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港股二次上市,造車新勢力再謀融資
對資本孜孜不倦的追求,似乎成了當前造車新勢力們存活的意義。
近日,有消息稱已在美股上市的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NIO)、理想汽車(LI)和小鵬汽車(XPEV)正計劃在港股二次上市,各自計劃出售至少5%的擴大後股份,籌資總額或為50億美元左右。不過三方均未對此予以置評。
公開資料指出,二次上市不僅有利於企業再融資、拓展新的融資渠道、增強股權流動性,同時能夠有效地規避導致的“中概股在美所面臨的強制退市風險”帶來的不利影響(注:去年5月,美國發布《國外公司問責法案》,被指專門針對中概股的審計問題)。或由於二次上市計劃被曝,3月9日晚蔚來、理想及小鵬汽車三方美股漲幅分別超6.4%、6.7%和9.4%。
這並非個例。據瞭解,早年阿里巴巴回港二次上市,就為其美股帶來超15%的漲幅,並持續創新高;此後網易、攜程、B站等中概股在港交所進行二次上市,同樣為其股票帶來一定幅度的增長。中國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港交所修改規則是中概股迴歸香港二次上市的重要原因。”
新融資渠道以及資本再注入對於蔚來、理想及小鵬汽車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截至發稿,該三家造車新勢力2020年財報均已公佈。從整體上看,三家車企2020年全年營收均有所增長,毛利率實現轉正,淨虧損收窄。
但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的表象下是持續虧損的現實:數據顯示,至2020年末,蔚來汽車累計虧損超338億元;2018-2020年,理想汽車淨虧損分別為15.32億元、24.38億元、1.52億元,小鵬汽車淨虧損分別為13.99億元、36.92億元、27.3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高瓴資本被曝清倉包括蔚來、理想、小鵬汽車在內的在美國上市的國內新勢力車企的股票,轉投比亞迪。
顯而易見的,相對於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在技術實力、資金等多方面都處於劣勢。在補貼退坡、特斯拉入華以及傳統車企佈局新能源所導致的市場環境轉變的背景下,造車新勢力“淘汰賽”進一步加劇,從何獲取資本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日前寶馬CEO奧利弗·齊普斯曾公開表示,雖傳統車企推出一系列電動車型,特斯拉長期在電動車市場的主導地位或將不保(特斯拉2020年實現盈利,但並非因汽車業務)。
除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外,威馬、哪吒、零跑等車企如今正計劃在國內科創板上市。有汽車分析師對此表示,蓋因美股對國內造車新勢力已趨於飽和,難以容納更多國內新能源車企入局;另外,有業內人士稱,先上市追求股值提升而後實現盈利,或許是對特斯拉成功案例的效仿。
事實上,造車盈利的掣肘並非僅在於資本。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銷量規模不足是三家新勢力造車企業實現盈利的最大掣肘。數據顯示,蔚來、理想、小鵬2020年銷量分別為43,728輛、32,624輛、27,041輛,合計銷量不及特斯拉(137,459輛)。為此,例如蔚來宣佈明年上市ET7,理想則計劃在明年推出第二款車型且謀劃純電動佈局等,均是以豐富產品矩陣的方式謀求市場份額的提升。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盲目追求高端化、以高價贏得期望中高利潤的行為也並未給造車新勢力帶來實際回報。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就曾對此表示擔憂,認為一味尋求新能源高端化並不可取,特斯拉市場份額的擴大將對國內新能源車企帶來威脅。
一心謀求資本青睞是國內造車新勢力的現狀,但顯然其所需負責的對象並非僅是資本,還包括品牌聲譽、產品質量、消費者羣體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