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風口更迭:從地產到互聯網,再到新能源!曾毓羣身家3年暴漲近3千億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何明俊

新能源風潮浩浩蕩蕩,上下游產業鏈一派火熱。企業市值狂飆,實控人身家大漲不止。

產業是資本市場的奠基石,資本市場是產業的風向標。新能源產業所涉門類廣泛,其中尤以鋰電、光伏最受資本青睞。公司業務沾上概念,股價往往先漲為敬。新能源產業崛起,來自新能源領域的企業家正以羣體面貌日漸為大眾熟知。144名來自電力、儲能、石油等領域的企業家入圍《2022胡潤全球富豪榜》 ,總資產達4.2萬億元。

144名鉅富當中,隆基綠能(601012.SH)李振國、陽光電源(300274.SZ)曹仁賢、天合光能(688599.SH)高紀凡等光伏行業代表與寧德時代(300750.SZ)曾毓羣、億緯鋰能(300014.SZ)劉金成、天齊鋰業(002466.SZ)蔣衞平、比亞迪(002594.SZ)王傳福等鋰電行業代表又佔半壁江山。小鵬汽車何小鵬、理想汽車李想等造車新勢力代表亦榜上有名。

財富漲跌,不過是產業週期更迭的外在結果。從製造業到房地產,再到互聯網,如今再迭進至新能源,產業風口興替迭起。2022年,依然是新能源的盛宴,造富還在繼續。

產業風口更迭:從地產到互聯網,再到新能源!曾毓羣身家3年暴漲近3千億

圖片來源:圖蟲網

產業風口輪換

產業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助力,新能源也是如此。

從創業板與滬市主板的對比可以看出,二者權重股和標誌性行業板塊有所不同。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上證指數的權重股主要集中在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以及以石油為代表的傳統能源股;創業板指數的權重股則大多集中在新能源汽車及發電和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

越來越多的新能源企業奔赴科創板。

十年前,光伏行業遭遇波折,隆基綠能逆流而上。儘管成為A股首家上市當年即虧損的企業,但隆基綠能在光伏企業破產潮中,不僅完成了單晶硅片和硅棒的佈局,更變革了多晶硅在光伏硅片領域的舊有格局。

技術向前,新的替代舊的。隆基綠能成為A股光伏企業“新王”也離不開資本市場。2012年的4月11日,隆基綠能在上交所掛牌,上市首日市值59.09億元。2022年9月30日,隆基綠能總市值已漲至3632.35億元。10年間,隆基綠能市值狂漲60倍。隆基綠能實控人李振國終於在2015年登陸當年《胡潤百富榜》,身家56億元,排在第653名。2021年,他在《胡潤百富榜》的排名已升至第54名,身家增至885億元。

這不是個例,寧德時代也是如此。2018年上市,初登創業板的寧德時代市值不足500億元;2021年5月市值已突破萬億大關,三年增長近20倍。寧德時代已成“寧王”,創始人曾毓羣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假如我們不是世界第一,我們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胡潤百富榜》顯示,2021年,曾毓羣身家高達3200億元,排名第三。在他之前的是3900億元身家的鐘睒睒以及3400億元的張一鳴。而在2018年,曾毓羣的身家為400億元,身家3年暴漲2800億元。

李振國與曾毓羣的創富故事是中國新能源快速發展的縮影。隨着中國新能源行業不斷向前推進,越來越多的優質企業也將奔赴二級市場。

十年,產業風口輪換,也見證了中國從舊動能時代向新能源時代的轉變。

光伏與新能源汽車

汽車是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火車頭。2012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年。這一年的7月,國務院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確認了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

2014年,新能源汽車生產准入條件徵求意見稿出台,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進一步放寬,引入更多非汽車生產商進入。隨即,一波跨界造車運動興起,資本開始湧入。以“蔚小理”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抓住時間窗口,以極快速度實現融資和造車,並將量產車推向市場。

政策紅利之下,市場起飛。據中汽協統計數據,201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才剛剛過萬輛大關,分別為12552輛和12791輛。2015年,中國已穩居新能源汽車第一大市場。十年之後的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都已超過350萬輛。今年前8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超2021年全年,同比增幅110%。

比新能源汽車更早一步發展的是太陽能光伏行業。

光伏與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新能源領域最具標誌性的兩條產業鏈。前者為中國未來轉向以新能源作為主要能源供給打下了堅實基礎,後者則讓廣大羣眾真切感受到了新能源的魅力。但同是2012年,新能源汽車起步發展,更早起步的光伏卻遭遇困頓。這一年,光伏企業海外擴張步伐受限。早前的無錫尚德、英利、賽維LDK等明星企業退出市場。

同年,《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出爐。緊接着,度電補貼、户用光伏等系列利好政策登場,協鑫集團、隆基綠能、通威股份等新一批光伏企業嶄露頭角。十年之後,光伏行業已煥然一新。國家能源局發佈的《2022年上半年光伏發電建設運行情況》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30.88GW。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11.22GW,分佈式光伏19.65GW。

火熱行情也蔓延到海外。據PV InfoLink數據,2022年上半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量達78.7GW,較去年同期增長102%,海外市場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需求持續上揚。

新能源產業的兩條標誌性產業鏈仍在前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79 字。

轉載請註明: 產業風口更迭:從地產到互聯網,再到新能源!曾毓羣身家3年暴漲近3千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