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本來不算很知名的基金經理,卻因為上週的爆倉事件,一下子成為了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人物。導致這一位韓裔對沖基金經理Bill Hwang出名的事情,並不僅僅侷限於他旗下基金爆倉的問題,而且在上週交易日內,他創下了史上最大的個人投資者單日虧損的紀錄,可謂“一戰成名”。
這位基金經理的爆倉導火索,主要來自於此前頻繁高槓杆的投資操作。對這一次的爆倉事件,也是因高槓杆惹的禍。但是,就目前看來,並不僅僅停留在基金經理爆倉的事件,而且隨着相關細節的陸續披露,背後引發的連鎖反應,才逐漸出現。
就在本週一,日本的野村控股發佈了鉅虧的公告。與此同時,作為另一家知名的機構瑞士信貸也預測會有大規模的損失。受此影響,這幾家受影響的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均出現了大幅下跌的走勢。
成也槓桿,敗也槓桿,這位傳奇大佬也坐了一次非常刺激的過山車行情。然而,與普通投資者深度套牢後“躺着裝死”的策略不同,對頻繁採取高槓杆工具的基金經理,一旦風控措施失效,或持股股票的價格出現非理性暴跌的走勢後,卻很容易陷入爆倉的絕境之中。對部分激進的基金機構來説,要麼來不及補充保證金,要麼已經耗盡了自己的“彈藥”,因此面對持股重倉股的非理性暴跌走勢,也基本上處於無計可施的狀態。
這位傳奇大佬,其財富快速積累得益於中概股企業,但它的財富大幅縮水,也同樣離不開中概股。此外,因他採取的是頻繁高槓杆的投資策略,一般股價下跌20%左右,就會牽涉到平倉線水平,稍不留神,就可能引發爆倉風險。
在實際情況下,假如某一家重倉股出現了非理性暴跌的走勢,在資金週轉欠佳的背景下,基金經理只能夠強行賣出其餘的股票倉位,來滿足某一重倉股的保證金彌補需求。由此一來,在持續非理性拋售的壓力下,卻容易引發其餘股票的聯動下跌走勢,對市場投資信心的衝擊影響也是非常顯著的。
對沖基金經理Bill Hwang,或許只是美股市場中頻繁採取高槓杆工具的其中一員。作為傳奇大佬的他,卻輕易撬動了數百億美元的鉅額資金。假如市場中存在着上百個乃至上千上萬個的Bill Hwang,那麼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的。
這位資本市場的賭徒,最終會否引發美股市場的危機,或許只能夠讓時間來驗證。但是,通過這一個事件,卻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頻繁高槓杆投資的可怕之處,對後續連鎖反應的最終收官結果,仍然備受市場的持續跟蹤與關注。
走了十一年牛市的美股市場,已經很少有投資者會輕易斷言美股市場的暴跌將至。因為,在過去十一年的時間內,被打臉的人已經是絕大多數,在市場趨勢尚未發生實質性的改變之前,市場還是不敢輕言美股市場的超級大頂確立。
但是,從理性的角度思考,在美股市場走出十一年大牛市的背後,美股市場自身的投資風險已經在不斷積累,市場的整體估值也已經達到了歷史估值高位的水平。與此同時,美股市場多年來高度依賴於美聯儲長期超低利率的環境,並憑藉美元的特殊地位,吸引了全球各地資本的持續進場,這也成為了美股長期走牛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對市場來説,從來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但是,當市場結束牛市之際,市場行情的表現往往也是出乎市場投資者的預料,幾乎沒有人可以準確預測到市場的具體見頂時間。這一次傳奇大佬的爆倉事件,會否引發出美股市場的一個潛在危機,仍然需要拭目以待。
在長達十一年的大牛市環境下,因美股市場長期處於上升趨勢之中,越來越多的投機者沉迷於高槓杆的投資遊戲,並試圖藉助各種各樣的高槓杆工具實現利潤的最大化。然而,對單邊做多的投機者來説,當他們陷入非理性的樂觀後,往往忽略了市場風險的存在,一旦市場價格運行趨勢發生了拐點,恐怕被揭露出來的,就遠遠不止Bill Hwang一個了。
與之相比,中國股市經歷了前幾年的大力“去槓桿”過程之後,這些年來國內金融市場的整體槓桿率一直處於比較平穩的狀態。即使存在一些投機客,也不會對金融市場起到非常大的撬動影響,因為我們早在四五年前吃了一次虧。所以,在風險防控方面,我們確實做好比較謹慎,這也是“防風險,守底線”的體現。