05%和1.87%。業內分析,短期的部分利好因素已被市場所消化和體現在近期鐵礦石上漲的行情中。在國家多措並舉、確保鋼鐵逐步減產和大宗商品保供穩價的大局下,進口鐵礦石需求將觸頂回落。
羅志恆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預計未來鐵礦石、動力煤價格漲勢趨緩,區間震盪。一是供給緊張問題將得到緩解,進口增加;二是發改委等部門出台調控措施,落實保供穩價;三是穩增長下,終端需求回升對價格形成一定支撐。
作者:祝嫣然 周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