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茅”官宣改名!股價高位接近腰斬,多元化佈局下一盤大棋?

總市值超3700億元的光伏龍頭隆基股份盤後公告,5月16日起證券簡稱變更為“隆基綠能”,主要為更好的體現公司戰略佈局和主營業務定位。

“光伏茅”官宣改名!股價高位接近腰斬,多元化佈局下一盤大棋?

公告一出,便引發投資者在財聯社APP熱議。有人表示“不如改為隆基能綠”“一週綠5天”,還有人表示“怪不得今天綠了”

“光伏茅”官宣改名!股價高位接近腰斬,多元化佈局下一盤大棋?

隆基股份4月底以來股價有所反彈,階段漲幅最高超20%,但自去年高點迄今累計最大跌幅高達46%

“光伏茅”官宣改名!股價高位接近腰斬,多元化佈局下一盤大棋?

經查詢,A股證券簡稱中帶有“綠能”的還有新天綠能,主營業務包括天然氣銷售服務和風力/光伏發電業務,2021年營收佔比分別為59.55%和38.46%。公司股價自去年高點迄今累計最大跌幅達55%

天風證券孫瀟雅在1月10日研報中表示,隆基股份估值受到壓制,主要因為硅片業務成本領先優勢被打破,在“組件一體化”方面,組件公司大都重複“盈利回升+市佔率提升+遠期看品牌”的邏輯。BIPV和制氫設備等新業務或為隆基帶來估值彈性。

公告顯示,隆基股份致力於推動低碳化能源變革,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單晶太陽能發電解決方案,產品包括單晶硅棒、硅片、電池和組件,併為光伏集中式地面電站和分佈式屋頂開發提供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自2021年起積極佈局和培育光伏制氫業務。

截至2021年底,隆基氫能具備500MW電解水制氫設備的生產能力,公司規劃到2022年底具備年產1.5-2GW氫能裝備(鹼性水電解槽等)的能力。

孫瀟雅認為,假設2022年出貨1GW,則該部分預計可貢獻30億元的收入,假設淨利率20%,則可貢獻利潤約6億元。往2025年看,根據公司5-10GW的制氫設備產能指引,約對應34億淨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高成本是當前制氫大規模推廣的主要難題。隆基股份總裁李振國曾對外稱,把氫氣成本控制到1.5元/方的水平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煤化工公司大多光伏綠氫成本不低於2元/方,隆基所説的成本‘不太實際’。除此之外,氫能還面臨儲存、應用等眾多問題。

在BIPV方面,隆基通過收購森特股權成為二股東,把握入口資源。相對與常規組件,BIPV價值量更大、毛利率更高。根據森特股份公告,2022年預計與隆基發生25億元左右的關聯交易,交易產品主要為BIPV組件,價格在2-3元/W。

天風證券孫瀟雅認為,25億元的合同額大致對應1GW組件。預計公司22年BIPV產品出貨1.5GW,假設BIPV業務淨利率達18%,貢獻利潤約7億元。往2024年看,根據公司100億以上的BIPV業務收入指引,約對應16億元淨利潤。

BIPV、氫能業務之外,隆基股份還新增了隆易業務,為家庭提供光儲系統解決方案。2021年末,公司建設的全國最大光伏配套儲能項目併網,也標誌着往大型儲能電站方向的佈局開始收穫成果。

多元佈局背後,隆基股份主營業務遭遇“困境”。公司去年和今年一季度業績增速都踩了“急剎車”,2021年淨利90.86億元,同比增長為6.24%;一季度淨利26.64億元,同比增長6.46%。此外,公司今年組件出貨目標50GW,一季度實現單晶組件出貨量6.44GW,沒有達到目標。

上游硅料成本高企導致的開工率下降,以及產品迭代導致的資產減值代價,是拖累業績的重要原因。此外,公司董事長鍾寶申表示,美國海關依據暫扣令(WRO)也帶來非常大的挑戰。主要是因為處理時間非常長,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滯港費和倉儲費就有3億多人民幣,今年一季度發往美國的貨物只有200MW,大部分貨物被美方質押在了港口,等待進行WRO審核。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5 字。

轉載請註明: “光伏茅”官宣改名!股價高位接近腰斬,多元化佈局下一盤大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