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首月金融統計數據出爐。2月9日,據央行官網披露,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58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17萬億元,均創歷年1月曆史新高。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21年,在經濟繼續復甦的背景下,政策大概率由“寬貨幣、寬信用”轉向“穩貨幣、穩信用”,將繼續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住户中長期貸款新增近萬億
根據央行披露的數據,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58萬億元,同比多增2252億元。分部門看,住户貸款增加1.27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27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9448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55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575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04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1405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992億元。
環比來看,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需求呈現大幅上漲態勢,2020年12月同期該項數據為1.26萬億元,
在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副主任陶金看來,1月信貸增量創新高,更多的是短期因素所致,信貸擴張節奏不改,由2020年的“寬信用”向2021年的“穩信用”過渡。從信貸需求端看,1月實體經濟尤其是工業部門繼續復甦,逐步帶動了企業的投資需求,中長期信貸需求依然旺盛。
“對於供給端,銀行在穩信用政策預期下儘早投放額度,也可能是信貸額度投放較多的原因之一,不過央行在1月已經對信貸投放額度進行了進一步調控,”陶金補充道,同時,臨近春節,現金需求增加也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短期內信貸增加。
另一方面,從住户部門貸款數據來看,住户部門貸款在1月突破萬億元,較上年同期趨近翻番。央行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年同期住户部門貸款增加6341億元。分部門看,1月中長期貸款增加9448億元,第一次單月突破9000億元。而受2020年底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影響,2021年以來,各地房地產貸款額度一直是業內熱議的話題。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温彬指出,雖然部分城市房地產調控政策從嚴,但居民購房需求仍然較為旺盛,年初銀行按揭額度較為充足,投放規模有所增加。“短期消費貸款、長期按揭貸款同比去年大幅增長,同樣也是需求旺盛帶來的結果。”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則分析認為,2021年1月房地產貸款整體呈放鬆態勢,房地產市場調控核心看銀行,銀行的信貸額度決定了市場走勢。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房地產貸款額度較為寬裕,拐點何時出現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新增社融超預期
社融數據上,初步統計,2021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達到289.74萬億元,同比增長13%,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當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5.17萬億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別多增3.45萬億元、1165億元。
具體來看,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方面,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3.82萬億元,同比多增3258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增加1098億元,同比多增585億元;委託貸款增加91億元,同比多增117億元;信託貸款減少842億元,同比多減1274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兑匯票增加4902億元,同比多增3499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3751億元,同比少216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2437億元,同比少5176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991億元,同比多382億元。
“1月新增社融明顯超出市場預期,主要受表內和表外貸款影響,”據温彬介紹,表內信貸(人民幣貸款+外幣貸款)新增3.93萬億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別多增2.88萬億元和3861億元,各家銀行力爭開門紅,早投放早受益推動貸款規模增長。表外融資新增4151億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別多增1.15萬億元和2342億元。
陶金則認為,社融增速超預期,除了信貸規模增加外,還有票據融資規模的增加,可能與銀行在1月利用票據業務佔用信貸額度有關。
M0節前再現負增長
貨幣供應方面,根據央行發佈的金融統計數據,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21.3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比上月末低0.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1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62.56萬億元,同比增長14.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6.1個和14.7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8.96萬億元,同比下降3.9%。當月淨投放現金5310億元。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M2、M1增速在2020年12月出現雙雙減緩,M2增速在1月再次出現小幅回落,M1增速則有所回升。而M0則是自2019年2月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M0下降,可能與紙幣使用的減少、貨幣基金、存款改革等方面因素有關,”陶金指出,金融和經濟形勢變化更多看M1和M2,未來在穩定宏觀槓桿率的政策背景下,信貸和社融的增速受限都有可能拖累M2增速下滑,但若實體經濟復甦持續,M1增速能夠一定程度上保持平穩。
温彬認為,1月M2增速回落速度超出市場預期,主要是由於1月是傳統繳税大月,季節效應更強加速了貨幣回籠。另一方面,1月央行流動性補充偏謹慎,貨幣市場資金整體偏緊。
至於M0為何出現負增長,温彬表示,1月央行流動性投放較少,降低了流通中的現金,同時國家倡導本地過年,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現金的使用需求。從歷史同期上看,節前M0負增長有跡可循,而今年春節位於2月,現金需求相對延後,錯位效應使M0出現負增長。“此外,1月M1同比增長14.7%,説明企業資金相對充足,春節前期發放工資需求較大。”
貨幣政策仍然“穩”字當頭
“總體來看,1月金融數據不差。”温彬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新增社融和新增人民幣貸款均創歷年1月曆史新高,説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增強;M2增速和社融存量增速回落,也表明了貨幣政策逐漸迴歸常態,貨幣、社融增速逐漸與名義經濟增速實現基本匹配,貨幣政策更加體現了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
對於後續的貨幣政策走向,央行也進行了重申。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2月8日,央行官網披露《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再次強調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是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
“2021年,在經濟繼續復甦的背景下,政策大概率由‘寬貨幣、寬信用’轉向‘穩貨幣、穩信用’,這體現了央行在2021年要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的謹慎平衡,政策的想象空間變小。”陶金指出,預計隨着2月春節到來,以及實體經濟信貸需求趨穩,尤其是央行信貸政策邊際收緊,未來信貸擴張的速度會有所下降。
温彬認為,下一階段,貨幣政策仍將保持“穩”字當頭的基調。總量上,將繼續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結構上,將根據形勢變化靈活調整政策力度、節奏和重點,繼續運用結構性工具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持力度。
北京商報記者 嶽品瑜 實習記者 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