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震中”之一,2020年歐洲經濟社會遭受疫情嚴重衝擊,特別是10月份以來新一波疫情導致“二次”封禁,使歐洲經濟難以延續三季度的反彈勢頭,四季度經濟極可能再度陷入負增長,2021年的復甦之路將更艱難,歐洲經濟走出新冠陰霾或需兩年。
歐洲央行12月份稱,2021年歐元區經濟預計增長3.9%,較9月份預測值下調1.1個百分點。歐洲央行認為,秋冬新一波疫情使歐元區短期增長前景急劇惡化,但中長期增長預期基本不變。
歐盟委員會11月發佈的秋季經濟預測報告指出,2021年歐盟27國GDP預計增長4.1%。歐洲經濟預計到2022年才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相較春季首輪“封禁”,歐洲“二次”封禁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呈現明顯的不對稱性——服務業遭重創,而製造業積極擴張。
市場調查機構埃信華邁公司發佈的數據顯示,12月歐元區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47.3,連續4個月低於50枯榮線;當月製造業PMI初值升至31個月高點,達55.5,連續6個月保持在枯榮線上方。
埃信華邁經濟學家克里斯·威廉姆森指出,對於許多面向消費者的歐洲企業來説,短期形勢非常嚴峻。雖然在出口和德國製造業拉動下,歐元區製造業強勁增長,但持續的社交限制措施導致服務業持續萎縮。“這些限制措施中的相當一部分可能持續存在,對進入新年的歐元區經濟形成遏制。”
2021年影響歐洲經濟復甦的最大不確定性仍來自於疫情的發展。德國伊福經濟研究所10月份的調查顯示,86%的受訪者認為其必須常態化應對疫情造成的一系列後果,高於6月份時的73%。目前,新冠疫苗上市和廣泛接種被視作2021年扭轉疫情和歐洲經濟持續、穩定、平衡復甦的關鍵。
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連恩指出,歐洲央行的預測基準是2021年獲得針對新冠病毒的醫療解決方案,目前來看“疫苗正在路上”,降低了歐元區經濟明年出現“更嚴重情景”的可能性。在他看來,明年最大的挑戰在於儘可能實現疫苗的廣泛接種,並且協調推進疫情控制和經濟復甦。
對歐洲來説,2021年重啓因疫情而中斷的復甦進程,並且統籌抗疫和經濟復甦的任務依舊艱難。分析人士指出,在疫情久拖不決的情況下,歐洲面臨的企業破產、長期失業、供應鏈中斷等下行壓力將不斷上升。
歐元區10月份失業率8.4%,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雖然歐盟及成員國採取短時工等措施,有效緩解了疫情對就業的衝擊,但隨着各國逐步取消緊急支持措施以及新的勞動力進入市場,2021年歐洲失業率預計進一步上升。
德國央行警告説,得益於政府的危機應對措施,特別是暫停企業的破產申請義務,疫情的影響迄今並未反映在德國破產企業數量上。然而,隨着疫情進一步發展,德國企業破產和信貸違約可能突然大幅增加,使銀行承受壓力。銀行為滿足市場和監管部門對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可能惜貸,從而抑制經濟復甦,甚至令衰退加劇。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指出,歐元區銀行目前擁有足夠穩健的資本和流動性緩衝,但金融穩定風險仍在升高,如非金融部門收入減少、負債增加,銀行盈利能力持續下降、信貸損失上升等。
根據歐洲央行11月發佈的最新一期金融穩定評估報告,大量政策支持使該地區短期金融風險得以控制,但相關政策過早退出可能給企業和家庭帶來嚴重衝擊,加劇金融市場資產價格調整風險。由於資產價格高估、公共部門和企業債務負擔加劇、非銀行特別是投資基金風險偏好上升、銀行盈利水平低下等因素與疫情疊加,歐元區中期金融風險也進一步上升。
有分析還認為,歐盟各國的復甦前景和復甦步伐不一,可能加劇內部分化。
從宏觀應對措施來看,一方面,歐洲央行宣佈“加碼”量化寬鬆,將緊急資產購買計劃規模擴大至1.85萬億歐元,並將購債時間延長至2022年3月或更久,並配套以流動性政策工具,保障歐元區有利的融資條件。
另一方面,歐盟已為落實1.8萬億歐元經濟復甦計劃掃清障礙。作為歐盟迄今規模最大的經濟刺激方案,該計劃有望支持歐盟國家及相關行業的“投資、改革和重建”。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暴露出歐盟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下滑,背後的結構性原因包括內部市場需求不足、創新競爭力下降等。儘管歐盟試圖在恢復經濟的同時,下大力氣提升數字化、綠色等領域的產業競爭力,但歐洲的轉型和經濟活力再塑恐非易事。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