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芯片”卡脖子,中國種業如何變局?| 新華視點

  

“農業芯片”卡脖子,中國種業如何變局?| 新華視點

  “農業芯片”——種子的問題,在今年兩會廣受關注。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保障糧食安全的要害是種子和耕地。多名代表委員提交了相關建議和議案。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打好種業翻身仗行動方案,力求用1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重大突破。

  兩會透露中國種業哪些新動向?

  

“農業芯片”卡脖子,中國種業如何變局?| 新華視點

  權威人士詳解種子危機“危”在何處

  唐仁健説,種子在“有沒有、保生存”這個問題上,立足國內是能夠滿足的。比如,水稻、小麥兩種最基本的口糧,就完全用的是自主選育品種。外資企業佔我國種子市場份額只有3%左右,進口種子佔全國用種量只有0.1%。

  同時,他坦承在“好不好、高質量”方面的差距。比如,玉米、大豆單產水平還比較低,不到世界先進水平的60%。蔬菜裏的甜椒、耐儲番茄等種子,從國外進口還比較多。另外生豬的飼料轉化率、奶牛產奶量,都只有國際先進水平的80%左右。還有白羽肉雞祖代種雞,主要也是靠進口。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副主委李雲才紮根農村10餘年,是“三農”提案“高產户”。去年全國兩會,他曾建議打破種子壟斷、技術壟斷、資本壟斷和市場價格壟斷。今年,他帶着《關於突破種源“卡脖子”技術打好種業翻身仗的提案》繼續建言。

  根據調研,他列舉了種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

  ——種源“卡脖子”。雖然在我國主要農作物中大部分種子為“自產”,但玉米、馬鈴薯等種子部分依賴進口。高端品種的蔬菜種子以進口為主。品種同質化現象嚴重,種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

  ——基因編輯技術原始專利大多被國外控制。

  ——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不夠。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收集不全、保存保護乏力、共享機制不暢。

  ——產業集中度低,多、小、散、弱格局未根本改觀。科研與市場“兩張皮”,存在科研與市場脱節、品種審定與市場嚴重脱節、院校企研究“各自為政”問題。

  ——種業管理跟不上。個別縣市區種業管理處於無機構、無編制、無專人的“三無”狀態,形成管理真空。人才流失嚴重。辛苦與薪酬不匹配,高校畢業生存在“不願進、留不住”現象。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主任李登海説,中國現在有持證種業企業7200多家,真正有原始創新能力的不多。有的種業企業把已推廣的良種稍微改變一下性狀,就當作新品種推廣,造成市場上種子同質化育種現象嚴重。“剛推廣一個新品種,馬上就有仿製的。現在企業新品種投放市場,顧慮重重。”李登海説。

  

“農業芯片”卡脖子,中國種業如何變局?| 新華視點

  兩會透露哪些變局突破口?

  “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專門談到“現代種業”,指出:建設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長期庫、種質資源中期庫圃,提升海南、甘肅、四川等國家級育制種基地水平,建設黑龍江大豆等區域性育制種基地。新建、改擴建國家畜禽和水產品種質資源庫、保種場(區)、基因庫,推進國家級畜禽核心育種場建設。

  唐仁健透露了相關工作進展:目前畜禽種質資源庫正在立項。此外,海洋漁業種質資源庫已經開建。新的農作物種質資源庫今年9月份將建好,建成後保存能力達到150萬份,位居世界第一;在原創技術、底盤技術上儘可能突破;培育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抓好海南南繁基地和甘肅、四川等國家種子基地建設;管好種子市場,保護好知識產權,尤其要嚴厲打擊套牌侵權行為。

  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湖南省委副主委王國海説,隨着支持種業發展的政策加快出台,更多種業科技成果將加速研發、轉化,保護品種創新、規範品種同質化問題將成為種業發展的主題,國家種業創新體系將基本建立,一批種業“隱形冠軍”將加快產生。

  被譽為“南繁硅谷”的南繁基地引人注目。據瞭解,南繁基地依託海南獨特的光熱資源,能縮短農作物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育種週期。每年,全國29個省份的700多家農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種業企業的近7000多名科技人員赴南繁育種。全國已經育成的農作物新品種中,70%以上經過南繁基地的培育。

  海南省南繁管理局副局長郭濤説,將依託規劃建設的6028畝南繁科技城,打造全國種業創新基地。

  

“農業芯片”卡脖子,中國種業如何變局?| 新華視點

  打贏翻身仗還需重視哪些問題?

  兩會上,代表委員為打贏種業翻身仗積極獻言獻策。

  李雲才建議,資金投入改變傳統管理方式,實行揭榜管理流程和結果“回填”式管理,避免“各自為政”、資金分散的管理方式,提高科技研發能力。

  此外,加大種質資源收集和保護力度。對瀕臨滅絕的優質地方品種進行搶救性挖掘和保護。學習先進種業的做法,注重挖掘有特異性的性狀、基因,以豐富優異的種質資源和強大的基因庫,為種業向質量型跨越創造技術和物質基礎。

  全國政協常委、中化集團董事長兼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表示,我國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對原始創新保護力度有待加強,對跟隨仿製性、模仿修飾性育種限制不夠嚴格,部分地區、部分品種的種子市場中近似性品種氾濫。他建議,儘快修訂種子法和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加大對違法侵權的執法力度,營造鼓勵創新和公平競爭的環境。

  李登海建議,要緩解種業企業科研人員流失現象。種業科研離不開領軍人才、高效團隊,雖然已經72歲了,但李登海還堅持在田地裏做科研。他説,應該在職稱評定、科研立項、成果評價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鼓勵更多科研人員投入種業科研創新。

  全國政協委員、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建議,建立瀕危、地方品種育種保護區,農户種植特色地方品種農產品,政府支持地方品種申請地理標誌保護,電商負責產銷對接;設立專項,支持科研院所、種企、電商共建商業化育種中心,改良瀕危、地方品種,電商以消費數據輔助良種選育項目決策,加速選育消費端喜愛、種植端高效的突破性新品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99 字。

轉載請註明: “農業芯片”卡脖子,中國種業如何變局?| 新華視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