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IPO過會率再度下降 “雙創”審核聚焦定位契合度
新華社上海8月5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邵好)經過二季度的“舒適期”後,A股IPO過會率在7月份再度下降。
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A股IPO過會率為85.11%,不僅低於二季度的92.47%,甚至低於被視為“降温期”的一季度的87.97%。對此,有投行人士表示,過會率降低應該主要與這批上會企業有關,目前尚未關注到相應的政策動向。
觀察今年前7個月IPO被否案例的原因,主營業務持續經營能力、財務數據真實性等依然是審核關注的重點。而對於科創板、創業板而言,擬上市公司與板塊定位的契合度也較多地出現在審核意見中。
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共有47家次公司進入上會審核階段,其中有4家公司被否,3家公司暫緩表決。以此計算,A股7月份IPO過會率為85.11%。
對比來看,今年前7個月,IPO上會審核次數為273家次,其中被否數為14家,暫緩表決和取消審核合計數為16家,即IPO過會率為89.01%。進一步細化觀察,今年一季度,共有131家公司進入上會審核階段,由於有2家公司上會2次,所以合計上會審核次數為133次,其中8家公司被否,4家公司暫緩表決。
這意味着,今年A股IPO被否主要集中在一季度,二季度無論是被否家數,還是被否比例均明顯下降。到了7月份,被否率再度攀升。
可以明確的是,今年一季度被否率驟增與彼時的監管態度有一定關係。1月29日,證監會正式發佈並實施《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根據檢查規定,中國證券業協會1月31日組織完成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的抽籤工作,共有20家企業被抽中。
然而,20家被抽中的企業中,有八成撤回了材料。這一情況引發監管重視,滬深交易所均表示,對於現場檢查進場前撤回的項目,如發現存在涉嫌財務造假、虛假陳述等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的,保薦機構、發行人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絕不能“一撤了之”,也絕不允許“帶病闖關”。
“7月份IPO過會率再次下降,主要原因肯定是IPO公司質量,但也提醒我們緊跟政策動態。”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7月6日,《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發佈,對加快健全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加大重大違法案件查處懲治力度,加強跨境監管執法協作,夯實資本市場法治和誠信基礎,推動形成崇法守信的良好市場生態作出重要部署。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2020年上會審核634家次,其中9家被否。今年前7個月被否數已達到14家,超過了去年全年水平。下半年審核節奏將保持平穩,被否案例有可能繼續增加。
市場關注IPO被否率高低起伏,但是對於擬上市公司來説,審核關注的重點、問詢的核心問題才是其關注重點。
記者梳理發現,擬上市公司瞄準的板塊不同,審核關注的重點也不同。對於主板的擬上市公司,審核往往更看重主營業務持續經營能力;對於科創板、創業板的擬上市公司,審核則更看重公司與板塊定位的契合度。
老鋪黃金擬登陸深市主板,在7月22日召開的發審委會議上被否。發審委會議提出的問題圍繞主營業務展開,例如,公司是從金色寶藏剝離而來,二者此後數年仍存在關聯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公司毛利率顯著高於同行,是否有其合理性;公司部分產品委外加工,這一交易是否合理、真實。
鴻基節能是因與創業板定位的契合度不足而“落榜”的。鴻基節能主要從事地基基礎及既有建築維護改造的設計和施工。其中,地基基礎包括樁基施工、基坑支護等,既有建築維護改造包括隔震加固、結構補強、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和文物保護等。
儘管鴻基節能自認主營業務屬於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業態的深度融合,但在公司申報創業板IPO期間,監管部門先後在第二、第三輪問詢中,就其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進行追問。據創業板上市委2021年第18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上市委仍舊緊盯鴻基節能與創業板定位的契合度,要求公司結合建築業企業運用《建築業10項新技術(2017 版)》在列新技術開展業務的情況,闡述其掌握並熟練運用行業通用技術屬於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深度融合的理由。此外,上市委還讓鴻基節能説明其既有建築維護改造業務屬於新業態的理由。
賽赫智能在衝刺科創板時被否。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審議認為,公司存在重大償債風險和重大擔保風險,對發行人持續經營構成重大不利影響,同時有關研發投入核算的信息披露不符合規定。
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財務數據真實性等問題,也是部分公司IPO被否的原因。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信息披露是註冊制改革的核心,信息披露的質量最為關鍵,擬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都應該對信息披露慎之又慎,這是一切工作的基礎,也是審核的關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